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页纸,3000字,却讨论了2小时。昨天上午,这样的一幕,出现在杭州市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上。
之所以如此较真,全因它的抬头上写着这样一个词——地铁!
昨日,杭州市政府原则通过《关于切实加强地铁建设安全工作的意见》,明确政府部门、管理单位在地铁建设中监管、防范、处理地铁安全事故的各项工作。
对文件上的每一句话,参会的杭州市领导、建设单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一再推敲。
地铁建设配备日常的专家队伍
地铁集团和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各项制度。对水文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地铁工程,除施工单位监测外,建设单位应委托第三方进行监测。
“我们都不是专家。设计、施工单位是否真正做到这些制度,很难判断,解决这个问题要找专家。”
市民代表陈路说,政府部门必须组织起一支地铁安全监管的专家队伍,实施第三方监测、监管。
“这个意见很好。杭州市政府有一个专家库,如果不够,还可以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市长蔡奇说,在杭州今后的地铁建设、管理中,要配备日常的专家队伍,把专家们从专家库请出来,为地铁建设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安装摄像头远程动态监控
地铁集团要督促施工、监理单位配备足够的项目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不到位的工点一律不得开工。监理单位要认真组织开展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和定期安全检查。
“地铁施工现场是动态的,专家也多次指出杭州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我们可以在在建的地铁施工点上安装摄像头,实行远程监控。”
市民代表郦雨霞说,通过摄像头,管理部门可以对施工单位进行动态监控,也可以邀请专家查看施工点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这个建议非常可行,采纳。”蔡奇当场表态。
市长也应该参加安全培训
所有进场施工作业的人员,必须在三天内进行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与培训,做好安全交底;未经培训的人员一律不准上岗。
“三天完成培训时间会不会太短?又如何确定有效果?”杭州市城投集团代表认为,管理部门应注重培训的效果,建议培训后对施工人员进行考核。
杭州市政协委员金一飞则建议,将培训与施工人员的待遇挂钩,提高施工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培训的对象,不应该仅仅是施工人员,更应该包括管理部门。杭州是第一次造地铁,地铁的专业知识大家到底了解多少呢?我认为,培训的层面甚至应该到市长。”副市长沈坚说。
杭州市人大代表楼渭林建议,招投标应该直接将安全经费纳入到工程合同中,投标方只有准备了这方面的经费,措施到位了,才有资格竞聘上岗。
基坑应至少设两个逃生通道
加强隧道和(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监控量测的监督管理,所有下基坑和隧道的人员必须实行挂牌登记,同时做好统计和点名,并设置明显的指引标志,加强对人员应急知识教育。
“要用科技手段保证安全。工地上要有明显的逃生标志,基坑内,设不少于两个逃生楼梯。”副市长杨戌标说,对某些特殊地带,还要设明显的禁烟标志。
杭州市电力局建议,基坑内除了设置安全通道外,还有必要配备备用电源。
救援应急队伍设在施工工地上
专门组建救援队伍,作为地铁工程建设抢险的骨干,并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
市人大代表张金荣建议,救援队伍依托消防和人防的力量设队。
“救援队伍依托消防是一个办法,但地铁集团自身也要有一支能应急的救援队伍,这只队伍平时就应该在施工工地,并配合日常演练。”蔡奇说,杭州还将配备包括吊机、挖土机、铲车、各类水泵等救援物资。
周边道路承压多少提前测算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要协助做好施工沿线的交通组织工作,做到科学周密部署,保持道路畅通。
“希望专家提前给出施工路段的承压能力报告,为设置交通组织方案提供依据。”杭州市交警支队建议,通过实时监测数据,交警能准确地判断道路车辆的通行情况,控制车辆、特别是重型货运车通过施工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