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欧洲,奔向诸如维也纳金色大厅、阿姆斯特丹音乐大厅等欧洲著名音乐殿堂,这些年成了中国人对于音乐豪华的全部想象。更成了中国所有乐团、乐手梦寐以求的崇尚。
据悉,自1998年吴泽洲在维也纳操办首场中国新春音乐会之后,一支支中国乐队这些年接踵奔赴金色大厅以及类似的欧洲音乐名厅。
尤其是去年,中国乐队的“金色大厅”情结达至高潮,一年间有近十支中国乐队走进金色大厅,这其中还包括一支海南少年合唱队。
中国人去金色大厅的路,有多远?
现在不远了,越来越近了。吴泽洲先生告诉本报记者,维也纳的人都在笑了。笑话了。
金色大厅的神话在褪色。其实它本来就不是高到云端里,它只是欧洲众多好的音乐厅之一,吴泽洲先生说,只是中国人自己把它炒成了终极,想用它来证明什么。只是有这个心态,那么就什么也证明不了。
不少团队,在金色大厅砸钱,20万元的订金对许多地方机构来说不当回事,几百万元的经费也花,随后呢,就是送票,拉一些人去喝彩,想证明什么,又能证明了什么呢?
吴泽洲脸上有伤心的神色,他说,只能证明自己傻。送票,是国内的一套,带到这里,人家的市场少有这样的方式,其实这也损伤了中国文化在欧洲市场的探步。
你说,票价是什么,票价是一种文化的尊严,那些在维也纳“烧包”的人,他眼里没有文化推广的责任心和长远眼光,他们是来镀一下金的,宛若完成某个政绩工程。
其实,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等欧洲名音乐厅,你演出了难道就等于你是世界一流乐队了?压根不是那么回事,它只是一个推广自己的平台。而我们中国人的某些操作法,让人觉得荒唐和急功近利。
据悉接踵而至的所谓“中国音乐在欧洲印证自己”的演出理念,把欧洲的不少演出场所的场租费都抬了上去。
这是吴泽洲所蔑视的,也是浙江民乐团所不想要的。
吴泽洲说,把中国文化推到欧洲,这里面的理念不是自恋,而是真正的中国文化与世界的平等交融,不是来显自己,而是来寻找这里观众的口味。寻找文化的契合点,比如音乐里哪些元素是这里观众可能喜欢的,戏剧里因为有语言,不容易被接受,但它的音乐呢,是不是它的音乐经过改装就行?
他说,这个出发点,是传播文化,走出去实现自身文化更新的关键。
依吴泽洲和浙江民乐团的理念,“走出来”其前提是选取自身真正的精品,那些有文化内涵的精品,才可能构成走向欧洲的第一批产品。
他说,这不是所谓为了自己的风光来摆显,所以,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把它有效地推到观众面前,这就需要加强宣传。中国的不少乐队缺少这个弦,不肯在宣传上花钱。以吴泽洲自己的经验,这次浙江民乐团在欧洲营销,他花了30万元,除了钱,宣传上还讲究想象力。吴泽洲说:“我更多的是依靠欧洲电视台和报纸,为一场演出把外国的记者请到浙江,先让他了解中国江南文化……”以这样的思路,走的就不是短期效应的路。
他说,去金色大厅等欧洲名厅演出是好事,不能因为我去了而不让别人去,但心里要实在,要真的有为中国文化做事的心,这里有个责任感,有了,才能做好,才能赚到钱;如果没有,就是瞎来。
吴泽洲笑起来,说:“我把这些套路告诉你了,你可能要和我来抢饭碗了。”
记者问,如果真的想把中国文化、浙江文化中的精粹推介出去,那么,我们媒体是不是也可以组织一个好的文化主题,带一队人马进入“金色大厅”?
吴泽洲笑语,行啊。他说,如果是这样,希望和我们一起做。在音乐厅的长廊上,他和记者探讨,怎么先把越剧改装成以越剧音乐为主的舞台样式走出去的可能性。
70岁老人的激情让人恍悟他能做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