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日报女记者余华收到了一张300元的稿费单,弄清楚才发现,这张稿费单的真正主人是与她同名同姓的著名作家余华。受记者余华的委托,昨天,本报记者第二次来到著名作家余华位于钱塘江边的新家,送去了这张属于作家余华的稿费单。
对于余华来说,比收到稿费更开心的是——“我3岁离开杭州去海盐,今年是我42年来,第一次和父母在杭州过团圆年。”余华告诉记者,过年最大的计划就是一家人好好逛一逛杨公堤和灵隐寺,当然也没忘了筹备今年出版的自选随笔集。
缘起:两个“余华”弄混了
前几天,浙江日报一位和余华同名同姓的女记者,意外地收到《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寄来的一张300元的稿费单。按照日期上网一查,她发现这篇题为《崇明两日》的文章作者其实是著名作家余华。因为疏忽,报社错把稿费单寄到了她的手上。从早报上看到作家余华今年要回杭州过年,记者余华就把转交稿费单的事托付给了本报记者。
听完这个有趣的“典故”,作家余华开心地笑了,他连忙打开稿费单“研究”:“我一般不给报社副刊写文章,上海崇明要出一本书,向我约了一篇稿,不知怎么被他们寄到了‘夜光杯’。”
那些看到过稿费单的人,第一感觉就是——300元稿费的身价,对照余华的“江湖地位”来说,有些偏低。余华愣了一会,笑说:“是太低了。”但像他这样的名家,稿费标准一般是多少呢?余华却说不上来,因为他从来没有“开过价”。
记者给他举例,成都某知名专栏作家,面对约稿开条件:首发稿千字最低300元,如果见对方犹豫,就接着补充:二轮稿千字可以最低100元。更有博客写手开出千字500元的“高价”。
“什么叫‘二轮稿’?”“二轮稿表示一稿多投。”记者一解释,余华这才恍然大悟。
“那只在博客上贴过的算不算?我这里二轮稿很多,你们副刊需要吗,千字50元就可以。”余华乐呵呵地说。
愿望:春节一家逛逛杨公堤
和余华在小书房聊天的时候,他父母一直在厨房忙活,不一会,就飘出了饭菜香。
“晚上,孩子和太太就会飞来杭州团聚。”余华的脸上一直挂着灿烂的笑容。他说,作家这个职业可以一年365天都在家蹲,每天都是假期,所以对过年没有特别的感觉,但是今年不一样。
余华说,第一次在杭州过年,因为杭州的风景太美了,根本逛不够,所以过年最重要的计划就是抽一天时间,趁着温暖的春光,一家人牵手走杨公堤;还要陪太太去灵隐寺呆上一天,要认真地看看,不像以前只做两小时的游客。
至于写作计划,余华这几天抽空就会坐在书房里,整理今年将出版的随笔自选集《我能否相信自己》的文稿。他说,里面收入的18篇关于文学和音乐的随笔,可以证实他在《许三观卖血记》和《兄弟》出版之间的十年里没有虚度年华。
力挺:我和王朔是好朋友
前阵子,余华连同他的《兄弟》也没有逃过王朔嬉笑怒骂的“炮轰”。王朔直言,余华的《兄弟》他现在也没敢看。
昨天,记者勾起这个话题,余华笑着反问了一句:“你觉得他说的是假话吗,我觉得不是!”拖长的尾音非常笃定。
“他也攻击了你的《兄弟》。”记者小心试探。“是吗,我不知道,如果有,那也是朋友之间一种正常的批评,没有那么重吧。”
余华的嘴角含着笑意,“很多人都知道我和苏童是好朋友,其实王朔也是我的好朋友。王朔春节后要写一本历史性的回忆录,会涉及一些真人真事,那肯定也要写到我。”
余华这样解释两人的友谊,“我和王朔都在北京,但我没去过他家,我们甚至一年都碰不上一面,电话也不打,因为王朔从来不参加文学方面的活动。”
“王朔是一个阅读量非常广的人,你真的难以想象的!他的新书《千岁寒》我肯定会去买。”听得出,余华对王朔的才华是发自内心的赞赏。
“王朔的本意不是高调,我知道哪一句话是他说的,哪一句是别人加工过的,我都能看出来,我们的关系就是这个程度,够了。”余华意味深长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