“原来,我被人卖了还毫不知情。”昨天,接到记者的电话后,私家车车主王先生又是惊奇又是愤怒。王先生和记者素昧平生,但记者却能清清楚楚说出他的家庭住址、手机号码和单位电话等详细信息。而这一切,都来自于一个叫卖私家车车主名录的网站所提供的验证样本。
“也许你的工作需要大量客户的信息,我们可以为你提供服务!”几天前,记者的邮箱里收到了一个陌生的电子邮件。链接邮件里提供的网址,记者发现,原来这是一个“专卖个人信息”的公司网站,该公司在网上通过QQ和私人邮箱出售全国私家车车主名录大全、高档楼盘业主名录、高尔夫会员名录、全国股民资料以及地区老板手机号码、职业经理人手机号码等等。
记者以有意购买宁波的私家车车主名录为名,通过网站上所留的QQ号码与一个网名为“商业数据库”的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对方告诉记者,私家车车主这一群体年收入丰厚,消费实力强,自身素质高,喜欢高消费、休闲娱乐,对于做人寿保险、车险、保健品、休闲俱乐部、高端会所、高端礼品、休闲用品、会议等各种销售业务的销售人员来说,这份名录相当有价值。他声称他们的公司掌握有宁波地区12万名车主的资料,准确率在80%以上。而这样一份资料,售价仅仅为300元。
为了得到记者的信任,这名工作人员发送了近50名私家车车主的资料过来。记者随机挑选了几个手机号码打过去,都是车主本人接听了电话。接到记者的电话时,这些车主都表现得十分忧心和愤怒。车主崔先生说,他的手机上经常会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推销短信和电话,让他不胜其扰。但更让他担心的是,这份名录中所提供的详细家庭地址和电话,很可能会给他的家庭安全带来隐患。
记者从警方了解到,没有经过当事人同意,向多人散布其手机号码、住址等个人信息,其行为属于违法。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规定,对散布个人隐私的,公安部门可对其处以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以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上罚款。
在采访中,一些车主纷纷表示,应专门设置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条文来保护个人隐私。据了解,目前,国务院有关部门已启动《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程序。该法一旦正式出台,侵害他人信息就可能要承担民事责任或是刑事责任。
提醒:哪些环节最易流失个人信息?
一、消费者在买车、买房、买保险,办理各种会员卡、优惠卡、银行卡,或去医院看病时,往往要填写个人信息。这些信息会因为商家管理不善或恶意泄露而被盗取。
二、消费者在参加各种展会领取入场券或办理参展卡时,或者求职者参加现场招聘会的时候,均会留下个人信息。
三、申请邮箱、图片铃声下载、注册进入聊天室、游戏厅时填写的个人信息都有可能被泄露。网络上的一些“间谍”病毒,不仅可以收集用户访问过的网站等信息,甚至还可以盗取用户银行账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