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母亲河,愿您永远年轻——浙江生态省建设巡礼

  2005年09月05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2003年3月18日,《浙江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在北京通过了省政府和国家环保总局主持的专家论证会;

  2003年7月11日,省委、省政府举行“全省生态省建设动员大会”,生态省建设正式拉开序幕;

  2004年10月12日至13日,“2004中国浙江生态省建设论坛”在杭召开,通过了《浙江宣言》。

  两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下,从组织机构的建立到工作责任的层层落实,从生态规划的全面编制到配套政策的相继制订,从资金的投入到重点项目的建设推进,生态革命在全省各地迅速展开,如火如荼。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发展理念正融入到各级党委、政府决策的过程之中,生态文明也正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

  生态省建设离不开政策的推动。目前,我省正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浙江省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和环境污染经济损失调查工作方案》在实施中。同时,生态省建设有关指标被省委组织部列入了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浙江省生态功能区划》、《浙江生态省建设科技促进纲要》、《关于加快全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制定,为生态省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法律保障。

  生态省建设离不开资金的保障。去年,我省的百亿生态环境和生态建设重大项目累计投资额达到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全年争取到环保设施和污水处理项目国债资金4.2亿元。省级财政全年安排生态环保建设专项资金6.55亿元,比上年增长16.5%,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补助标准由每亩3元提高到8元。一些市、县(市、区)设立了生态建设专项资金,省、市、县三级财力在生态省建设中的聚合作用正在逐步形成。

  生态省建设必须以环境污染整治为前提和突破口。2004年10月,省政府又提出“用3年多时间,集中力量解决各地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的“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并确立了本届政府要达到的“两个基本”和“两个率先”的目标,即“全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县以上城市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率先建成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络,促使环境污染防治能力明显增强,环境质量稳步改善。”

  生态建设亮点纷呈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这对曾被认为难以调和的矛盾,正在浙江的每一步向前发展中逐渐融合和协调。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建设生态省的道路上,政府部门的工作思路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各行各业的发展轨迹正呈现可贵的转向:从重工业轻生活向工业与生活并重转变;从重城市轻农村向城乡统筹一体化转变;由末端治理向源头和全过程控制转变;从重污染防治轻生态保护向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转变。

  数据尽管是枯燥的,可它却是成绩和亮点无可辩驳的印证:

  截至去年年底,全省累计建成运行污水处理厂43座,处理能力达到372.82万吨/日,污水管网7488公里;累计建成生活垃圾处理厂82座,处理能力达23812吨/日。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场)36座,日处理能力达到10621吨。新增城市绿地面积1000公顷。

  截至去年年底,全省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市、县(市、区)39个,生态乡镇24个,环境优美乡镇10个;杭州、宁波、绍兴等城市建成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以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为突破口,全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率达到60%。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顺利进行,据省农办统计,上半年启动建设示范村200多个,启动环境整治村2500多个,道路面积、自来水使用人口、绿化面积、公共厕所、垃圾箱和路灯安装数等都有大幅度地增长,用于村庄整治建设的资金投入总额达58.14亿元。

  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实行生产过程的污染控制,全省已有100余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编制了环杭州湾产业带生态建设规划和温台、金丽衢产业带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全省4个市、10个县(市、区)、20个工业园区(块状经济)和100家企业成为省级工业循环经济首批试点单位。

  生态保护与建设整体推进,到2004年底,建成各级自然保护区50个,占全省国土面积1.42%;省级以上森林公园78个,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53个。

  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绿色医院、绿色企业、绿色饭店等绿色系列活动更是风起云涌。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811”污染整治风暴中,不少地方政府下了大决心,动了大力气,取得了真实效。“811”污染整治中首当其冲的钱塘江水系,今年以来水质明显好转。

  衢州人彻底告别了沿袭400多年的土法竹造纸历史,可使钱江源头每年减少2000多万吨造纸废水排放。

  从去年到现在,钱塘江上游金华江流域的20多家企业被取缔关停。环境监测数据表明,金华江义乌市和金东区交接的低田断面氨氮指标已明显下降,断面基本达到了三类水标准。

  环保压力成为企业的发展动力。巨化集团、浙江蜜蜂集团等企业通过巨资投入、科技创新、清洁生产,努力提前实现氨氮治理目标,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企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提升,创造了新的效益。

  “要真金白银,更要青山绿水。”近两年来,就有二三十个投资项目因过不了环评关在常山吃了“闭门羹”。在安吉,投资项目再大,但要是不合环保要求,那就免谈。绍兴还建立了生态环境质量的责任考核机制。

  问渠哪得清如许?仅有源头的活水是不够的,只有观念更新、设施到位、执法严格、公众参与,各方面都行动起来,才能让人与自然真正做到和谐相处。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吴妙丽 编辑: 陈雪晔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