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奋发斗志昂扬……”合唱、领唱、伴唱……气势磅礴、节奏婉转。在台州市路桥区蓬街镇新南村,只要合唱团亮开嗓子,村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够听到他们悦耳的歌声。
“有了合唱团,我们现在的生活比过去要丰富精彩得多。”村民陈庆国说。
如今,在村民们眼里,村里的文化俱乐部已近超出了它本身的意义。村民们开玩笑说,“那就是我们的‘音乐殿堂’。”
合唱团年龄跨度达50岁
新南村的合唱团,成立于2004年8月。
当时,村老年协会会长吴俊义突然有了办合唱团的想法。“我看村里有一定的音乐人才,应该能办起来的。”吴俊义说。
可成立之初,却几乎找不到人。“种田人参加大合唱,总觉得有点难为情。”已经是“元老”级成员的陈星火说,“加上普通话又说不好,我们当时都不敢参加呢。”
吴俊义拉了几个志同道合的老年人,挨家挨户做动员工作。好不容易,合唱团才凑起16个人。
这一群愿意“试一试”的村民,用一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亮开了喉咙,并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很快,新南村合唱团声名鹊起。在蓬街镇的老年节文艺会演上,合唱团唱了《长征》等三首歌曲,朗诵、伴奏,更有指挥。
“从那时起,合唱团从镇里唱到区里,又从区里唱到市里,逐渐唱出了名声。”村委会主任陈永红说。
合唱团一炮打响,也“诱惑”了更多的村民主动参加进来。75岁的吴福俊老大爷自嘲五音不全,可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还是动了心,按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来凑数的”。
原先的老成员,热情也是一天比一天高。村民罗海英从没落下过一次大合唱,她说,“一到合唱时候,我婆婆还会特意早点做饭,生怕我会迟到了。”
现在,新南村合唱团“在编”人员共有60人,其中年纪最大的有75岁,最小的有26岁。吴俊义说,“我们这些老年人,都好像返老还童了,特别开心。”
私家车成了合唱团专用车
“合唱团之所以兴旺,关键是有了叶老师。”陈星火说,“叶老师很有音乐水平,为村里的合唱团操了不少心。”
陈星火所说的叶老师,就是退休教师叶杜中。1998年病退后,叶杜中就把精力投入到村里的文化活动。
酷爱音乐的他,和吴俊义等老人一起发起了新南村农民合唱团。当时只有16个成员,其中4个就是叶老的妻子、女婿、女儿、儿子。
当时合唱团成员基本上都是音乐“门外汉”。排练时,虽然大家手里都拿着一张事先打印好的歌谱,但大家唱着唱着,就不知唱哪去了。“我就用毛笔写好歌词,在墙上贴起来。手里拿一根指挥棒,大家唱到哪里指挥棒就点到哪里。”叶杜中说。
对于熟悉的老歌,大家多唱几遍学得比较快,老叶只需弹钢琴伴奏;而学习新歌时,就需要老叶拿着扩音器在讲台上带着大家唱了。
村里人告诉我们,老叶有心脏病、糖尿病等13种病。“有一次给我们教歌,教着教着,就突然倒下了。”
为了减轻叶老师的负担,吴俊义在儿子的帮助下,学会了电脑选歌和调音等技术,成了合唱团的“DJ”手;村支部书记梁啸和村委会主任陈永红成了义务的联络员,每次演唱前他们都会骑摩托车、或用电话通知每一名成员;成员陈庆国的私家车,也俨然成了合唱团的专用车……(1510402)
合唱成了最好的“润滑剂”
新南村有1400多村民,村内有30来家私营企业,村集体经济每年有数十万元收入。
村支部书记梁啸打趣说,“合唱成了最好的‘润滑剂’,现在村里几乎没有什么邻里间的纠纷了。”
听村里人说,在合唱团成立前,新南村里两户村民因为生意上的竞争产生了矛盾,一年多没说上一句话。
“其实他们挺想‘讲和’,可谁也不好意思开这个口。”村民们告诉我们,后来两户人家先后都参加了合唱团,终于也找到了说话的“借口”和机会。慢慢地,两家也开始了重新来往。
合唱团不仅唱出了村民浓浓情义,唱走了邻里陈年隔阂,也让村两班子更加团结一心。
现在,每当村里合唱团演练时,外面走廊上都会挤满了看热闹的村民和外来民工,村里的许多企业也把支持村里的文化活动和社会发展当作了自己的份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