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在临海市白水洋镇上游村采访。村民们得知记者来意后,纷纷围了过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夸赞在村里蹲点调研的市领导“说的是句句实话 做的是件件实事”。
下面记录的,是村民们向记者讲述的三件事。
养女的户口终于落实了
讲述人:村民,王献淼
我叫王献淼,今年53岁了。我一直过着单身生活。5年前,我在白水洋镇拾到一个女婴,但孩子的户口至今没有落实,这成了我心头的一块石头。
两天前,我知道台州市委常委、临海市委书记卢子跃到我们村来了,想把这件事向他讲讲,但心里想着,我这“小事”,他能帮我解决吗?看到村办公室楼下公布的电话号码,我想试试看。于是,在3月20日中午,我很不安地拨通了书记的电话。书记很随和,我就向他简单讲了我的情况。
没想到,当我还没放下饭碗的时候,卢书记一行人就到我家来了。他问清情况特别是我拾养女是否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后,立即与临海民政部门联系,要求民政局限期给我解决,昨天,镇里负责民政的同志电话告诉我,已经开始办理,过几天就可以领到户口本子了。
解决村民饮水难,给水库大坝加高
讲述人:李义竞,村老年协会会长
在我们村的后山上,有一个建造于上世纪70年代的小水库,全村人靠它饮水,有时用来灌溉,但由于大坝不够高,蓄水量有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村民的需要了。
21日上午,卢书记爬到水库边上,我也跟着上去了。看着那一潭碧绿的水,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如果不帮他们修好水库,是一种失职。
22日下午,临海市水利局长被叫到我们村,答应对水库加高尽快立项,并在资金上给予倾斜,看来,一直困扰我们上游村的饮水问题,将彻底得到解决了。
听说水库修筑问题解决了,大家又“得寸进尺”———向村干部提出开发山上700亩的水果基地。卢书记了解这情况后,特意在这方面进行详细的调研基础上,把林业局长也请来了。
发展经济作物,给富民的功臣立碑
讲述人:村党支部书记,宋代兵
新农村建设,增加村民收入是第一位。我们村之所以有今天,全靠农业局干部王曰兴,他是我们村的大功臣啊,他前不久离开人世了,我们一直想为他留点纪念。
“有女难嫁上游洋(村)。”在过去,我们上游村是远近闻名的贫穷村。王曰兴,是我们村的人,他没有没有辜负乡亲对他的期望———10多年来,他呕心沥血,引进杨梅品种,进行技术指导,一步一个脚印,将上游村的荒山变成了一片又一片的花果山。我们村去年单杨梅收入就达1500万以上。我们正准备大规模开发,将老王没完成的心愿继续完成。
卢书记了解到村民的呼声后,非常支持我们,他向村两委提出了两条建议:一是将那片杨梅林命名为“曰兴林,二是在杨梅林的出口处造一个凉亭,再立一个碑,让村民永远记住这位富民功臣。他说,这样做,不但更好地纪念老王,对我们带领村民走富裕发展道路,也是一种鞭策和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