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6月26日,举世瞩目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即将全线贯通。这座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飞架南北,使得天堑变通途的世纪梦想即将变为现实。
在大桥的南端,坐落着一个此前不为人知的小渔村——慈溪市庵东镇虹桥村。这个曾经被称为慈溪交通末梢的穷村庄,因为大桥的建设,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
近日,记者走入虹桥村,发现大桥开通还得数月,大桥经济已经让这个小渔村沸腾。
见闻
大桥下出现一条“商业街”
潮湿与闷热几天来一直笼罩着杭州湾这个叫作虹桥村的地方。这是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南岸连接口上的村子。
一位胖胖的商贩一手从冰柜里拿出两瓶矿泉水递给两位来自宁波的游客,一手拿着一叠零钱找给她们。
“两瓶水6块,找您94块!”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滑落,他也没顾得上擦,而是继续放开嗓子吆喝,“天热了,来买瓶水解渴喽!”
这位男子叫周玉坚,家住虹桥村。他也是第一位在杭州湾大桥下做买卖的人,整条“商业街”的商贩们都认识他。
周玉坚的摊铺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连接虹桥村的桥墩下。整个摊位只是一张桌子,上面摆放着各种贝壳工艺品。矿泉水是装在一个废旧的大冰柜里的。因为摊位附近没有电源,冰柜只发挥了柜子的作用。冰柜旁边,放了三只塑料盆,里面是大大小小的贝类和鱼蟹等海产品。
“别看我们这现在很简陋,要不了明年,这里肯定要繁华十倍!”周玉坚跟记者打了个小赌。
说是“商业街”,实际上它只是杭州湾跨海大桥下一条长约100米的无名小路,但走在狭窄的街上,两旁都是像周玉坚那样的“商铺”。过往游客来来去去,与大桥合影后,都会沿着“商业街”走一走,瞧一瞧。
周玉坚跟记者算起这样一笔账:矿泉水在大桥下可以卖2.5元,高的时候可以卖3元。以一瓶可以获利1元计算,一箱矿泉水每箱赚20元,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出100箱矿泉水,一两千元就可以进账。“这可比以前我种地强多了!”周玉坚的嗓门不经意间提高了八度,脸上挂着笑。
桥头岸边旅游商机初现
除了一条初具规模的商业街外,在杭州湾大桥下,开展旅游项目的商家们已经有了火拼的氛围。
在商业街的东端,也就是杭州湾大桥东侧的滩涂上,停着一艘5层楼高的轮船,轮船前方写着“跨海大桥见证游基地”。有不少游客到此都会驻足观望,有的还拍照留影。
但当记者准备登船一游时才发现,这艘轮船已经停业。当地的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这艘船是2003年的时候,由一位商人投资开办的一个旅游点。最先来大桥游玩的客人,只需要付10元就可以在船上一览大桥建造的相关图片资料,还可以在轮船的顶层欣赏大桥。“现在大家都坐气垫船去了,谁还看这个,老早办不下去了。”
这位村民所说的气垫船就在这艘已经废弃的观光轮船50米远的地方,停在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气垫船码头边,共有两艘。打听后得知,气垫船可以一直开到杭州湾的水面中间,游客可以近距离地看看大桥,乘坐一次需要70元。“你们来的不是时候,气垫船要周末才对外开放。”码头看门的老头遗憾地对记者说。
而在与气垫船码头一路相隔的十塘江边,两家农家游乐园也吸引了记者的眼球。
一家的广告牌上写着“杭州湾跨海大桥游乐园”,另一家则放着高音喇叭,招揽过往游客光顾他家的水上步行球。水上步行球的主人周先生是附近村的村民,他告诉记者,他家的土地在修建大桥时被征用,所以本是农民的他现在靠做小本生意过活。他们也是首批来大桥下做生意的村民之一。
“刚开始我们是卖吃的,现在卖吃的人多了,我们就来做玩的。”周先生的两个水上步行球花了他1万元,现在每位游客玩一次收20元。“周末来旅游的人多一些,生意比平常要好。最高的一天可以赚到1000块。”
亲历
大桥就是村里的“区位优势”
距离大桥开通还有几天,虹桥村村委书记许仙水已经忙得晕头转向。“刚刚送走一批中央电视台的,你们正好又来了。”
许仙水告诉记者,大家都想知道大桥给村庄带来的影响和变化。“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因为大桥,我们村是一下子从灰姑娘变成了公主。”
说自己的村子是灰姑娘,许仙水没有一点夸张。没有建造大桥前,虹桥村是慈溪经济基础最薄弱的村庄,用许仙水的话说,“我们村在整个慈溪最西北处,属于交通末梢。别人称我们这里是慈溪的大西北”。
四年前,沿桥的三个自然村合并成一个行政村。当时,杭州湾跨海大桥还没有开工建造,但是大桥的工程报告和总设计方案已经出台。“我们已经预见到这个村与大桥将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在民政部门的同意下,特意给村子取名为虹桥。”许仙水说起这个就很得意,因为庵东镇的其他村庄都只是在大桥的延伸线上,只有虹桥村位于杭州湾大桥南岸的出口上,是名副其实的大桥村。
因为大桥的修建,虹桥村从慈溪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区位优势最明显的村庄。现在慈溪一带旅行社的一日游和二日游项目,已经把参观杭州湾跨海大桥列入其中。来虹桥村的游客日益增多,第三产业趁着这大好机会迅速发展。农家乐、饭店业、工艺品业等行业兴旺发达,海产品、农产品的销路水涨船高。
许仙水介绍说,虹桥村以往以种植业为主,最近几年,村子的经营模式悄然向高收入高效益的商贸业转变。他举例说,泥螺、海瓜子等海产品以前都是要运到慈溪去卖,现在在大桥边就可以直销,价格还很高。“我爸爸妈妈也在海边捡海螺卖,过去一天能卖个六七十元,现在每天至少150元。”
大桥经济带来“第一桶金”
在距离跨海大桥仅2公里的荒地上,一大片用白色塑料纸覆盖的钢管大棚煞是引人注目。这是一个由外村人投资兴建的葡萄园,也是虹桥村第一个外来投资项目,算是大桥给村子带来的第一桶金。
走进葡萄园,两位工人正在忙着用小绳子捆扎葡萄架。他们说,因为葡萄结的很多,大部分已经到了成熟的季节,如果不加固,葡萄就会掉下来。
刚与工人聊了几句,一位身穿乳白色T血衫的中年男子乐呵呵地向记者打起了招呼。工人说,他就是老板丁欢郎。
丁老板告诉记者,他与虹桥村签订了10年的土地租赁合同,建起了这个葡萄园,想借大桥的光,把这里的葡萄打造得像慈溪杨梅一样出名。前些天,一个上海的大老板已经确定要订购他园子所有葡萄。“现在园子一共是130亩,明年我准备扩展到300亩以上,另外再种点桃子,反正销路是不用愁了。”
大桥还给虹桥村带了两个比较大的工程项目。一个是占地342亩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总指挥部,另外一个是占地500亩的大桥配套设施——海上搜救直升飞机场。
另外,大桥沿线两侧的广告牌每年可以给虹桥带来70多万元的稳定盈利。据了解,前年虹桥村集体的总收入是20万元,但是去年,一跃达到100万元。“20平方米的广告位,我们的价格是3万元。就这个价位,各个广告商都抢着要。”但许仙水认为,这算不了什么,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在后头,在大桥通车以后。大桥经济的甜头正在慢慢变浓。
希望重拾当年“小上海”的风光
据了解,解放前,陆上交通不发达。杭州湾边上的虹桥村一带,因为与上海隔海相望,一度是连接上海和宁波最繁华的海上运输点。整个庵东镇还有一个非常响的名字——“小上海”。
“以前主要是南岸的盐运到北岸,再从北岸运生活用品回来。后来滩涂不断北延,大船很难抵达码头,另外,高速公路发展起来,使得海路交通走向萎缩。”
现在跨海大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即将成通途。
“等大桥开通后村子会变成什么样子,现在都还不敢想。”许仙水对记者开玩笑说,等到大桥通车后,慈溪的杨梅估计本地人都吃不上了。“现在卖5元一斤,等到明年,上海、苏州、杭州游客一过来,估计都会被他们买走的。要是游客来得太多,我们自己就没得吃啦。”
富起来的村民们也在努力改造村庄的面貌。目前,虹桥村计划建造的100座农居别墅已经完成了60座。问及村子的房价会不会上涨,许仙水说,房地产市场还在等待启动,现在还不好说。
不过他肯定道,大桥开通,物业流、技术流、人才流都会朝虹桥村滚滚而来,农业、房地产、旅游、物流等开发也在蓄势待发。“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捕捉住大桥给我们村带来的每一个商机,追赶当年小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