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06日讯
每当夜幕降临,在以小商品扬名全球的义乌,就成了“火树银花不夜天”。而其中光耀动人的一景,则是该市的五大“民工夜市”。昨天晚上,记者穿行于义乌的几大“民工夜市”之中,切身体验到它的繁华,以及它与民工朋友的贴近。
|
陶玉其 摄
|
排队等着摆摊
下午5点刚过,记者的车驶入了义乌城。日头还蛮高,在化工路上,一辆辆装着货物的三轮车沿着路的一侧缓缓前行,场面十分壮观。在经过其它几条道路时,都有着同样的场面。他们都是赶往夜市摆摊的民工。
在进入三挺路夜市的路口,等待进场摆摊的三轮车几乎把道路塞满了。记者一看表,距离5点40分的进场时间还有20分钟。记者与一位骑在三轮车上的女子聊了起来。她告诉记者她是丽水人,姓林,每天下午4点多,她都会踏着三轮车从住处出来,为的是能排在队伍前头,时间一到,就能迅速进场把货架搭起来,早点把生意做起来。
5点40分一到,进入三挺路的栏杆一拉开,挤在路口的三轮车鱼贯而入,一片忙碌。记者一旁观察,发现他们把摊位支撑起来的动作十分娴熟,一般10多分钟就能搞掂。每个摊位都备有防雨的雨布、自备照明电瓶。
民工摆摊民工逛
夜间经营、经营者自备摊具的小商品市场,这是义乌市政府对夜市的定义。但在坊间,它的名称更加直白:“民工夜市”。在摩肩接踵的人流里,记者看到的、听到的、问到的,无不与民工有关。
在三挺路夜市,摊主江西人刘建军一边帮两位顾客试T恤,一边告诉记者,在这里摆摊的都是外地民工,他们江西人特别多。他是两年前来的义乌,开始在小商品城当保安,看别人生意做得多了,自己心里痒痒的,于是从去年夏天开始,自己就到夜市来练摊了,辛苦虽辛苦,但一年的收入要比当保安高出好几倍。
卖太阳镜的福建姑娘林芳娟原本在一家服装厂打工,她说,义乌许多大老板就是靠摆地摊发家的,现在小商品城里的经营户原先都是义乌的摆摊人。他们有了资本,自然不屑到马路市场上来卖低档货了。不过,“他们不干了,我们可以来干,因为这种经营在义乌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林芳娟的话是很有道理的。义乌有一百多万外来人口,已超出了本地居民。记者看到,在夜市里拥来挤去的,几乎清一色的外地人。从四川达县来的徐莹和几个老乡在一个服装摊位前挑选裙子,记者从她们口中得知,她们经常光顾夜市,这里摊位多,选择余地大,价格要比外面商场便宜得多。
据记者了解,仅三挺路夜市,就有摊位近800个,从业人员有2000人,年成交额8000余万元。
吃的用的玩的,样样都有
不单是购物,更多的民工来逛夜市只是为了“开开眼”。他们告诉记者,过去生活在山区农村,从没见过这样的场面。繁华的夜市,让他们体会到了都市的喧嚣。许多年轻人隔三差五就来逛逛夜市,他们往往什么都不买,要的就是这里的氛围。江西修水县的民工唐立军说,买的和卖的,往往在讨价还价中发现对方原来是老乡,有的甚至还沾亲带故。为此,他经常到这里品味乡音,寻找乡情,这也是一乐事。
在位于义乌经济开发区的铁东路夜市,600多米长、25米宽的街道两旁,商铺、摊位一个挨着一个,大街上、摊位前人头攒动,交易声、欢笑声不绝于耳;沙县小吃、重庆火锅、新疆大盘鸡、兰州拉面、湘西土菜、东北水饺等各种风味美食满街飘香;卡拉OK、网吧、溜冰场、歌剧表演等活动场所,更丰富了外来民工夜生活。一位湖南小伙子郑祖兴说,义乌夜晚的生活真好,吃的、用的、玩的,这夜市里什么都有。
老外也痴迷
在义乌工作和经营的外国人很多,在几大夜市里,每天晚上有很多老外进进出出。三挺路夜市管理办公室的朱先生告诉记者,这里的许多摊位做的就是老外生意。
记者拦住一位提着黑色大包装袋的埃及商人,问他都买了些什么。他拉开口袋,记者发现里面有拖鞋、腰带、成打的袜子和短裤等。他说到这里来,不但什么东西都能买到,而且还不用花太多的钱。有意思的是一位丹麦商人,一手捧着装有小乌龟的玻璃容器,一手捧着一盆小花,因怕被拥挤的人群挤落,他双手高高举过头顶,嘴里不停地用生硬的中文说道:“友让一下,友让一下。”他说,他是今年初来的义乌,要长期在义乌经商,想尽快融入当地生活,到夜市来是一个捷径。
外来人接手义乌商文化
义乌以小商品托市,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几代变迁,是义乌商文化的重要见证。然而,随着一座座现代化小商品城的崛起,很多义乌商人走上了国际化,接外贸大单,网上交易,集装箱批发,不再做零销了。
三挺路夜市管理办公室的朱先生说,夜市的兴起,是外来人口传承了义乌的商文化,它是小商品城的拓展和延伸。义乌市政府从完善配套服务,拓展夜间消费入手,在外来人员比较集中的经济开发区铁东路、北苑工业园凯吉路,以及商贸区三挺路、老火车站边的站前路、绣湖广场地下商城开设5个夜市,组织外来人员在这里开店、摆摊,服务知己知彼的“外来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