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云龙 摄
“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在练书法,当时的小学校长站在我的旁边看了很久,然后对我说:‘一般来讲,毛笔书法里的横是起笔低,落笔稍微往上提的,而你写的一横,落笔都是往下垂的。这是你写毛笔字的缺点。”71岁的里小将村村民石象明说起60年前的事仍然记忆犹新,他对记者说,能得到校长的指导,他很激动,发誓要好好练习书法,而这一练就是60年。
新昌县小将镇里小将村,这个貌似普通的小山村将绍兴人文化底蕴深厚、为人低调的传统发挥得淋漓尽致,书画、诗词、象棋、篮球、十番、腰鼓……样样拿得起,沃东书画社是村里的文化招牌。
3月3日上午,在村里的小将文化中心,满头银发、气质儒雅的沃东书画社社员俞德宽提起毛笔,静心写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立于1999年的沃东书画社现有会员100多名,其中不乏慕名而来的外镇、外县会员。书画社将每月的10日作为活动日,并不定期举行义务写春联、书画知识讲座、技艺研讨会、巡回展等活动。
“刚开始许多人不理解,说你们这么多人整天玩这个东西干什么,但现在入社的人越来越多,农民、工人、学生、孩子都有。”俞德宽对记者说,“村里人经常跟我们说,要让他们的小孩学书法,我们当然乐意教了。”
在沃东书画社成立后的翌年春节,吕伯翔把家里的三副麻将牌烧了。吕伯翔原本是个油漆匠,如今是沃东书画社的社长。“农民的空闲时间比较多,空下来的时候大家就聚在一起打麻将消磨时间。接触书法之后,我想想再这么搞下去不仅对自己不好,还要影响下一代,就把麻将牌给烧了。”
读书不多的吕伯翔如今在家里设了一个书房,并潜心研究用沥青在木板上写字。他家的院子里摆满了精心修剪的盆景,显示出他与周围村民的不同。“现在我每年要在订报纸、买纸笔上花几百块钱,但我老婆很支持,这些钱要是花在搓麻将上她肯定心疼死了。”
“村里有个人本来也搓麻将,看我写字他觉得挺有意思的,终于有一天对我说‘还是写字好’,后来他也加入了书画社,不打麻将了。”说起书画社的“影响力”,吕伯翔向记者举了这么一个例子。
3月4日上午,农民“种文化”百村赛新昌赛区的启动仪式在小将文化中心广场举行,许多外村村民带着小孩纷纷前往,他们的目的就是趁这个机会让自己的孩子对书画产生兴趣。当沃东书画社的社员们写字作画时,一些小孩在边上认真观看,有的还向作者讨了几幅书法作品。事实上,里小将村的书法已成为该村的文化基因,不仅村里人代代相传,其名声也已传至外村、外镇甚至临近的宁海。
“刚开始的时候,村里很少有人要我们写的春联,但现在一到活动日,10多名社员一起写春联都来不及。”吕伯翔说。而石象明从1980年起已至少送出了1万多副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