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天宫出土的阿育王塔残件之一(左上图为6个残件) 屠春 摄
雷峰塔地宫出土的这座银鎏金阿育王塔,将成为天宫这座阿育王塔的修复依据。
浙江在线10月15日讯
还记得7年前杭州雷峰塔天宫及地宫考古发掘时出土的两座纯银阿育王塔吗?那两件国宝级的文物出土时轰动一时,但至今为止,我们只见过地宫出土的那座塔,那么天宫出土的阿育王塔呢?
昨天,记者在“雷峰塔天宫出土五代吴越纯银阿育王塔修复展示”新闻发布会上,终于见到了它的真面目。不过,记者眼前的“塔”还只是6个残部件。
接下来,省博物馆要正式开始对这座阿育王塔进行修复。昨天,省博物馆邀请的北京文物修复专家杨统环告诉记者,整个修复过程大概需要近1个月的时间。
还只是6件残片
所幸部件仍很完整
记者昨天在新闻发布会现场看到的阿育王塔不是完整的塔,而是散开的6件残片,都被挤压变形,有些地方的褶皱看起来像是一张纸被揉折了,银面上原本镂刻的图案也看不清楚。曾经主持雷峰塔地宫考古的省博物馆历史文物部主任黎毓馨介绍,变形最严重的是塔身和塔刹。
“雷峰塔地宫发掘是2001年,天宫发掘是在2000年底。当时,我们先看到塔的顶部夹杂在一堆砖头里,边上还散着很多铜钱。搬开砖头后,发现这座塔已被挤压得严重变形,塔里放着的舍利金瓶也被压扁。不过金瓶里的舍利还是完整的。”黎毓馨回忆当时的发掘工作。“发现时,塔已经被折损,运回后我们将塔进行拆卸分解为6个部件。”
记者昨天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作为杭州特色的雷峰塔是五代吴越国皇帝钱俶为奉安“佛螺髻发”而建,“佛螺髻发”属于发舍利,也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留下的佛发固体物。此后,钱俶又为雷峰塔特制了两座银制阿育王塔。一座放在地宫,内奉“佛螺髻发”,出土时塔身完整无缺,熠熠闪光,已经向公众展示过,目前珍藏在省博物馆。一座放在天宫,塔内挂有4厘米高的葫芦状金瓶,内含舍利。
“因为它放在塔顶上,位置高,所以雷峰塔倒时,它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被砖土挤压。”黎毓馨再次感叹雷峰塔经历几次浩劫,天宫的阿育王塔还能完整得以幸存,“除了位于塔身的一根山花有轻微损坏外,其他部件都是非常完整的。”
7年考证后进行修复
精细活一般人难以想象
2000年底出土,去年底省考古所将塔移交给省博物馆,现在开始修复,为什么中间隔了那么长的时间?黎毓馨告诉记者,文物出土后,省考古研究所还需清理,并且要对文物进行研究和资料整理。
“7年多的时间不算长,一般来说出土的陶器都需要先复原起来,像这样的银塔,原先的样子都在的,算好的了。余姚河姆渡因为考古范围大,研究工作用了差不多30年。陕西法门寺的考古发掘工作也用了30年。”黎毓馨表示考古发掘是很精细的活儿,大量的资料需要整理和考证,是“一般老百姓想象不了的”。
“移交后,我们还得对塔进行诊断研究,制定了方案以后才能开始修复。”省博物馆技术保护部主任郑幼明说。
黎毓馨还告诉记者,浙江出土的阿育王塔很多,但目前已发现的实物中,宝塔以铜塔居多,铁塔略少,唯有雷峰塔出土的银鎏金阿育王塔和银阿育王塔,是两座仅见的银塔。
塔身塔刹修复最难
今年底有望与公众见面
虽然部件完整,但是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杨统环表示:“挤压、折损程度很厉害,在全国范围内也是罕见的。”
杨统环告诉记者,修复过程中,温度掌握是最困难的。天宫出土的阿育王塔含有4%左右的铅,在目前出土的银器中很少见,因此整个器物很硬,需要高温才能恢复形状。“但是温度过高的话,质地会太软,银面有太大的延伸,原来的造型就拗不回去了,所以我们现在采取的是对局部银面加高温度的方法进行修复。”
“修复中,最难的地方,也就是折损最严重的地方,是塔身和塔刹。”杨统环估计整个修复过程需要20天到1个月的时间,“恢复形状以后,还需要表面处理和焊接复原”。
省博物馆方面透露,争取在今年底明年初让天宫出土的阿育王塔与公众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