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蛇色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些无不表明人对蛇的恐惧。
然而,在德清县新市镇却有着一个与蛇共舞的村庄。这个名叫子思桥的村庄,虽然只有800多人口,却栖息着大大小小300多万条蛇,其中不乏蝮蛇、眼镜蛇这样剧毒的蛇。日前,记者“斗胆”走进这个村庄。
对养蛇人来说,蛇是非常友好的动物。
蛇村“惊魂”
到蛇村,首先得拜会“蛇王”杨洪昌。今年56岁的杨洪昌是子思桥蛇类协会会长,称其“蛇王”,不仅因为他有20年养蛇史,而且还因为他是村里的第一位养蛇人。蛇村正是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形成的。
老杨养蛇的地方是新建的,其实很简单,即用砖块砌成一个个正方形的旱池子,墙不足半人高。我们略带紧张到了跟前,一看里面什么都没有。正在疑惑时,老杨抬腿跨进了池子,他指着池内用砖和木板层层码起来的堆积物说,现在太阳比较大,蛇喜欢阴凉,都躲在里面了。记者趴在矮墙上,身子前倾,想看个究竟。这时,老杨把封顶的木板一掀,记者大骇:眼前一大团一大团盘绕在一起的蛇因受阳光直射,急速蠕动起来。记者在本能地往回收缩身子时,突然觉得头顶被什么东西扫了一下,抬头一看,原来池内一棵小树上也悬挂着很多蛇,记者的头碰着它们了,陡然间,惊出一身冷汗。老杨坦然地说,不用怕,这些蛇都是赤练蛇,没毒的。
在这些旱池子边上,有一排新建的房子,有门有窗没有顶。老杨告诉我们,这里面养的也是蛇,比较大,有乌梢蛇、大王蛇等,大的有一二米长,手臂般粗。因为此前有过惊吓,记者不敢贸然推门进入,不过老杨一直给我们壮胆:“没事的,肯定不会咬人!”
在一间房子前,记者透过玻璃门,对屋内进行了一番侦察,确信没蛇在外活动,遂推门走了进去,就在这时,身后一位女孩发出大声惊叫:“蛇、蛇……”我低头一看,我的脚正踩在一条大蛇的尾巴上,慌忙一抬脚,这条蛇就“沙沙”地钻进同样用砖和木板码起来的堆积物内,自然,它又让我胆颤心惊了一番。
老杨说,这是一条乌梢蛇,大概有三四斤重,养了3年了。老杨让养蛇工用木棍把这条乌梢蛇挑了出来,养蛇工把这条蛇抓在手上,它显得很温顺,让摄影记者尽情给它拍照。拍完照,老杨让记者用手摸摸它的身子,它的身子很凉,很光滑,像玉,但玉不及其柔。养蛇工建议记者抱着蛇合个影,我看了看老杨,他投来鼓励的目光,于是我咬紧牙关,从养蛇工身上接过蛇。养蛇工教导我,右手轻握蛇体的中部,左手轻握七寸,他说,这样蛇在你手中会很舒服,它也是通人性的,不会挣扎的。果不其然,记者照养蛇工的吩咐所做后,这条蛇在我手上真很听话。我把它的头举到眼前仔细端详,发现它的双眼很清澄,没有半点凶光,能够看见自己的影子。
要把这条蛇放下时,养蛇工要求我先让它的尾巴着地,再松开握七寸的手,这样蛇很快就会游开。如果先松开头部,蛇会觉得另外一只手是一股危害力,会反转身体进行反扑。
老杨回顾说,当初他刚养蛇时,场地就是自家的客厅和院子,当时住房条件差,客厅和卧室,院子和客厅往往是相通的,且没有门分隔,夏天的夜晚,蛇十分活跃,有时早上一睁开眼,会发现枕边、鞋子里都是蛇,那才叫可怕呢。不过,这种事情多了,也就不觉得可怕了。
午饭后,我们自行到村里转悠。在六组一庄户人家的院子里,有一大堆开膛剖肚的水蛇,几位年轻的妇女把蛇的内脏拉出,剪下蛇胆浸入盆内。另有一位男的,则十分娴熟地把去了内脏的蛇一圈一圈盘起来,像蚊香,然而放到太阳下晒。男的告诉我们,晒干了,有药材商会来收购的,大概5元钱一条。
我们向他们打听,村里谁家里蛇多,他们指了指对面的一处老宅子。我们推开门朝里望了望,光线很暗,隐约看到三四只大池子。这时一位老奶奶来到门前,老奶奶带领我们参观了一下,这屋子有前后两进,水池里养满了蛇,老奶奶骄傲地说,这只是一部分,其他地方还养着很多蛇呢。我们问老奶奶捉放蛇用什么工具,老奶奶双手一摊,用手啊,说完,她双手伸入池中,“哗——”的一声,捞起七八十条蛇,为使我们确信用手无碍,这种水中捞蛇的动作她重复了好几次,看得我们心里直发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