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肖伟是台州人,2005年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硕士毕业后,来到这里继续深造。他说,来香港理工大学是早有“预谋”。因为这里有几位老师本身就是浙大毕业后到香港理工大学深造,而后留校任教的。所以,他从刚开始读硕士起就已经和这些老师保持联系,硕士一毕业,通过老师推荐就直奔香港理工大学了,他的学术方向是“结构健康监测”,往简单里说就是为大桥、电视塔等工程项目进行“体检”。“当初杭州的钱江四桥就是我们系和浙江大学合作监测的。”叶肖伟颇为自豪。说到将来,小叶很坚定,“十有八九会回杭州吧!现在内地发展机会那么多,看看长江沿岸,到处都在搞建设,到处都有我们的用武之地,我相信回去一定会有所作为的!”
和叶肖伟不同,王雪琴2003年香港理工大学硕士毕业后回浙江理工大学任教了两年,2006年又杀了个“回马枪”,重新来研读博士学位。对于她来说,这里最吸引她的是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和条件:“很适合做学问。”无论是课题研究的资金来源,还是学术推广方面的支持和培育,都让她深感在这个弹丸之地教育资源的充裕。比如上午她刚刚还和小叶等一些博士生,一起参加了专门的英文辅导课,就一些学术论文的规范及推广进行专门培训。“虽然我们在内地都通过了六级以上英语考试,但真正到了这里要接受全英文教学和论文写作还是远远不够的,通过这个课程,能让我们有能力更加全面地展示自己研究的领域,这是我们非常感激和珍惜的!”除了每个月12800元的奖学金外,每年学校还会为每位博士生提供15000元的资助,专门用于他们出国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
此外,信息资源的充足也是王雪琴和叶肖伟对香港理工大学一直赞不绝口之处。“大多数国际顶尖学者的著作、知名学术杂志,最前沿的资讯,都能在这里第一时间找到,还有电子版下载,非常便捷!”
学子自述:我在港大的日子
吴丝美
现为浙大信息学院研究生
2003年,我作为浙大的交换生来到香港大学学习,在港大的四个多月里,感触良多。
我来到香港的第一天是除夕,住的地方离学校很远,是一个比之江还之江的一个地方。我们住的是老师的flat,在富人区,面山,还可以看到大海,很安静很安静。港大的课程一般没有什么固定的教课书,教授们都用notes,textbook只有一本,不过refrence一打。曾有一天赶作业到2点多,想想在浙大的时候都没有这么用功过,为自己有一点点感动。香港人对港大的学生的评价是“work hard play hard ”,其实他们也没有玩得很凶,大部分的人都很认真地学习。
香港大学是香港排名最高的大学,在整个亚洲的排名也是很高的。港大也是一所百年老校,除了新建的教学楼,基本都是欧式建筑。校园很小,没有科大的现代,没有中文大学的秀美,但是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每次听香港大学老师的课都会觉得收获很大。这与他们大多都是国外知名大学的博士有很大关系,而且他们有助教,精力就会集中在讲课和科研上面。
港大有很多传统,就像hall文化、劲过饭、对新生的“教育”之类,一种文化的沿袭,让港大人有一种不一样的体会。港大的学生有一种很强的不达目不罢休的精神。就像社团在学校内设立摊位要申请的,而且往往没有足够的位置。于是他们会提前48个小时排队等着,队伍很长很长。
我很感叹香港学生的精力充沛,一般来说凌晨两点是他们正常的入睡时间。社团常常会连续开24小时,36小时,甚至72小时的会,每个人都很正式的着装,在那里讨论。每年的换届更是很有趣,新的委员坐在台上,腿的姿势要一样,一定时间后才能所有人统一换另一个方向,下面的会员会向他们提出各种问题,甚至责怪他们。年年如此,届届如此。
香港让我体会了很多很多:高楼林立的街道,繁华眩目的shopping mall,每一次超越时的喜悦,每一次完成作业的快感,每一次多掌握一些知识点的兴奋……
两地学子交流感言
●“港生”许骥
2005年进入浙江工业大学就读汉语言文学专业
“香港社会是一个‘行走’的社会。在香港,一个人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要在赶地铁、赶工车、赶巴士的行走中度过。做任何事都按照时间表来。内地老师的文化功底确实比较深厚,就像我一个老师说的‘学问的根还在大陆’。”
●郑曲洋
出生于温州, 2006年香港大学毕业
“在香港念书有很宽松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不会有人要求你做什么,不做什么。一切靠你的自觉、自愿。不到3点是睡不着的,大家在寝室里上网、聊天、看书……
除了必要的课本知识,还学会了在全英文的环境下听课、思维;学会了优雅的西餐礼仪和华尔兹;更学会了以交融的眼光看香港与内地的不同与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