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增加5个多百分点 道路交通死亡人数下降5个多百分点
浙江在线7月11日杭州讯 (记者 李敏) 涨、涨、涨!上半年,杭州机动车增长7.1万辆,电动自行车近接60万辆……但另一组数据却是:事故次数下降8.67%,死亡人数下降5.23%(绝对数减少23人),受伤人数下降8.47%,直接经济损失下降26.46%。11日,杭州交警说,虽然道路交通进入“阵痛期”安全却“逆势而上”。
道路交通进入“阵痛”期交警在今天的通报里说,道路交通进入“阵痛”期。
上半年,“两口两线”等施工建设对进出城的交通影响较大,且牵涉了基层交警日常大量警力。下半年,以城西“两纵三横”为代表,各区都将陆续开展道路整治,尤其是市中心地铁站点施工建设,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中心城区的道路通行状况。
另外,机动车增长7.1万辆,电动自行车近接60万辆。截至6月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为127.35万辆,比去年底增长7.1万辆,月均上牌达5380辆,其中绝大多数为私人汽车。在机动车快速增长的同时,非机动车也保持了一个较高的增量,截至6月底,老城区的非机动车保有量为334.16万辆,其中电动自行车58.13万辆,占总数的17%,发展势头迅猛。
交警认为,私人汽车和电动自行车的快速发展,使得机非混合交通的矛盾日益突出,给日常交通组织、安全管理等工作增添了难度。
杭城的“学驾”热情不减。截至6月底,全市机动车驾驶人保有量为146.08万名,比去年底增长4.8%。交管部门预测,“学驾热”已持续数年,并将继续存在下去,而且新考驾驶人将成为私人汽车的潜在消费者,进而又促进了机动车的增长。
事故未升反降趋势明显
仅今年以来,杭州市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天后死亡人数同比就减少21人,下降幅度达28.77%。
上半年,全市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491起,造成417人死亡,286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93万余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次数下降8.67%,死亡人数下降5.23%,受伤人数下降8.47%,直接经济损失下降26.46%。
同时,一次死亡3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同比明显下降,全市共发生4起,造成12人死亡;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次数减少2起,死亡人数减少14人,同比分别下降33.33%和53.85%。
为了应对“阵痛”,上半年,杭州交警绷紧了神经,继续组织开展“蓝盾”、“平安”系列专项行动,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27.32万起,拘留1807人次。其中,查处超速24.53万起、货车超载2.52万起,酒后驾车2025起、客车超员3759起。
再推六项措施缓解交通“两难”
近日,市民可以看到在莫干山路、环城东路以及凤起路等主要路口机动车右转车道停车线的后移了,延安路的平海路口出现了对角人行横道线……,这是杭州交警打造“品质生活之城”,构建“和谐交通”,缓解交通“两难”推出的新措施。
机动车右转车道停车线后移——路口右转机动车经常与直行非机动车发生冲突,城区已多次发生类似交通事故。如果采取调整信号灯的方法就会影响到路口通行能力,为此,交警部门另辟蹊径,采取后移机动车右转车道停车线来协调路口的交织空间。
此举虽减少一个机动车的蓄车位,但却大大减少右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冲突,配合右转信号灯延迟开启,又可以将对路口通行能力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目前已经在莫干山路、环城东路以及凤起路对机动车右转车道停车线实施后移,交警部门计划用两个月时间在全市主要道路上将此类停车线调整完毕。
分离机动车直加右车道——杭州有不少路口相对较小,路口机动车道无法按左转车道、直行车道、右转车道进行分配。
为了提高路口通行能力,通常做法是将右侧机动车道设置为直行与右转机动车的共用车道。但是遇红灯等候时,如果第一辆机动车是直行的,其等候就会直接影响后方右转车辆的正常通行,不仅使车辆排队加长,且容易引发鸣号和左右穿插等交通违法行为。
对此,交警部门也想出了方法,采取了单独在直行与右转的共用车道前设置了一至两个独立的直行待驶区,将直行等候的机动车暂时从原来停车线处挪腾出一定空间,以便其后的右转机动车可以顺利的按照信号指示通行。这一措施已在湖墅路沿线四个路口实施。
路段左转待转区——目前,路口左转待转区设置已较为普遍。但在一些路段上特别是沿线有诸多单位车辆进出的路段,车辆左进左出破坏了直行车辆通行的连续性,易发生交通拥堵。
为此,交警部门将尝试在有条件的路段设置路段左转待转区,将左转的机动车提前引入待转区等候,利用机动车通行间隙,在不干扰直行车辆通行的情况下,顺利左转进入目的地。此举已在延安路综合办公大楼前的路段上首先试用。
全方位路口人行横道线常规情况下,路口人行横道线按四个方向呈“口”字型漆划,行人对角过街时须沿直角行走穿越两个横道线,费时费力,不仅带来通行的交织点增多,而且还会造成大量交通违法行为。为解决这一问题,交警已在延安路的平海路口重新设置了人行横道线,漆划了对角过街的横道线,通过信号指示灯来解决行人过街不便的问题。
时段性单行线将实施——单行线的作用在实际使用中已经充分体现,但由于昼夜车流量分布不均,使得单行线道路在白天能起到分流和疏解交通、保障安全的作用,但到了夜间流量小时,单行线的道路资源就得不到应有利用,增加绕行距离。
为充分利用道路资源,方便机动车出行,交警部门已提出在中山中路(解放路路口至平海路路口)段实施了上午7时至晚上7时机动车由北向南的时段性单向通行,其余时间恢复双向通行的建议,并以不同方式向社会进行了公示,社会反响不错。近日,交警部门已将公示结果上报政府,待政府批准后即可实施。
右侧行人二次过街——为方便群众过街,杭州有不少路口设置了行人二次过街设施。从使用情况看,虽然行人过街有更加有序和安全了,但存在有一侧行人过街时间不够充裕的相对困难。
以进入路口方向为基准点,在机动车左转时,左侧行人可在此时无机动车干扰的情况下安全过街进入路中央安全岛等候,等邻侧机动车直行信号亮时再从安全岛通过路口。
交警部门已在不改变信号灯相位的情况下,通过增设一组人行信号的提示和利用路口机动车停车线前人行横道线的空间,调整设置了“右侧行人二次过街”方法,用空间换取时间,目前,这一措施首先在文晖路上塘路路口进行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