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人均GDP接近4000美元,从国际视野看,浙江已跻身于中上收入水平的国家和地区之列。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国际竞争力年鉴》中,浙江被列为重要的地区性经济体而受到特别关注,其有利的国际竞争力位势也已基本确立。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2007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方针,由“又快又好”改为了“又好又快”。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传递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总体要求,将把“好”放在首要的、决定性的位置上,以“好”来统领“快”,在“好”中来求“快”。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浙江的企业需要更多地从开拓新市场、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使用新原料、探索新制度方面去寻求突破。浙江的各级政府需要进一步营造有利于集约化发展的良好环境,制定标准,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程度;清除障碍,让价格机制灵敏地反映资源的供求状况或稀缺程度;加快推进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从而有效推进全省增长方式的转变,率先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1610202)
——浙江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葛立成
》》》记者手记
我们的幸福生活
无论是富裕阶层,还是普通百姓,都需要幸福感。
幸福是什么?学术界也围绕着幸福感,出现了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心理发展等取向的幸福感研究。
“今后五年,杭州能否跨入发达城市‘门槛’,不是由人均生产总值是否超过10000美元说了算,关键是看杭州老百姓是否真正享受到了发达城市的生活品位和质量,是否拥有相应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我们要讲GDP,但不能唯GDP;要讲人均生产总值,更要讲生活品质。”这是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在今年杭州市两会期间的一席话。
“GDP的增长是增加人们幸福感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史晋川教授观点鲜明地表示,“GDP的增长不一定能带来幸福感的同比例增长。我们经常听到身边的人会抱怨‘我的工资翻了几番,贷款买了车房,可是有时候不知道图个啥!’”
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幸福指数与城市GDP一起增长呢?史晋川教授认为,从经济学角度来理解,有两个充分条件,那就是,获取GDP的方式和GDP的分配方式。
获取GDP的方式,如果是粗放型的、资源浪费型的、生态破坏型的,那么可能只是让少部分人有幸福感。反过来,如果GDP的获得方式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是劳资和谐的,那么社会自然是稳定和谐的,生态优美的,生活其中的人们幸福感也就随之增长了。
GDP的分配方式也是影响幸福感的一个要素。如果分配方式是合理、公平的,从经济学上说,每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能把自己的资源用于促进经济增长当中去,再从中获取相应的收益。同时,对于那些劳动能力差、没有能力进行生产的人们,国家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的政策保障他们的利益,这样才能使整个社会都享受到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