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25日讯
-明天上午,举世瞩目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北航桥将正式合龙,比原计划提前一年全线贯通。
-在3年多时间里,近万名大桥建设者用智慧和科技,克服了风、潮、流、沼气等恶劣的自然环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世界之最。
-660多个桥墩,3.6万米的跨越,这不仅刷新了人类跨越海洋的纪录,而且也将成为世界桥梁史上一座新的“珠穆朗玛峰”。
●诞生纪事
250多项技术创新
站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极目远眺,即将合龙的跨海大桥似巨龙卧波,雄伟壮观。
但面对此情此景,也只有大桥的建设者才知道,他们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
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副总工程师朱瑶宏介绍说,杭州湾是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气候条件恶劣,受狂风暴雨以及潮流、激流等影响,一年有效作业时间还不到180天,尤其是滩涂下还埋藏着浅层天然气,打桩作业风险很大,海上施工困难重重。
此前,大桥工程指挥部咨询了很多国外专家,但他们也都说没碰到过类似问题,因此无法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面对重重困难,大桥的工程技术人员依靠自己的智慧,经过长达10年的前期勘探、科学论证,变海上施工为陆上施工,创造性地采用了“梁上架梁”的技术(即世界第一架)。
整个大桥建设中一共有250多项这样的技术创新,其中有多项还创造了国内乃至世界第一。
据测算,技术人员的自主创新,为大桥建设节约成本约11亿元,同时还大大提高了建桥速度,从2003年11月杭州湾跨海大桥动工至今,仅43个月竣工,比原来预计的工期提前6个月。
捡到垃圾要随时清理
大桥指挥部负责人介绍,在桥梁建设方面,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还不是技术落后,而是管理粗放,具体施工干不好,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为根治这个通病,大桥指挥部开出了药方:精细管理。
细到什么程度?中铁公司一位负责人举了一个例子说,大桥浇注混凝土指定用福建闽江的沙,为防止别的沙子掺进来以次充好,从闽江到杭州湾大桥工地的每个运输环节都有人监控。这批沙子是哪辆车运来的,用在什么地方都有详细记录。
此外,施工方还自创了“施工生产工厂化、施工队伍专业化、施工手段机械化、施工控制数据化、施工管理规范化、施工环境园林化”的“施工生产六化”的理念。
“细节决定成败”,在严格的制度要求下,大桥的每个建设者不放过一点点缺陷。钢筋班的工人干活时,每人都带一个小背包,钢筋网底下细小的断扎丝、废铁(木)屑,随时捡到包里清理干净,不给百年大桥留下任何隐患。
新鲜蔬菜是最受宠的食品
昨天下午2点,天气很闷热,稍微一动便出汗,浑身粘搭搭地难受,但在杭州湾跨海大桥上却是一副繁忙的景象,尤其是浇注沥青路面的工程队,正趁着天气晴好,加紧施工。
在桥面上,记者遇见了54岁的泰兴人曹周,他告诉记者说,他是看着杭州湾跨海大桥一步步完整起来的。明天,他将参与大桥的湿接头工作,在第一时间看到大桥贯通。
这两年来,曹周都吃住在大桥上,和大多数人一样,只是在春节才回家一趟,五一和十一的长假,也只是象征性地放半天假,大家一起在大桥上聚餐,吃些好吃的。
而所谓的好吃的,也只是一些新鲜蔬菜。厨师介绍,海上风大,特别是冬天,10级大风都是“家常便饭”,蔬菜特别容易风干。如果不盖帆布,一棵大白菜一半的叶子能全脱了水。
不过在很多人眼里,像曹周这样,能在第一时间看到大桥贯通的工人,还是很幸运的。
梁架好,他就倒下了
整个大桥在建设过程中,有6000多名不同工种的施工人员参与其中,但不同工种的工作人员是分批进行工作的,属于自己的工作一完成,就会离开。“只有极少数建设者能看见大桥贯通。”曹周告诉记者说。
昨天,记者联系到了远在山东的建设者,说起两天后的合龙仪式,他们都表示要到现场,看看自己亲手建设的这座“世界第一”大桥贯通。
“我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啊。”中铁二局大桥项目部李影平介绍说,去年设备安装调试50米箱梁运架设备的那3个月,副总工程师刘乃生的头发一下子白了一半。“本来说好完成了‘世界第一架’,大家去喝庆功酒,可梁架好的第二天他就倒下了,住院治疗了一个半月才缓过来。”
紧张的工期让奔忙在工地的四局彭波等青年技术人员婚期一推再推,项目部党工委只好在栈桥上为他们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集体婚礼。
●数字新闻
整座大桥要花140个亿
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量浩大。据初步核定,大桥共需钢材80万吨,水泥129.1万吨,石油沥青1.16万吨,木材1.91万立方米,混凝土240万立方米,水中区钢管桩直径1.5-1.6米、桩长约70—89.5米,总数5513根,钻孔桩3550根,承台1272个,墩身1428个,为国内特大型桥梁之最。
到目前为止,大桥建设已经花了114亿元,预计到工程全部结束,投资额将攀升至140亿元。
北引线:15.5米道路工程;
北岸陆地滩涂区引桥:2403.5米;
北航道桥:928米,其中桥梁主跨448米,边跨150米,辅边跨90米。主跨通航净空325×47米,边跨通航净空110×28米,通航标准为35000吨;
北航道高墩区:1650米;
中引桥:9300米;
南航道桥:428米,其中主跨318米,主跨通航净空125×31米,边跨通航净空50×20米,通航标准3000吨;
南航道高墩区:1570米;
南引桥水中低墩区:6990米;
南岸滩涂区引桥:9150米;
南岸陆地区引桥:3253.5米;
南引线:311.5米,道路工程;
●世界之最
世界第一长度
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埭,跨越喇叭口状的杭州湾后,止于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设计使用寿命100年以上,超过了美国切萨皮克海湾桥和沙特阿拉伯的巴林道堤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由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地处强腐蚀海洋环境,为确保大桥寿命,大桥建设者们第一次明确提出设计使用寿命大于等于100年的耐久性要求,并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技术措施。
世界第一“架”
即杭州湾跨海大桥50米箱梁“梁上运架”技术。简单地说,箱梁就是一种桥面板。梁上架梁,就是利用架梁机沿着已有桥面往前,架设新的箱梁,使大桥桥面由陆地连续不断地向海中延伸,它有效地克服了滩涂区非海非岸,吊车和浮吊船都无法作业的情况,以及现浇施工无法保证质量、安全和工期的致命弱点。
此前,世界上采用这种梁上运梁方式架梁的最大重量是900吨,大桥建设者把这个数字一下子提高到1430吨,顺利攻克了“浅海滩涂区大型整孔箱梁梁上运梁架设”这一公认的世界性难题,完成了货真价实的世界第一架。
世界第一“放气”
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10公里滩涂底下蕴藏着蜂窝状浅层沼气,施工时,往往挖50多米就能遇上,厉害时,能从海底冲出海面二三十米,把施工船冲翻。
于是,在滩涂区的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大桥建设者开创性地采用有控制放气的安全施工工艺,放气要掌握好节奏,不能太急太快,因为放得多了,会造成地面下降,此外,通过增加泥浆的比重,这样,在灌桩时就可以平衡气压。
这种施工工艺在世界同类地理条件中还是首创。
世界第一“定海神针”
杭州湾大桥全长36公里,设计使用寿命为100年,托起它庞大身躯的是一根根钢管桩。杭州湾海域是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钢管桩的技术质量直接影响大桥的整体结构安全与使用功能,大桥钢管桩设计桩径为1.5-1.6米,壁厚为20-23毫米,长度范围为71-89.35米,属巨型超长钢管桩,并需要进行复杂的防腐处理,在国内国际建设桥史上均属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