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有一台话剧令全中国震动,无数人看后“放声大哭,满腔悲愤,喷薄而出”,全国有2700多个剧团争相排演。这就是与《雷雨》《茶馆》《暗恋桃花源》《倾城之恋》等并列为中国十大经典话剧的《于无声处》。30年后,《于无声处》再次回归杭州舞台,12月19日至21日在杭州剧院连演三场,在同一个舞台上带领新老观众,一起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杭州第一代“黄牛”发迹于此
如果要给杭州的“黄牛”写一部成长史,《于无声处》绝对是这一行业强有力的起跳点。
30年前的1979年春节,刚开业不久的杭州剧院引进了第一部国内作品——浙江话剧团排演的话剧《于无声处》。在那个粮票、油票、自行车票还较盛行的年代,演出门票同样也是广大老百姓争抢的香饽饽。作为当年风靡全国,迄今为止“观看人数最多”的话剧,《于无声处》在杭州受到观众前所未有的追捧。
已年届60的业余编剧单金发回忆,30年前,他还是杭州第一汽车运输公司工会宣传员,单位职工想看演出都需他统一采购分配,一向工作顺利的他没想到在《于无声处》面前遭遇挫折:“我当时去买票,可剧场只限量发售30张,单位4000多职工中至少有1000人想看戏,这哪里摆得平啊!最后只好全部交给领导,一张票都不敢留。”
想起30年前的往事,单金发至今还有点激动。“太疯狂了,大冬天的,很多观众漏夜在杭州剧院门口排起了长龙,顶寒风冒大雪只为能买一张《于无声处》的票,但还是一票难求。许多人都从票贩子手里花高价钱买票,我实在买不起,最后是看了市工人文化宫业余剧团排演的《于无声处》才算了却一桩心愿”。
杭州剧院档案记录显示,30年前话剧《于无声处》在连演两场时,有500家单位希望集体购票,面对“僧多粥少”的境况,剧院只好“限量发售”,规定每家单位最多只能订购30张。剧院总经理柯朝平说:“火热的票房催生了30年前杭州的第一批黄牛党,有些人实在没能买到票就向一些人以高价求购,其实,这些转卖票的人就是中国最早的一批‘票贩子’,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黄牛’。”
30年后重温旧梦
“杭州剧院与《于无声处》有着深厚的感情。杭州剧院是周恩来总理亲笔批示建造的,而这台话剧也是以人民悼念缅怀周总理而与‘四人帮’发生冲突为背景”。在柯朝平眼里,《于无声处》一路走红的起点就在杭州剧院,并迅速向全省辐射,从浙江话剧团排演,到杭州话剧团、工人文化宫业余话剧团甚至越剧团纷纷改编排演,从杭州剧院一家上演,到新中国剧院等一批剧院上演。把这台戏重新引进杭州剧院的舞台,作为剧院建院30周年庆的压轴剧目,就是想和观众一起重温这部经典。
据了解,《于无声处》的故事发生在“文革”结束的前夜,剧情集中探讨了在那段特殊历史中生活的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这部以天安门广场祭奠周恩来总理、痛斥“四人帮”罪恶行径为背景的话剧首演后便迅速传开,全国数以百计的剧团先后上演了这出戏,成为影响与传承一代人青春记忆的剧目。
而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带来的新版《于无声处》,主创阵容依然为30年前的导演苏乐慈和编剧宗福先。为了原汁原味再现30年前风貌,此次舞台将采用完全写实的风格,原景重现当年中国家庭的布景。“民兵小分队”、“凭单位介绍信办临时户口”、“路线斗争”、“白专道路和走资派”等那个年代特有的标签,也都保留了下来。
导演慈表示,新版《于无声处》在表演方式和舞台处理上将更侧重于人物情感,使不甚了解那段历史的年轻人重新认知父辈所处的时代,以及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人们的内心世界,包括真诚的亲情、爱情和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