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上是日渐枯萎的大树,山下是生意兴隆的梅家坞
村子里大兴土木,远处是被毁坏的山头
高额利润导致毁树屡禁不止手法“升级”
据记者目测,这些被剥皮的树最大的直径有50厘米,最小的也有10多厘米。
随后记者在西侧山上等茶园观察,树木被剥皮的痕迹比比皆是。甚至一些树枝干岔裂,已经死去。
“你们茶山上怎么都是这种被剥皮的树?”记者回到茶馆问询,一位在当地打工的服务人员脱口而出:为了保证茶树有足够的阳光照射,这样种出来的茶品质好。她不停地向记者推荐明前新茶。
该店老板比较警惕,拉住该服务人员说,这不好乱说的。
而负责停车的当地村民见记者打听,也摆手说,“这个电视台已经来过了,你们是看到电视上说了吧。”随后转身离开。
有消息称,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当地就出现了村民毁林种茶的现象。“这个地方没多少人过去,来查的人少,谁也管不到。现在开发出来了,估计来查的人会多了。”一位当地村民担忧。
一位知情人说,过去还要明目张胆一些,直接雇佣工人非法砍伐茶园遮挡的树木。林业部门资料显示,高额的利润令毁林种茶现象屡禁不绝。
1998年,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曾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执法活动,拔去了当地许多非法种植的茶树,并在这些山地上种上了价值两万多元的树苗,结果没过多久,这些树苗又被当地农民拔去,种上了茶苗。
2003年底,杭州市有关部门曾对当地毁林的农民开出了十万元的高额罚单,但不久以后,这里的山林依然遭到毁坏。
2003年,梅家坞村的村民孙某以每平方米3元的价格雇盛某和濮某两位建德籍的民工砍树。之后,虽被严罚,但亦被定性为行政处罚,未够上触犯法律。
随后,茶农相继有所收敛,但贪于种茶暴利,对碍茶的树木采取更“阴”的做法,“直接从近地的树干上用锯绕一圈,将其树皮剥落,等于是给它吃了慢性毒药,最后死亡。”这一招数的源头已无从查证,但记者看到满山茶园的大树均遭此下场。
浙江省林业厅资源管理处副处长叶斯华介绍说,如果在树干部位割裂或剥掉树皮,破坏到树木的生长层的话,将直接切断树木根部与主干的营养输送。“像这种环割,而且割这么深,肯定已经破坏到了生长层,甚至已经割到了木质层,等于说这棵树已经被‘判’了死刑,过不了多久就会自动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