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衢江区发展生态旅游侧记
5月24日,通往衢江区大洲镇外焦村大路自然村的4公里道路的拓宽工程正在测量放样。“现有的道路太窄,大巴进不来,严重影响了我们村农家乐的发展。”大路村农家乐经营户廖雪炎告诉笔者说,等到这条道路拓宽浇平,到时候农家乐的生意会更好的。
“现在的大路人是靠‘农家乐’富裕起来的。”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6000余元,比2005年多出2200元。说起衢江区大洲镇大路村的过去,很多人依然记忆犹新,过去他们依靠山上的毛竹办造纸厂赚钱过日子,但由于土法造纸污染环境,2004年村里关闭了造纸厂。“造纸厂关停后就只有外出打工了。”廖雪炎说,但在外打工赚钱难,不少外出村民又回到家里。造纸厂关停后,家乡的山也青了谁也绿了,大家便萌发了搞“农家乐”的想法。2005年底,48户农民合股成立了畲族文化旅游公司,到目前为主,大路“农家乐”经营户已达12户。
原大路造纸厂厂长雷永渭高兴地告诉我们,他投入30万元建起的“绿春湖山庄”,自去年7月份开张以来,已接待游客6000多人次,收入8万多元。目前全村已接待游客4万多人次,经营收入50多万元。“以前,我们‘吃’绿水青山赚钱,现在却‘养’绿水青山赚钱。”
和大路村农民一样,以前的衢江农民靠山吃山、依水吃水,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在土法造纸、网箱养鱼、生猪规模养殖和小石灰窑和石灰盖棚上动起了赚钱的脑筋。正当农民的钱袋子稍稍鼓起来一点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小村子被被污染了,溪里的鱼儿没了,空中的灰尘多了。2002年6月,衢江区下定决心,全面开展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2003年10月,在全市率先开展了竹造纸企业和竹料腌塘污染专项整治工作,全区7255个竹料腌塘被平毁或弃腌,29家竹造纸企业被关闭,114个家庭手工造纸作坊被停业,10余家老竹料生产点被取缔。为保护好水源,2005年在乌溪江库区范围内开展了以生猪规模养殖和网箱养鱼为重点的污染源整治,库区削减生猪饲养量1万多头,网箱养殖及围湾养殖已拆除2万多平方米。2005年8月开始,又按照“多管齐下、依法治理,堵疏结合、标本兼治,分类指导、规范提升”的原则,开展矿产品加工企业环境综合整治,全区10条水泥机立窑生产线全部拆除,旧式石灰窑、钙棚进行拆除和整治。
衢江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是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那些原本依靠山水吃饭的农民怎么办?衢江区依托青山秀水的自然优势,瞄准都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态休闲度假消费需求,加速发展生态旅游业。近年来,该区重点开发了紫微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九龙湖、天脊龙门峡谷、药王山等规模较大的旅游项目。在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山区农家资源优势,开发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2006年,全区接待旅游人数达82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4.48亿元。
“绿水青山如今已经变成了‘金山银山’,我们不但不会去破坏,每年都要在门前屋后植树造绿。”家在天脊龙门景区脚下的郑建方对笔者说,他中专毕业就在外面打工,如今乡村生态旅游火了,他外面也呆不住了,回家办起了农家乐,“一个黄金周就可以赚到外面半年的打工钱呢。”
如今的衢江区,出境水质全部达标,均为Ⅲ类水以上,新城区大气质量全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Ⅱ级标准,市区饮用水源黄坛口水库水质保持Ⅰ、Ⅱ类水质标准,城区饮用水合格率达100%,农民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76元,全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片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