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线城市副商圈潜力大
从2006年温州投资者在房地产领域的投资情况来看,北京、上海的写字楼是最为抢手的,相信在2007年,这一情况将得以延续。但随着京沪房价走高,写字楼项目的放量,这方面的投资风险也在加大。那么,2007年,除了热门的一线城市外,温州的房地产投资者还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吗?
多年从事外地项目代理的海螺置业经理张冰认为,今后国内二三线楼市机会将会越来越大,尤其是这些城市发展中的副商圈将给房地产投资带来巨大的获利空间。张冰告诉记者,两年前,她曾给客户推荐过安徽一个城市副商圈的沿街商铺,结果到今天,那里的商铺价格比当时买的时候涨了三四倍,“其实,就温州本地而言,下吕浦的温迪路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从开发商投资方向来看也是如此,当北京、上海等一线大城市的开发商们正在为一两块土地“抢”破头时,不少精明的开发商早已将触角伸向了二三线城市。
在网络上查阅了房地产行业的新闻报道后发现,2006年已经有大批的大牌房企大举进军国内二三线城市。国内地产大腕万科已经挺进天津、沈阳、佛山等地,而京城著名房企首创置业也已经进入太原、无锡等地,广州的地产大佬富力地产的触角也伸向了天津、西安等地。外资地产巨头同样也在闻风而动,在上海获利颇丰的香港地产一巨鳄恒隆地产在2005年中期就曾宣布,2007年开始将在上海以外的10个城市,每年购入三到四块大型土地,共建约10个购物商场,新加坡嘉德置地在华的全资子公司凯德置地,也计划在2014年前在成都开发五到七个项目。
“如果说2006年还有很多房企在观望中,那么2007年将是房地产开发商集中向二三线城市挺进的‘资本圈地年’。”一位知名开发商对媒体如此宣称。
“从投资产品的角度来分析,三类商业项目最适合,”好望角房产策划机构总经理杨永晨建议温州投资者,在2007年,多关注京沪的写字楼以及各地主题商城、商铺。
投资者从“抱团”到“单干”
经过2006年的房地产宏观调控,不仅市场的结构在发生着裂变,温州的投资氛围同样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首先是一些房产代理机构的转型,人和房产总经理林育告诉记者,在2004年房产代理最高峰的时候,温州曾有260多家各类房产代理机构从事外地房产项目在温州的推广。而到2006年下半年这类机构仅仅剩下60余家。即使在这60余家中,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小部分将重心转到本地市场,为本地项目提供策划服务,而更多的则直接扎根外地,在当地进行项目操盘。温州的房地产投资群体同样也在转变,根据潘文的观察,温州房地产投资鼎盛时期很多跟风的“乌合之众”或退出,或转战股市了,剩下的更多的则是一些“专业投资者”。“和前几年‘三大姑,五大婆’组成规模庞大的‘亲友投资团’不一样,这些投资者往往是几个人组合,甚至一个人单干,但投资更加谨慎理性,同时出手也比较大。小规模整体吃进现象也很常见,但前期市调、谈判签约、后期经营乃至出售,各个投资环节都做得非常专业。”很显然,投资者谨慎代表着市场风险在加大,因此众多的业内人士一致提醒,在出手的时候要看准,毕竟“当卖茶叶蛋的老太太都知道投资能赚钱的时候,这个领域的风险肯定就大了”,这个若干年前验证了股市起落的笑话同样也适合房地产投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