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30日讯
25年,“天使”在路上“我不是医生,可我手中的方向盘,同样把握着病人的生命,可以说是生死时速。”为了抢救生命,乐清市芙蓉镇中心卫生院唯一的救护车驾驶员黄邦琴,方向盘握了25年。
25年来,他每天在卫生院24小时待命;25年来,他运送十里八乡的急救病人3000多人次;25年来,他放弃了许多赚钱的机会,宁愿握着清贫的方向盘……25年来,虽然别人认为他失去了很多,但他却觉得自己得到了很多。
前不久,51岁的黄邦琴被评为“乐清十大平民英雄”。几天来,记者与黄邦琴一起进行他热爱的“生命接力”的工作,体验了他这个开救护车的“天使”的辛苦与喜悦。
老婆说,我睡觉都半睁眼睛
“医生,快救救她……”虽然声音并不大,但躺在床上睡觉的黄邦琴立即一跃而起,套上短袖衫,穿上裤子,把袜子往口袋一塞,跑到了救护室,整个过程不到1分钟。
昨天早上6点左右,一名清洁工在公共厕所打扫时,发现一个塑料袋里的垃圾特别重,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个婴儿。因为塑料袋口被扎紧了,孩子闷在里面时间太久,已经没有什么呼吸了。清洁工赶紧把孩子送往芙蓉中心卫生院,一声呼唤,不仅惊动了医生,同时把黄邦琴也给叫醒了。
“我老婆常说,我睡觉时都半睁着眼睛,稍微有点动静,我就会冲到楼下,等待出车。纯粹条件反射。”黄邦琴说。
听说婴儿正被医生抢救,黄邦琴不安地在抢救室门口徘徊,直到医生告诉他,孩子还要作个检查再送大医院时,黄邦琴才奔跑着回宿舍,超快速洗刷后,抓起两个包子就坐到车上。
时间一分一分过去了,黄邦琴一边咬着包子,一边坐在车上等待着,一双袜子还塞在衣服口袋里……
“何必等在车上呢,说不定不用出车呢?”记者问。
“哪能呢?早产儿我们医院都没条件处理,更何况这个孩子!”老黄说,自己开救护车25年,哪些病例需要转送,转送到哪个医院,他心里有数。
说起丈夫黄邦琴,身为芙蓉中心卫生院后勤临时工的蔡冬花总是笑笑摇摇头。“他一天24小时开机,一接到电话,立刻就走,一秒钟也不耽搁。有时候半夜三更接到电话,他常常连鞋都来不及穿就走了;衣服穿反了,袜子塞在口袋是常事……”
救人要紧,医药费我帮你垫上
“老黄,快走!”上午10点左右,妇产科的医生抱着窒息婴儿出来了,这个8个月大的女婴需要紧急转送到乐清人民医院去。
早就准备就绪的老黄一踩油门,救护车“唰”地一声绝尘而去。一路上,老黄开得又快又稳,半小时后,救护车就到达乐清人民医院。“我先垫付住院费,你把孩子送病房。”老黄想也没想,就去挂号。
“这是被遗弃的婴儿,你垫付了医药费,万一找不孩子的爸妈怎么办?”对于记者的疑问,老黄笑了笑:“病人一分钟都不能耽搁,当然先救人要紧。”
这样的事情对老黄来讲早就不是第一次了。2001年11月,家住雁湖乡上垟村的胡爱花突感腹痛,到芙蓉中心卫生院检查后,医生告诉她可能是宫外孕破裂,需要立刻到上级医院检查治疗。但是当时胡爱花身边只带了100元钱,她说自己到个体医生那里打一针就好。没想到,刚走出卫生院不到100米,胡爱花就晕倒在地。
恰巧蔡冬花看到了这一幕,她连忙喊来丈夫黄邦琴。黄邦琴急忙拦了一辆七座小面包车,把胡爱花送到乐清市第二人民医院。到达医院后,黄邦琴直奔妇产科抢救室。此时,胡爱花的血压已经测不到了。
“先救人,我身上带的钱不够,我马上去凑钱!”看到黄邦琴一脸诚意,医院答应先手术。手术中,医生发现胡爱花因宫外孕破裂,腹腔积血已达3公斤,如果再迟5分钟做手术,胡爱花就性命难保。得知胡爱花得到抢救后,老黄急忙去附近的表姐夫家借了2000元,交了费用。
去年5月,胡爱花又一次宫外孕破裂,她的丈夫又想到了黄邦琴。这次老黄又垫付了5000元,胡爱花再次脱险。
胡爱花家里穷,至今没有还钱,老黄也从来没有去讨过。
全院就我一个司机,我怎能休息
中午12点,得知婴儿病情稳定后,老黄总算松了口气。虽然肚子早就“咕咕”叫了,可老黄还是坚持回芙蓉吃饭。“卫生院就这么一辆车,万一再有个病人需要送的话,可耽误不起。”
1982年从部队退伍后,黄邦琴就到芙蓉中心卫生院任救护车驾驶员。芙蓉镇是一个偏远的山乡小镇,距乐清市区车程40分钟。由于该卫生院只有他一位救护车驾驶员,25年来,黄邦琴几乎没有离开过工作岗位,共向上级医院转送病人3000多人。到该院求医的芙蓉镇、雁湖乡、岭底乡一带的急诊病人,在紧急转院时一般都由他护送。此外,将病人抱下背上,做担保人,帮病人挂号,也成了黄邦琴工作的一部分。
转送病人印象最深的一次是非典期间,一位疑似非典的病人在他们医院需要转送,这时,连病人家属都有些害怕,老黄却二话不说,主动和院长一起将病人转医。
“如果被感染,第一个就是我,送完病人,我不敢回家,在车上呆了一天,怕传染给家人,后来听说那病人得的不是非典,我才放心回家睡觉。”老黄说,自己从来没有害怕过。
“这25年,就是今年自己生病的时候,我离开过医院20天。”老黄说。那是今年2月8日,黄邦琴得了甲状腺肿瘤,在乐清人民医院做了手术。医生建议他休息一个月,黄邦琴却只请了20天的假。对黄邦琴来说,这是他离开工作岗位最长的一段时间了。
把家安在医院,我心里才踏实
回到芙蓉,已经是中午12点40分左右。路上,老黄的胃病又犯了,他告诉记者,出车时常常不能按时吃饭,一来二去,就落下了胃病。
因为只有一辆救护车,一个司机,为了方便工作,老黄把家安在了医院一个小小的房间里,除了一张床,其他地方都堆满了杂物。老黄说,他从部队出来后,赚了一笔钱,1995年就盖了一座三层小楼,可那房子自他当了救护车司机后就一直空着。
“住在家里,我不踏实。我后来就住在医院里,这样送病人方便。那个家我再没去住过。后来,我老婆也搬到医院来和我一起住。现在,医院就是我的家了。”老黄解释。
“我现在一个月的收入只有1000多元。我侄子3年前看我挺穷的,叫我辞职去俄罗斯一起做生意。当时如果去了,现在家里经济条件或许会更好点。”吃中饭时,老黄和记者聊起了家常。
“为啥没去呢?”
“我当时也确实想去。我还有个读大学的儿子,家里需要钱啊。可是,我在部队的时候就开车,开了一辈子的车,离开车,我不习惯。再说,我放心不下病人,看看我送去的病人得救了,我就很高兴。这种满足不是金钱可以给予的。”老黄说。
今年,老黄获得了乐清市十大平民英雄称号,老黄把奖杯在他的小房间里放得高高的。
老黄有一身过硬的驾驶技术,去年又考取了驾驶技师的职称。凭借驾驶技术,他曾有两次上调的机会。一次是乐清市人民医院选调120救护车驾驶员,还有一次是往温州市区调工作。不过最后,黄邦琴还是选择留在这个小小而又偏僻的卫生院。他说,“我们这里要24小时都随时准备待命,年轻人估计是没有这份耐心,还是我来吧……”
吃过午饭,稍有空闲,老黄开始洗车。他告诉记者,除了出车,他也没啥事情干,25年来,他都是自己洗车,每次出车后,他都会洗一次:“自己洗车,可以为医院节省不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