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在研究成果上取得突出成绩,浙江大学数学中心在读博士生徐浩被美国数学会《数学评论》杂志邀请担任评论员。此前即使在美国,也极少有学生能够担任这本杂志的“评委”。
得知消息后,记者立即联系徐浩,居然在学校里找到了他。“大年初三我就回学校了,在这里总有点事情做。”
评论员是什么概念
担任美国数学杂志的评论员,这是什么概念?
浙大数学中心许洪伟老师介绍说,美国《数学评论》(MathematicalReviews,简称MR)是由美国数学会主办的、在国际数学界享有盛誉的评论性兼文摘性的数学月刊,创办于1940年,专门报道世界范围内新发表的有创新观点的数学和相关领域论著的摘要和评述。每当有新的论文发表,它就会邀请相应领域的研究者对论文做出评述,阐明该文章与以前文章的不同之处、与其他研究成果的相关性等。因此在数学研究的各个分支领域,它都会聘请一些“评委”。
在徐浩之前,浙大数学系已经有多名教师受聘为《数学评论》的评论员,但大多是在成为教授之后才受到邀请。而徐浩1997年才进入浙江大学数学系,目前还是博士二年级学生。
为什么会看中他
一名默默无闻的学生何以能被《数学评论》杂志慧眼相中?
“我也不太清楚。”徐浩说。“因为按照惯例,这需要已就任《数学评论》评论员者的推荐,我不清楚到底是国外哪位专家推荐了我。”但毫无疑问的是,这必然和他的研究成果有关。
徐浩从事的是“代数曲线模空间”的研究,一个数学与物理的交叉领域。许多菲尔茨奖获得者的工作都与这个领域有关。在一个名为“预印本”的数学网站,徐浩先后发表过3篇文章,并将这些文章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很多国际数学大师,如菲尔茨奖获得者、美国数学家Witten,德国马普研究所所长Zagier等。其中他与导师刘克峰合作的一项研究成果得到了好评。文章预印本出来不到两个月就被引用,模空间领域的国际权威学者,斯坦福大学Vakil教授多次回信高度评价刘-徐的工作。此前Vakil一直在简化faber猜想的证明过程,“他认为我们的证明方式比他所能想出的要更简单。”“我想也许是因为他们对我所研究的领域感兴趣,所以才让我去做评论员。”
以后他评论的是“老师”
徐浩说,按照《数学评论》杂志的工作流程,如果今后有与他所研究的领域相关的文章,杂志社就会寄论文给他,请他评述。当然,这些文章大部分都将出自他的“老师”——国内外数学教授之手。
据悉,同样因为在著名数学期刊《数学研究快报》上发表论文,徐浩的师弟、硕士生李逸近日也获得美国哈佛大学青睐,被哈佛大学数学系录取,并获得全额奖学金。这是浙大数学系建系80年来第一位被哈佛全奖录取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