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2日讯
古典小说里的“私盐贩子”有了现代版。这些家伙手里的食盐还都是不加碘的冒牌货,总量高达179.3吨。还好,它们被执法人员扣下了。
近日,杭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与杭州市盐务管理局携手破获了杭州首起重大非法经营食盐案。执法人员捣毁了位于上海闵行区的一处无碘盐加工窝点,并抓获嫌疑人23名。其中18人是因贪小利卖私盐的商贩,另外5人属“私盐”团伙。
昨天,省公安厅经侦总队与省盐务部门专门就此案举行通报会。
私盐贴上名牌商标
这伙“私盐贩子”中最能说会道的应该是他,他姓罗,对外的身份是杭州下沙一家小店老板。
今年初,罗老板找到了下沙一家有食盐经营资格的副食品店。(按照相关法规,食盐为政府收购并统一调配的特殊商品,若要经营必须经过相关部门批准)他苦着脸说,自己的小店开不下去了,但店里还有一批食盐剩余,想盘给这家副食品店。
“价格可以便宜点,你甚至可以用你店里其它的调味品来换,很合算的,反正盐大家都要吃的,肯定有人来买。”经过罗老板这么一怂恿,副食品店准备吃下这批盐。
“这批盐到底从哪里来的?”副食品店相关负责人曹某还有点不放心。
“实话告诉你,是私盐啦,从盐农那里收来的,放心,质量不会有问题的。”罗老板掏出了“心里话”。
一时贪小,副食品店竟然收进了盐。糊涂的曹某一步步进了法网。
之后,这家副食品店就到近江食品市场和下沙农贸市场推销这批“私盐”。很快,杭州市盐政稽查队员在这两家市场里检查时,发现来路不明的小包装食盐。这些盐都是350克一包的“家庭装”,包装上的商标赫然就是浙江某知名品牌。
一检测,显示这批食盐没有加碘。
当即,公安部门和盐政辑查成立了专案组。经过顺藤摸瓜,今年2月,在婺江路一个调味品仓库,当场抓获了安徽籍犯罪嫌疑人罗某兄弟和曹某。上文说到的下沙罗老板就是罗某兄弟之一。
“私盐贩子”对盐农许以重利
那么,这批“私盐”到底来自何处?随着侦查的深入,专案组渐渐摸清了底细。
罗某兄弟的同伙专门到安徽和江苏等盐产地去忽悠盐农,假若政府的收购价是400元每吨,他们就按照这个价格成倍地加价收购,收的还是那些不加碘且没有细加工的粗盐。
看看有利可图,一些盐农就卖给了他们,而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只能由政府来收购。
然后,“私盐贩子”们用大袋子装好盐,统一运到上海闵行区放鹤路的一个仓库里。
起先,这些“私盐贩子”只在上海经营他们的非法业务,今年开始他们想发展杭州市场,就开始在杭州布点。
打散成小包装进市场销售
运到仓库之后,“私盐贩子”把盐打散成小包,规格要求就按照市场上出售的正品食盐来。
7月22日凌晨3时许,专案组端掉这个仓库的时候,除了当场缴获无碘盐8吨多,另外还有假冒浙江某知名品牌食盐大小包装箱(袋)1万余套被发现。
打散包装之后,这些小包食盐就被偷偷地运到了杭州,也就到了罗某手中。
为了追回经营户手中的无碘盐,专案组让罗某到现场一一辨认下家。
买进这批“私盐”的18名经营户因为违反了国家和地方的盐业管理条例,最终也都受到了行政处罚。
最后盘点,此案中收缴的无碘盐高达179.3吨。专案组相关负责人指出,无碘盐对于妇女儿童,尤其是孕妇的害处较大。长期食用无碘盐,容易得俗称“大脖子病”的甲亢。希望市民在购买食盐的时候,尽量选择信誉好的经营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