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的时间很短,7天的感触很多。昨天上午,省委组织部召集部分市县委书记,就蹲点调研工作进行座谈。
心里多了一份牵挂
离开了蹲点调研村,台州市委书记张鸿铭心里多了一份牵挂。这次调研,他感到农民致富离不开科技助推。他说,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外出经商、务工的比较多,伺弄田地的大部分是50岁左右的人,文化程度不高,如果对他们不加以培训,就很难加快农业的发展。
张鸿铭说,住在村里的那几天,他每天早上7点左右,都要到田间地头转转。一次,碰到一位正在给植物喷洒农药的村民,他向张书记抱怨,现在的农药太假,虫子杀不死。这位从农村走出来的书记告诉他,带露水打农药本身效果就不好,并教导他什么病虫害该用什么药、用多少、什么时间打都很有讲究。这件事让张鸿铭认识到,我们的干部多往农村跑是大有作为的,在每一个村庄,在每一个农民身上都有许多亟待化解的问题,比如,对喷洒农药,就该有人对他们进行手把手的培训。
给一寸还一尺
“不把自己当客人,要把自己当村民。”这是临海市委书记卢子跃对自己的要求。他说,走进群众,不等于走进群众心里;说一万句好话,不等于帮助做一件好事。
参加座谈的书记都感到“住不住村就是不一样,不一样的就是与群众的感情真正加深了。住在群众家里,群众就把你当着自家人,愿意掏心窝子、讲心里话。”
“我们给群众一寸,群众给我们一尺”。永康市委书记徐建华说,他住的房东家里,因担心鸡叫太早,影响他的休息,就把鸡寄养到亲戚家里。江山县委书记吴雪桦说,村民感情很纯朴,尽管他一再说没有吃夜宵的习惯,但他村里的房东还是坚持每天晚上为他烧地瓜、煮玉米,等他睡了以后,他们才入睡。面对这样的百姓,如不能给他们多做些实事,良心难安啊!
座谈会上,有的书记说,村民烧好糖鸡蛋等待他入家门;有的书记说,在蹲点结束时,村民一定要拉着他拍照留念;还有的书记说,在离开村庄时,全村人依依不舍地把他送到村外……所有这些,无不表明,只要我们的干部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服务,群众就会与我们的干部心连心。
切实履行“诺言”
这次蹲点调研,让百姓从我们干部身上看到了久违的好作风、好传统又回来了。一些市县委书记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干事立业,就得取信于民,没有群众的信任和认同,就毫无根基。这种好作风、好传统、既然回来,就要把它留住,真正在老百姓的心里扎下根来。书记们表示,蹲点调研回来后,他们正着力抓两件事,一是梳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台州市委书记张鸿铭说,这次蹲点调研收到两万多条意见和建议,对这两万多条意见和建议,一个月后,将反馈处理结果,到村里张榜公布,注明谁负责处理,怎么处理的,切实履行诺言。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省已有4个市、50个县(市、区)书记开展蹲点调研,其他市、县(市、区)委书记也将于近期陆续下基层蹲点调研。参加昨天座谈的市县委书记都表示,要把这一好做法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年年如此。富阳市委书记徐文光说,这次是书记蹲点调研,下一步富阳要扩展到市四套班子成员及市机关部门和乡镇干部都要进村入户,为农民办实事、解难题、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