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钢筋水泥的房子越来越接近同一条起跑线,还有什么东西能触动购房者心中最柔软的那根心弦?
是创新的生活方式?还是节能、智能等代表行业发展潮流的高科技?也许都不是。
在杭州滨江、闲林、下沙、临平、萧山等新兴板块,正在崛起一个个大型居住群落,即将住进这些区块的业主在欣喜之余,也许都想到过这样的问题:如果家里的老人生病了,有没有就近的医院可以治疗,有没有人来照顾他们?在市中心上班的自己,又如何确保每天都不用加班,并且赶在下班的高峰期前,把在学校上学的孩子准时接到家里?
买房子,可以照顾到你的家人。换句话说,可不可以买套房子,就能解决这些后顾之忧?但遗憾的是,目前的杭州楼市在这一点上,无疑还是空白。
两个购房故事
楼市呼唤“亲情”住宅
故事
1.
购房困惑:谁来照顾我的父母
主人公:傅先生
“如果有这样的房子,我马上买!”日前,早报读者傅先生打来电话,说他已经奔波了好几个月,仍然为买不到合适的房子发愁。
傅先生人到中年,事业稳定,但一年多以来活得疲惫不堪。原来他和妻子一共有四位老人需要照顾,前些年老人们身体都比较硬朗,他们没感觉到什么负担。但现在四位老人都上了年纪,而且老人们也都有各种毛病。他跟妻子为了照顾老人,疲于奔命,还不时生出一些口角。
“所以我和妻子商量,希望买到一处能够妥善照顾老人身体健康的社区,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健康服务系统,平时能够主动上门对老人进行健康指导、疾病预防,并且有全科门诊对常见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如果老人有意外的重症出现,还能够及时将老人转送到大的医院进行治疗,并且完成日常的临床护理、康复护理以及生活护理。”傅先生说,他和妻子都要工作,不可能天天守在老人身边,如果真有社区能够提供这样的服务,那他们上班也就安心了。问题是,这样的房子哪里才有?
“事实上,我们也想过请保姆,但保姆只能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却不懂健康方面的护理,而且老人们也不同意花钱雇保姆;我们也和他们提过新出现的老年公寓,但他们听了直摇头,他们希望能够和我们住在一个社区。我们实在不忍心伤害他们的感情。”
傅先生自称活得可用“狼狈”二字来形容,他希望能够买到这样的住宅,不但老人能够得到妥善照顾,而且他们也能够享受到运动、健康、医疗、生活等全方位的服务,不出社区就能得到周到的保健和医疗服务。
故事
2.
购房困惑:谁来照顾我的孩子
主人公:殷女士
家住城西的殷女士是一个白领,她出色的工作能力、细腻的亲和力,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但她坦言,自己活得很累。
令殷女士觉得很累的,是她上幼儿园大班的儿子。
“我在单位事情比较多,经常要加班到晚上九十点钟才能回到家,孩子的父亲因为工作关系,也经常去外地出差,幼儿园现在下午5点钟就放学了,孩子根本就没人去接,有时候他都不能按时吃饭。”提起儿子,殷女士说不出的伤感。
后来,殷女士找到社区里的一位大妈,每个月付一些钱,请大妈去把她儿子接到家里照顾,她下班后再去大妈家里把儿子接回来。
殷女士说,她觉得挺对不起儿子的。尽管大妈人很好,但她有时还是比较担心孩子的安全和饮食,而且教孩子做作业、做游戏之类的事情,大妈也做不了。她希望自己能住在这样的社区:会有专门照顾小孩子下午5点以后生活的机构,在安全接送和提供饮食的同时,也能够对孩子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
总结陈词
业内人士认为,傅先生和殷女士的购房心声道出了目前房地产开发的软肋,购房者买到的住宅只是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而购房者在社区里享受到的教育、医疗、健康、运动以至精神层面系统、持续的服务,才是房产品更大的价值所在。事实上,真正能够提供全方位的、满足多元化需求的服务体系的住宅社区,千金难觅。
目前,一些开发商在社区里建的配套设施,离学校、医院等服务机构很近等,已成为楼盘卖点,其实这就是社区服务价值的体现,但这只是真正完善的服务体系的雏形,无论是市场需求层面,还是房地产开发社会责任的层面,房产服务价值的缺失,都是值得业内人士深刻反思的问题。而随着大量郊区居住板块的崛起,这一问题将越来越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