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5年初被列入全国第二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扩大试点省份以来,浙江省农村党员干部始终坚持“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工作标准,取得了较好效果,被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形象地称为“办到村里的党校,没有围墙的技校,发家致富的桥梁,提高素质的平台”。
昔日“香烟缭绕”,今日“红旗飘飘”
晚饭过后,位于台州市路桥区路北街道管前村的文化俱乐部内开始热闹起来,村文化俱乐部内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站点人头攒动。许多党员群众聚集到电视荧屏前,津津有味地看着来自中央和省里的远程教育节目,并不时传出热烈的讨论声。
管前村村民王雪芬说:“可别小看这电视教学,大学的教授、专家都在这里面给我们讲生产和生活的知识呢!”
管前村文化俱乐部所在地原是一座寺庙。从前,村里的中老年人有事没事总喜欢往庙里跑,特别是一到传统节日,来这里烧香拜佛的人很多,庙里烛火飘忽,香烟缭绕。前几年,村里投入近30万元将寺庙改造成了现在的基层文化俱乐部。
改造后,村里又投资建成了大、小两个远程教育活动室,配置了投影仪、电脑、电视机等设施,并充分利用文化俱乐部原有的宣传长廊、图书室、健身室等阵地,打造起农村文化阵地型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接收站点。
“开始只有一些党员在这里上课,现在,全村男女老少都爱往这里跑。”村党委书记郏国庆说。现如今,接收站点还通过“科普文艺片连放”“农闲影院”“自主点播”等栏目,开展各类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向群众展示远程教育的巨大资源优势。党员群众都感慨:这样的教育活动好,我们都爱来这里学!
远程教育成了我们的科技卫士
2006年9月,由于台风影响,浙江省褐飞虱成灾,严重影响粮食生产。当年9月18日下午,浙江省远程办利用省级前端播出平台播放的“直播课堂”举行专题讲座,由省植物保护检疫局推广研究员蒋学辉主讲《褐飞虱防治》。湖州市德清县新市镇厚皋村的种粮户得知“直播课堂”要组织学习《褐飞虱防治》,都早早来到村委会办公室,专心致志地观看讲座。在第二阶段互动问答时间里,专家的解答解开了大家心里的疑团。
种粮大户蔡来昌说:“这么高层次的专家平时见也见不到,现在能直接提问题,真是机会难得。按照专家说的做,我们就放心了。远程教育帮了我们的大忙!”
据统计,浙江全省收看“直播课堂”专题讲座的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超过50万人次。大家都说:采用直播课堂这样活泼的形式,学得进,内容又紧贴实际,用得上!
据浙江省委组织部党员电教中心主任童发根介绍,现在“直播课堂”每月组织两场,通过广电及电信两大前端播出平台同步播出,内容包括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政治理论及有关政策宣讲、卫生知识普及教育和基层普法教育培训等。
“直播课堂”还可以根据农村群众的需求及时增加或调整有关直播内容,采取双向互动的方式,使党员干部及农民群众在听课的同时,也可以进行即时提问,专家即时回答。
远程教育培训缓解“用工荒”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浙江省绍兴县不但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民工,而且还产生了大量的被征地农民。这批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适应能力较差,就业培训迫在眉睫。同时,作为外贸强县,绍兴县支柱产业纺织服装企业,生产常常围着出口“单子”转,“用工荒”问题日渐突出。
针对这些问题,绍兴县利用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这一平台,在了解农民工就业需求和企业用工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出了站点培训、基地实践、企业上岗的“点企对接”培训模式,较好地发挥了远程教育培训农民、转移农民,从而富裕农民的作用。
今年3月以来,绍兴县共有33个远程教育站点开展了“点企对接”培训,举办培训班88期,培训农民工5202人,其中近5000人成为企业“上班族”。
绍兴县探索并实践的“点企对接”培训模式,改变了一些农民群众对于远程教育“中看不中用”的看法,群众通过培训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逐渐喜欢上了家门口的这所“学校”。
据介绍,2005年以来浙江省已建成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3.4万个,覆盖了所有的乡镇和83%的行政村,远程教育进入的家庭数达到15万多户。“远程教育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浙江省委组织部党员电教中心主任童发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