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人语
这是一所消失了59年的学校,这是一批分离了59年的同学。当年“同桌的你”,如今都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那份校友情,却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延续了下来,而且越来越浓,越来越让人牵挂。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王萱寿老人和他们的《建中校友》。
消失的学校,留存的约定
这几天,年近八旬的李立辉一直在等待老同学的消息;那一头,80岁的王萱寿也在着急,按约定,国庆期间就要出第104期《建中校友》了,可现在还没收齐来稿。
“我们年纪都不小了,身体大不如前,想重新聚在一起是不大可能了。大家都很珍惜这份《建中校友》,最多两个月就要通过文字聚会一次,说说自己在忙什么,道道彼此的想念。可这一期拖得时间真有点长了。”家住杭州凤起路的李立辉,边说边翻看6月出版的第103期。这是一张四开4个版的报纸,和《今日早报》大小差不多,但因为经常被摩挲,边上有些深深浅浅的指印。
家住杭州凤起路的王老是《建中校友》的主编,他和李老经常联系,从他们的口中,我们慢慢得知了这份特殊报纸的由来。
1949年,对于建中——浙江省立建国中学来说,是一个终点,也是一个起点。而10月,对曾经的建中学子而言,更有着特殊意义:59年前,大家就是在这个时候毕业,走出了学校大门。
昔日的建中,是一所为躲避日寇铁蹄,在省内各地辗转搬迁的“流亡中学”。新中国成立那年秋天,学校初中部被并入杭州初级中学,高中部并入杭州高级中学。那年,李立辉正好高中毕业。
存在了8年的建中,实行的是6年一贯制,前后共有13届600多名学生。建中不在了,但因为共同经历过那段炮火纷飞的日子,那份同学情谊却深埋在大家心里。
1995年10月,为了纪念当年的分离,100多名建中校友自发举行了一次聚会,在海外的人都赶了回来,有的还在家属的陪伴下抱病前来。大家依依惜别之时提出,自费办一张报纸,作为今后联系的平台。
13年来,《建中校友》记录、回忆着大家的生活,分享着大家的心情。依靠它在校友中逐渐传播,如今已有400多位当初的建中人找到了校友会……
59年前的班级名很有个性
记者发现,当年建中的班级名都特别有个性。“力行级”、“破浪级”、“青芒级”、“奔流级”、“海鸥级”、“齐云级”……与现在学校用数字标班的方式不同,每个名字都流露着那个年代年轻人的朝气和理想。
如今,老人们辨认同学,仍沿用当年的班级名称。
李立辉老人是当年“旭昉级”的同学。李老回忆说,当年大家毕业后,有的上了大学,有的参了军,还有的开始工作……在上世纪50年代初还有联系。之后的几次“运动”,让绝大部分同学失了音讯,直到上世纪80年代起,才逐渐恢复联络。
1995年的大聚会后,当年11月,第一份《建中校友》诞生了。
《来自病榻上的书简》,是一位叫俞凤芷的女同学因病没能来参加聚会,用文字表达了她的遗憾和向往。
胡良彦在《几个未被拍摄的‘镜头’》中,写了聚会背后的花絮:他一眼认出了当年班里结婚最早的一对同学;当年的“女孩子”们,因为房间不够,就把床垫拖到会议室,11个人打地铺,别有一番滋味……
除了刊载同学的文章,校友会的经费开支、谁家的地址变更或生老病死等消息,也会出现在每一期报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