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个殡仪师的培训教师,怎么就这么难?今天是清明节,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处长朱军耕却还在为给殡仪师“找老师”的事头疼。他要找的不是一般的培训师,而是能为我省殡葬行业200多名殡仪服务员传授主持丧礼、接待丧户等特殊知识的教师。
从今年年初起,朱军耕寻遍我省各大相关高校,先后向6名大学副高以上教师发出了邀请,却都被婉言拒绝。
“如今各行各业都有一个专业的职称等级,但一直以来,我国的殡葬业却没有进行过相应的技术职称评定。”朱军耕介绍,为了提高殡葬业的整体服务水平,民政部去年年初下发相关文件,规定各省民政厅负责筹建特种工种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站。
接到通知后,我省立即开始着手筹建培训鉴定站。其中包括殡仪服务员、遗体接运工、遗体防腐师、遗体整容师、遗体火化师、墓地管理员等6个特殊工种的培训、鉴定。
据悉,目前我省有155个公墓、74个殡仪馆,涉及殡葬特有工种职业鉴定培训的有4000多人。其中,亟待参加殡仪服务员培训的就有200余人。
今年春节刚过,朱军耕与我省某知名高校取得了联系,很快就落实了几名专业的培训老师。
但出人意料,教师的个人申报表格填好后却出现了变化。“你们说的礼仪培训,原来是指丧葬礼仪啊……”到了最后关头,原本答应出任殡仪服务员专业培训的两名高校女教师,一听说原来要教的礼仪知识是主持丧礼、接待丧户的内容,临时变卦了。
“别的行业培训还好,但殡仪培训太为难了,搞不好还要瞒着家里人。”一位女教师向记者坦言。
此后,朱军耕又通过旅游管理部门,找了两名女教师。“实在不好意思,我近期工作很忙,没法接活。”电话那头,委婉的推辞,让朱军耕的心凉了一大截。筹备近一年的培训计划在最后阶段却“卡壳”了。
而此时,北京、重庆、湖北、贵州等16个省申报的37个殡葬、假肢职业技能鉴定站均已顺利通过审批。
□本报记者叶恒珊
相关新闻:
科班出身的殡仪师渴望培训
一身黑色的西装,灿烂的笑容,走在街头,邸国良或许是会让女孩子怦然心动的男孩。然而,特殊的职业,却让很多女孩子不敢亲近他。
邸国良今年26岁,老家在吉林长春,毕业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在杭州市殡仪馆担任殡仪服务员已经3年,是全省殡葬系统为数不多的科班出身的行业人才。
“十里不同俗,殡葬无小事”。虽然在学校经过专业训练,他觉得自己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不熟悉地方丧葬风俗,我第一次上门服务,就被丧者家属赶出门。”邸国良说,由于缺乏经验,刚从业时不知受了多少委屈。
“目前殡葬从业人员整体文化素质还要提高,对这样系统的资质培训,大家都期待已久。”小伙子的眼中充满了渴望。
顶尖遗体美容师无职业资格
年近五旬的许康辉,在杭州市殡仪馆工作了20多年,是做遗体防腐和整容的老师傅。
“他可是我省遗体防腐和整容领域数一数二的高手,技术足以和国家殡仪馆的整容师相媲美。”杭州市殡仪馆主任罗其本告诉记者。
在处理高度腐烂的尸体以及残缺尸体方面,许康辉还独自摸索了一套方法。尤其是非正常死亡的逝者,肢体残缺。按照家属拿来照片,许康辉就可以为逝者恢复容貌,这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然而,这样一位顶尖高手,至今和新员工一样,没有任何技术职称,也就无法得到更高的待遇。
“像他这样有技术没职业资格的老殡葬人员,杭州市殡仪馆还有很多,这显然是不公平的。”罗其本说,培训鉴定站的设立,有利于提高全省整个殡葬行业的专业水准。
记者手记:
伸出右手,却无人敢握,这是无数殡仪师都有过的经历。这不仅仅是殡仪师的尴尬,更是现代文明的尴尬。
在人们旧眼光中,殡仪是低文化素质的行业。其实,在国外这是一个高尚的职业,殡仪甚至是一个城市的文明的象征。在美国,殡仪师的社会地位,与医生和律师一样令人羡慕和尊敬。
“人生道路有太多的选择,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把它做到最好。”许康辉如是说。
“在接触了太多的死亡后,我们都对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懂得珍惜拥有的一切。”邸国良如是说。
在他们的眼中,让每位逝者都能够体面、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是对一个人辛劳一生的肯定,也是对人性的关爱。他们希望以最佳的服务,让更多的人们接受这一行,改变世俗偏见。
或许,这些忙碌在生命终点站的人们,他们的勇气和毅力,更值得您去尊重。(0510301)
如果您是一名懂得主持和礼仪方面的专业人才,愿意支持殡葬工作,欢迎拨打本报热线0571-85055555报名。如果您对此有什么建议或想法,欢迎加入“钱塘e家”QQ群(25742374)参与话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