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一波三折
童小姐随后向小区物业反映了情况,通过物业又找到了江南豪园的开发商杭州市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1月14日,工作人员上门实地查看情况。“事实上,并不是整堵墙倾斜,主要是因为炸模(混凝土浇注过程中,用于固定的模子发生变形),使得墙壁的下半部分有些外凸,而且偏差的数据没有那么多的。”杭房集团工程部负责人方晓表示。
“第一次上门看了之后,他们提出了一个修补方案,就是把上面的半堵墙的粉刷层补厚,下面则削薄一些,让整堵墙垂直。”负责建造江南豪园13幢的施工单位,同时也是负责给童小姐维修新房的浙江萧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出具了一份《墙面垂直度偏差修补方案》。该方案称,童小姐的房子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墙角炸模”。
童小姐告诉记者,自己没有什么房产专业知识的,觉得这样的修补方案也行,就同意了。
于是,工作人员开始根据修补方案凿开墙壁。“墙壁凿开之后,我发现钢筋也不是垂直的。”这下,童小姐觉得问题严重了,“也就是说,这堵墙浇混凝土的时候就没有垂直,并不是什么粉刷的原因。”
1月16日,萧峰建筑第二次上门测量。在这天出具的实测情况中,记者看到,测量人员对其中1.87米高度的钢筋垂直偏差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水平拉结钢筋偏差2厘米,而混凝土垂直偏差则有4.3厘米。
记者了解到,出现问题的厨房东面墙壁,是混凝土剪力墙,同时也属于整幢楼的承重外墙,是房屋的主体结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国家对这类型的墙有专门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记者随后找到了这份规范。根据该规范,层高在5米以内的剪力墙,允许垂直度偏差范围为0.8厘米。规范同时说,过大的尺寸偏差可能影响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使用功能,也可能影响设备在基础上的安装、使用。验收时,应根据现浇结构、混凝土设备基础尺寸偏差的具体情况,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共同确定尺寸偏差对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影响程度。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根据尺寸偏差的具体情况提出技术处理方案,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换房及赔偿要求均未能实现
自家房子的问题,超过了国家允许出现偏差的好几倍。童小姐随后向开发商提出了换房的要求,但没有得到同意。
1月24日,童小姐接到了杭房集团的一份情况说明:“经现场踏勘,该段墙面上部基本正常,下部外凸……凿除超厚部分混凝土并修复后不会影响结构安全与使用。施工单位提出的修补方案可行。”
因为是承重墙,童小姐对于维修以后的墙能不能保证结构安全表示怀疑。“我要求第三方检测机构来出具权威的检测报告。”但这个提议并没有得到开发商的同意。
除了这点,房屋是否贬值,也是开发商与业主产生纠纷的重要内容。“一套新的房子,外面看看都是一样的,但墙壁里面的钢筋是歪的。你知道了,还会同意以原价买我的房子吗?”童小姐这样问记者。为此,她向开发商提出了赔偿的要求。
“赔不赔偿、尺度怎么把握,这些都是要再商量的问题。”对此,杭房集团营销部副经理陈坚毅表示。
2月18日下午,滨江建设局牵头,开发商和业主再次就如何解决方案进行协商。“基本上没有任何进展。”15点50分,参加协调会的童小姐的男友在电话中这样告诉记者。
而19日下午,杭房集团再次与业主坐下来进行沟通。“主要是从技术层面解释了问题出现的原因。”童小姐的男友说。
房屋缺陷定损
杭州还没有先例
“尽管房子已经交付了。但因为房屋质量问题导致业主不能正常使用,在整个维修过程中,依旧可以要求开发商支付这段时间的延期交付费用。”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戴和平律师指点业主。不过,对于业主要求的赔偿问题,他认为难度比较大。
“国家规定,如果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或是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的,可以退房或者要求赔偿。只有专业的机构出具报告,证明这堵墙的问题影响主体结构质量,业主才能获得赔偿,或者就是告上法庭。”
而根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这套位于江南豪园的房子,还没有一个专业检测机构出过权威报告,只是原设计、监理、建筑单位以及开发商的工作人员上门勘察过。“这个专业机构,要业主和开发商都同意去请,但现在这两个方面并没有达成共识。”滨江质监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业主方面有聘请机构检测的要求,但如何请、去哪里请以及检测费用谁来承担,双方没能就此达成共识。而目前在杭州,就算是有专业机构来检测,也不会涉及到房屋缺陷对房屋价值的影响评估。(2121601)
●链接
北京7位业主
打赢房屋质量官司
事实上,类似的房屋缺陷定损在北京曾经出现过案例。2006年,北京市某小区的7位业主因为房屋存在多条严重裂缝将开发商告上了法庭。经过鉴定,这些业主的房屋存在的问题,尚不影响房屋结构的安全性,但会对“结构的适用性和耐久性产生不利影响”。根据北京市建委出台的《北京市房屋质量缺陷损失评估规程》,相关单位对这7位业主的房子进行了房屋缺陷损失评估报告,并被呈送给法院作证。同年12月,法院作出一审判决,7位业主获赔3.6万元到3.8万元不等的数额,鉴定费由开发商承担。这起案件,终结了北京楼市房屋瑕疵“只修不赔”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