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张冬青
浙江在线06月07日讯
皮肤黝黑、走路飞快,省农科院油菜育种专家张冬青,一眼看去真像个农民。但这位女“农民”却是位名副其实的“油菜大王”。张冬青已先后主持育成了5个油菜新品种。近5年来,这些新品种每年在省内的种植面积都在200万亩左右,占全省油菜种植面积的60%以上。这些新品种已累计在省内外推广了1500余万亩,创造经济效益6亿元。
4年前,50岁的张冬青既没有高档次的论文,学历也不高(大专),居然被破格评上了正教授级的研究员,而且还是全票通过。一开始,张冬青也很担心,因为按照惯例,要评为研究员至少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而自己学历只有大专,并且论文档次也不够。但没想到的是,评审专家在看到她培育出的油菜新品种后,无一例外地给她投了赞成票。
“要说论文,油菜籽就是她的论文!要说成果,新品种就是她的成果!”一位专家这样说。
1981年,张冬青从台州农校中专毕业分配来到省农科院。要育成一个新品种很难,至少得花10年时间。为了育成一个新的油菜品种,张冬青把农田当成了自己的实验室。每年,她呆在农田里的时间都在4个月以上,从10月份播种,到次年3月份开花,再到5月份收割,周而复始,年复一年。
最忙的是在油菜开花时,这是春天雨水最多的时候,也是给油菜选种、杂交的好时候。张冬青站在试验田里,用镊子一株一株地将母本油菜株花蕾上的雄蕊去掉,再将父本油菜株上的雄花粉移植过来,最后套上纸袋免得其他油菜上的花粉飘过来“捣乱”。农事季节性强,要是一偷懒,错过了花期就只能等下一年了。为了赶时间,她在试验田往往一站就是10多个小时,回家时累得连楼梯都爬不动。
张冬青先后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等荣誉,主持的成果也获得了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然而,她依然感觉担子很重。她说,油菜是我省冬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也是千千万万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怎样进一步提高油菜的产量和含油量、提高油菜综合经济效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