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再一次站在洞头县东屏镇垅头村时,时间恰好走过一年。如今,洞头和温州相连的半岛工程即将建成通车,洞头已从海岛变成“半岛”,在垅头这个洞头羊栖菜最大的养殖基地,养殖户们正等着新一茬菜长成,通过跨海大堤送上大陆。那块熟悉的村前广场上聚集起的,是载歌载舞等待丰收的村民们。
一年前,一身英武的黄天荣是“护菜队”指挥官,而这一次的身份,则是“渔民艺术团”舞龙队队长。他告诉记者,垅头村常住人口有1740多人,除了学生,约三成村民加入了“渔民艺术团”。
流传200年贝壳舞濒临失传
伴随着激昂的音乐,20多名“演员”精神抖擞,穿着样式各异的服装,化作一群欢快起舞的“贝壳”、“海螺”,与邪恶的“螃蟹”斗智斗勇,最终赢得了自由和爱情。围观的群众不时发出阵阵喝彩声。
这是垅头村的“渔民艺术团”在排练传统的民间舞蹈——贝壳舞,演员全是地地道道的渔民。刚练完一段的村民郑敏菊边擦汗边乐呵呵地说,这两年村里靠羊栖菜养殖,生活红火了,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出来痛痛快快跳个舞,还能锻炼身体。
东屏镇文化站文化员林双双告诉记者,贝壳舞最早是渔民为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一种地方广场文化,后经改编,成为有情节的舞台表演艺术。这一民间艺术在洞头县流传了200多年,一度因经费等原因处于濒临失传的窘境。近几年,渔民妇女们组织起来跳舞敲锣,想起了这个“贝壳”的故事,她们找到文化站,要求文化员教他们跳贝壳舞。
“我也不会啊,怎么教你们?”文化员林双双“挖地三尺”,终于在县城里的学校找到老师,给大家排练起了舞。“从专业上说,她们可都是过了学舞蹈的年纪的人了,”林双双说,“可她们学得格外认真,一有空闲就排练,没过多少时间就有模有样了。”
为了原汁原味演绎这个故事,这些“渔家大嫂”们排练舞蹈、购置衣物、制作道具,还自己掏腰包,花了3000多元钱,而现在,她们都成了村里的“大明星”。
渔家大嫂自行设计“海浪拍岸”
远远望去,广场上排练的人群中,今年55岁的邱爱香大嫂又在卖力地招呼姐妹们,排练下一个节目。她带着一帮渔民姐妹,已在洞头、苍南等地演出多场,去年苍南开渔,直接找到村里,把这些渔家大嫂接去表演节目。
邱爱香更是村里的“文艺骨干”,要说她最中意的,还是大伙儿自编自演的歌颂渔业丰收景象的舞蹈《东海渔歌》。
“我们这些姐妹都是最普通的渔民妇女,平常男人们下海干活,我们就在家织网、补渔具。”邱爱香说,“现在都种羊栖菜了,日子好过又没那么忙了,我这个已当外婆的人,却喜欢上了跳舞。”
在文化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她们排起了《东海渔歌》。邱爱香告诉记者:“小时候,我父亲在海上打鱼,每次渔船回来时,我都会撑着小船到近海,接大人回家,然后在码头上把鱼虾卸下。这个舞表达的,就是这样一个情景。”
不仅如此,在舞蹈开始的造型中,邱爱香还给专业舞蹈老师上了一课,“手臂应该像波浪一样舞动起来,这样才有海的味道,于是我设计了这个动作。”邱爱香颇自豪地告诉记者。
《东海渔歌》经“渔民艺术团”18名女演员排练后,一上台演出就“火”了,不仅在县文艺汇演上勇夺金奖,还在全县农村进行巡演,先后演出十几场。
明年春节到垅头一起“迎火鼎”
垅头村民间文化艺术源远流长,贝壳舞、鱼灯、花鼓等充满海岛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在这里非常活跃。前些年,村里不少青壮年常年外出捕鱼,村里文化生活较贫乏。随着近年来养殖效益的提高,渔民们纷纷返乡养殖羊栖菜。生活的稳定,使他们对文化生活的渴望逐渐强烈。
看到村民们有如此迫切的需求,2001年起至今,村里出资村民自筹部分资金,添置了一批演出行头,组建“渔民艺术团”,包括男子舞龙队、女子花鼓队等7支队伍、几百名村民。队员们年龄最大的55岁,最小的28岁。他们白天下海培育羊栖菜,晚上便赶到村办公楼前的广场上排练节目。
垅头村村干部陈满雄告诉记者,每年春节到元宵期间,垅头都会举行“龙灯会”,这是海岛群众过春节的传统习俗,村民们自发举行游演,传统的民俗活动如鱼灯展、舞龙耍狮、花鼓等,都会热热闹闹地在每家每户门前上演。更特别的是,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传统,由壮汉们抬着一口大锅,点燃火红的柴火,在夜晚游行,叫做“迎火鼎”,祈祷来年风调雨顺,昭示渔民生活越来越红火。
“等明年的春节,一定再来这儿看看‘渔民艺术团’,我们一起‘迎火鼎’!”陈满雄热情地招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