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基本成型的水渠。 林云龙 摄
浙江在线11月05日讯
南宋时的中山路是专供皇帝出行的御街,当时的御街分布很讲究,街的两侧是流着清水的水渠,皇帝走在水渠“夹”着的中间街面,隔着水的两侧,走的是平民百姓。这次,在杭州中山路的保护工程中,御街的水渠将被巧妙地恢复,现在水渠已经初具形状,到年底将通水。
中山路的鼓楼至西湖大道这一段定为步行街,水渠就设在这段路面上。
昨天,记者从西湖大道步入中山路,路面上铺出的石块地面边上有一段段大小长宽不等的水渠,有的在左边,有的在右边。
施工方——杭州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中心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由于中山路比较窄,不可能恢复两条水系,所以现在只开出一条水渠,不规则地分步在路面上,水渠的宽度从一两米至五六米不等。
从现场看,水渠的形状已经基本形成,水渠的四周都是用好几种石头拼装的,包括老石头、钢瓦片、沉积岩等。
至于水渠的深度,则很有讲究,从南到北,越来越深。在鼓楼段是很浅的,大致在五六十厘米左右,到了靠近西湖大道的地方,就达到了1米多。据了解,这样的设计是有原因的:形成这样的高低落差,从中河引入的水流就能自然地由南至北地流过来。
施工方介绍,在中河的凤山门会放置一个压力泵,把水抽到预先埋好的水管内,沿着凤山路一直到中山路的鼓楼北门,在这里会聚成一个很大的水池,然后水流会借着水渠的深度落差一直流到西湖大道上,再经过西湖大道的水管转回中河去。
水渠的上面还将添加很多的石板桥,看起来颇有小桥流水的味道,再加上两边保留下来的梧桐树,风景独特。
虽然好看,但住在中山路的张先生对水渠的安全提出了疑义:“施工的时候,我们走在这些水渠边上要很小心才行,好几次差点脚踩空掉进水渠里去了。以后,老人小孩走在这里的安全问题该怎么解决?”
对此,施工方表示,这个问题他们在施工中也意识到了,正在考虑解决方案:“估计会把一些公共艺术等小品结合进来,形成一些维护,既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也比较美观。”
据了解,到了今年年底,中山路的道路施工将基本完成。通水之后,还会有天然溪涧中泉水丁冬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