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万向”自豪
费根楠:
我跟“万向”的缘分说起来长了。
1984年,我担任萧山县委书记。当时,“万向”的发展虽然已经起步,但也就是一个破旧的小厂房,跟现在家大业大、跨国、跨省、跨行业的风采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可以说,我是“万向”这些年发展的见证人之一。
饮水思源。“万向”的发展离不开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之初,当时的萧山县委、县政府对“万向”大力支持。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萧山迅速推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为“万向”这样的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支持。当时萧山还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的措施。1984年,在1500多人参加的全县经济工作大会上,县委、县政府还作出了向鲁冠球学习的决定。
为什么要这样做?说穿了,就是我们发展心切,希望萧山发展速度快一些,希望老百姓致富步子大一些。正是因为这种迫切的心情,我们希望要树“万向”这样的好典型。实践证明,萧山乡镇企业走在了全国前列,也成就了今天萧山经济的先发优势。
让我特别高兴的是,“万向”在发展壮大之后,没有忘本,没有忘记“三农”。在反哺农业上,“万向”屡败屡战,体现了鲁冠球浓浓的支农情结。
现在,“万向”走出了一条以工建农的成功路子。我总结起码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要“多予少取”。“万向”每年都要对农业领域增加一定的投入,但是农业项目产生了利润却从不作他用;
二要让农民得好处。“万向”接手舟山的浙江远洋渔业公司后,引入现代产业化经营思路,原来的困难企业现在年创利润超亿元;
三要善于利用资源,把闲置的、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变成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金饭碗”;
四要有前瞻性的眼光。“万向”大力支持我省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推动农作制度创新。目前基金会已经实施了200多个项目,让农民获得了很好收益。比如“虾鳖共养”项目,实施前农户每亩要亏1200元,实施后农户每亩收益达5200元。
剖析“万向”很有意义
林楠: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就接触“万向”了,也对“万向”进行过比较深入的采访,1986年,《人民日报》发表了李峰和我采写的长篇通讯《乡土奇葩》。
我清楚地记得,在1979年,机械工业部要在全国50多个生产万向节的工厂中选择三家最好的,作为国家定点工厂。乡镇企业不归中央有关部门管,鲁冠球所在的工厂连有关文件也拿不到。他们得不到这些“考题”,当然也就没有同国营厂竞争、充当国家定点厂的资格。
就是这样一家当年连考察资格都没有的乡镇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冲杀、突围,成长为今天的大集团。更不容易的是,作为一家体制外的本土企业,三十年的风风雨雨中,它常青不倒,始终是被纳入我们国家经济主流的企业,它的每一步包括跨出国门等,既是完全的市场行为,又能获得国家的高度认可。我想,这里面一定饱含着高度的经营智慧和政治敏感。
鲁冠球对他和“万向”三十年的生存智慧有很朴实的概括——他始终确认: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一定要依靠党和政府,但不能依赖;要有作为,才会有地位。所以鲁冠球坚持踏踏实实地干,企业赚钱一定要在政府允许、支持的框框内,不合理的钱不挣,违法的事更是根本不去考虑,企业的经营方向一定要对国家有利,对人民有好处,以获得最大的政府支持。此外,鲁冠球做任何事,都把握个“度”,不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老酒要喝但别喝醉”。
因此,作为本土新经济的代表,鲁冠球和万向集团具有相当的标本意义,对其成长的每一个环节以及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进行解读都非常有价值。因为,他的发展方向可能就是我们许多企业的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