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首页 | 原创 | 动态报道 | 在线访谈 | 学习体会 | 科学发展在身边 | 时代先锋 | 中央精神 | 高层论述 | 评论文章 | 学习读本
·践行科学发展三十六计:薪火相传
·践行科学发展三十六计:精英掌门
·践行科学发展三十六计:楚材晋用
·践行科学发展三十六计:精神突围
·践行科学发展三十六计:刚柔相济
点击“网友上传”进入投稿平台,按提示操作,发送至浙江新闻频道,标题请注明“学习体会”。
赵洪祝对话网友
回应网络对“杨湘洪事件”的关注
吕祖善对话网友
在危机面前,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夏宝龙对话网友
一个地方平安不平安,老百姓说了算
·第一部分 前言 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
·第二部分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
·第三部分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第四部分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第五部分 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第六部分 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
·第七部分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第八部分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 原创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浙江省宣传部长黄坤明对话网友文字实录

  主题:大力弘扬文明风尚、切实提高文明素质

  ——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坤明对话网友实录

  时间:2008年12月10日

  地点:浙江在线

  主持人:各位网友,上午好!这里是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欢迎广大网友在线收看我们的高端访谈节目。

  根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浙江在线新闻网站近期陆续邀请省领导就“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行在线交流访谈,以省领导的示范带头作用,激励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学习实践活动中去,网聚民心民智,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再创浙江科学发展新优势。

  今天,我们高兴地请到的嘉宾是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坤明先生。黄部长将以“大力弘扬文明风尚、切实提高文明素质”为主题,通过浙江在线网络平台与广大网友进行交流与探讨。我代表广大网友和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热烈欢迎黄部长的到来,先请黄部长跟我们的网友打声招呼。

  黄坤明: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在浙江在线与大家交流探讨,向大家学习。我会尽可能地回答各位网友提出的问题,跟大家交流和探讨。谢谢。

  主持人:我们今天访谈的主题,是“大力弘扬文明风尚、切实提高文明素质”。我想很多网友都关注这样一个主题,我想归纳网友一些共性的问题,想问一下黄部长,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在这30年中,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都能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您认为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变化?

  黄坤明:好的,谢谢这位网友提的这个问题。这段时间,我们省委省政府正在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回望过去,展望未来,应该说有非常多的感慨。我想各位网友和广大人民群众都有各自切身的感受,应该说改革开放确实是我们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对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历史性的变化。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人民的面貌、我们中国的面貌、我们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个变化、这个面貌包括你刚才讲的经济建设、物质生活,但是我觉得同样包括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观念。这种文化的进步、文明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更深刻、影响更长远,我想是不是可以用这么五个“越来越”来理解。

  第一个是越来越自信。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充满自信。这是新时期浙江经验的非常重要的内容,应该说也是未来浙江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百姓从改革开放当中得到的实惠多了,财富多了,我们基础也扎实了。同样,对个人的发展前途、对我们国家发展的前途、对我们民族的未来,对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美好的前景越来越自信。我想这是第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是越来越开放。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的同时,极大地解放了我们的思想。我们经过改革开放的人,参与改革开放的人,都有一种非常深切的体会。人们的思想观念实现了从比较束缚、比较封闭到不断地解放、不断地开放、不断地创新,这么一种历史性的跨越。因此搞建设也好,谋发展也好,求进步也好,这些成为大家思想的主要方面,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变化非常深刻的、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第三是越来越民主。尊重民意、强调民生、维护民本,越来越成为大家的执政理念,特别是民主法制的理念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比较好地扎根,包括民主的思维方式,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人们表达民意提供了更多的渠道,更大的平台。我们这次省委的领导班子成员在这里与广大网民朋友在线直接交流,我想就是一个有益的探索,也是一个很好的实践。

  第四个是越来越文明。科学的、文明的、生态的、绿色的,这些现代理念成为社会主流思想和重要的价值尺度。比如关于生态问题,即便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也是逐步逐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加深,和改革开放之前对生态的理念,对生态的种种看法发生了很大很大的变化,这是社会文明进步很重要的尺度。无论是我们个人的生活方式还是公共的交际方式,文明的理念、文明的行为,都逐步地体现在大家的思想当中,也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第五个很大的变化,是越来越多样。大家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更加丰富,更显多样。这段时间,我们省的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播了一些回顾改革开放30周年的节目、一些片子,大家把片子调出来看,即便是我们开会,开党代会和人代会,穿着的衣服,大家看到住的房子,我们浙江一代房子、二代房子、三代房子、四代房子都建下来了。还有行,汽车,从原来是奢侈品、稀罕的东西到如今进入寻常百姓家,这种变化就很丰富了。而且多样化的需求,个性的张扬,还有个性的发展,还有求美、求善、求乐的人性需求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

  与此同时,我觉得“和而不同”的思维使得大家对待外来事物、对待别人的态度、对待新鲜事物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尊重、包容这种理念大家比较能够接受。大家回顾一下,我们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流行歌曲、长头发、喇叭裤,一下子大家感觉很新鲜,也有很多的议论,现在光头发的颜色和造型都是多样的,各种各样的颜色都已经变成潮流和时尚。当然时髦的也不一定成为时尚,流行的也未必成为经典,但是它存在于大家的生活当中,这是一个非常多样化的东西。这个特点非常明显。

  主持人:黄部长用自信、开放、民主、文明、多样的“越来越”概括了30年中发生的变化。实际上这也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评价,我注意到很多国外媒体,也是这样看我们中国这30年变化的。原来更多地谈一些服装上的变化,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人的精神面貌,除了物质以外。“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科学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怎么理解文明的意义?文明的力量?文明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黄坤明: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其实这就是如何认识和看待精神文明重要性的问题。这是一个老问题。但是,现在重新再认识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想对于我们国家的发展,对我们省里的发展,对我们民族的进步而言,文明的意义、文明的力量它不仅仅是目标的引领,它也是重要的支撑。比如说现在我们提倡的、正在实践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其中的重要含义就要注重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统筹协调。在精神文明建设对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我理解主要体现在“三个力”上:

  一、精神的支撑力。毛主席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俗话说:“人穷不能志短”,讲的就是精神是最为宝贵、最为基础的力量,包括一个家庭,特别是战争年代,穷的时候。现在这个时候,精神仍然非常重要。我们常说“精神支柱”,我觉得失去精神就意味着没有支柱,国家经济这座大厦就会倒,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精神支柱,也是不能生存和发展的。

  就现在来说,精神状态好,才能工作效率高,创造财富多。一个是民族精神,它的核心是爱国主义,这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再一个就是我们的时代精神。是大家共同创造的,它的核心是改革创新,这是我们当代中国人、当代浙江人精神风貌的集中写照。我想浙江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靠的就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靠的就是全民创业和全面创新。

  第二个是道德的约束力。道德的力量是维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对一般人来说道德好像是很高深的东西。道德其实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约定俗成,一种非常重要的、深刻的,但是又很具体的东西。我们稳定的、健康的发展,不仅需要法律规章的外在约束,而且需要道德规范的内在约束。我们过去讲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定意义上是法制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同样也是道德经济。所以我们既要合法,还要合情合理。只有利益没有道德的社会,我想大家都感到是个冰冷的社会;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风尚的社会,才是温暖的社会。所以我们倡导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我想这就是要促使大家更好地知荣辱、明是非、诚实守信、义利并举,正确地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处理好市场机制和伦理规范的关系;处理好利益和道义的关系,共同来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关系。

  第三个是文化软实力。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们全体公民良好的文化素养来提供智力支持和发展环境。这种良好的文化素养不是文凭,也不是简单的知识,它是一种方法,一种技能,一种涵养。包括劳动的态度、劳动的精神、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技巧等等。现在我们整个经济发展了,进一步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只有增加文化含量、科技含量,特别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才能够有创业创新之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才能有持续的内在动力。劳动者素质是最根本的。只有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才能够给我们带来良好的发展环境。所以我们说文化是核心竞争力,文化也是综合竞争的软实力。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精神文明风尚建设、文明素质的养成和建设,对于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主持人:黄部长刚才用了“三个力”谈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刚才也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这30年人们精神层面上发生的巨大变化。有一位叫“翠鸟”的网友说,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了,对精神领域存在的问题议论也越来越多了。作为主管精神文明建设的省委领导,您觉得当前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黄坤明:谢谢网友。应该说,尽管我们高度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从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五讲四美三热爱”,还是现在提倡文明家庭建设、社会公德的建设、职业道德的建设、个人品德的建设,包括今年奥运会突出的抓“文明出行”,应该说广大人民群众都积极参与,他们本身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是参与者、实践者。我们这些年来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但是同时也必须看到,在城乡的文明程度和公民的文明素质有了很大提高的同时,也确实像这位网友所说,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群众意见还不少,我也有同感。我想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分社会成员的社会公德不尽人意。一些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必要的公德心,尤其是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社会的犯罪现象有所增加,随意损害和侵占公共物品,包括对公园的态度、公共场所的态度,还有很多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乱扔垃圾,环境污染,这些不文明不道德的言行还时有出现。我们省里各个城市、各个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的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二是某些行业的职业道德面临挑战。受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利益驱使,少数单位和个人不择手段的牟取不正当的利益,如诚信缺失在某些领域比较严重,假冒伪劣商品时有出现,特别是食品、药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公害,给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三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所淡漠。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拓展了人们交往的空间,增强了大家的独立性,但是,同时由于种种原因也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些东西有所抬头和有所滋长,甚至有所蔓延。邻里之间相互帮扶的氛围,比以前在某种程度上弱了。社会上见义不勇为、不帮忙、袖手旁观也有很多具体例子。

  四是城乡之间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差异比较大。受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历史形成的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差异比较大。农村地区、欠发达地区、弱势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比较缺乏等等。我想,这些问题和矛盾一朝一夕很难解决,需要我们长期努力。所以,要建立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时代变迁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社会的文明风尚、提高人的文明素质,这方面的任务非常重,任重道远,同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谢谢。

  主持人:黄部长谈到这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当然是需要长期、而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但是,是不是也有创新思路和方法?也有很多网友问到这样的问题,对我们省下一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什么样的设想?我们有什么样的创新?

  黄坤明:我刚才说了,精神文明建设主体是老百姓,关键是老百姓积极地参与其中,从身边事情做起,大家一起做起。集小胜来取得面貌的改观。精神文明建设我们也取得了很多的经验,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贵在坚持、贵在创新”。这几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一直强调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精神文明建设载体的设计、活动的展开、制度的保障等各方面都采取了大量措施,有很多创新,也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对下一步我们省里精神文明建设我想简要讲三句话:

  第一句话是我们的态度:省委将继续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大力弘扬文明风尚来切实提高文明素质。

  第二句话是我们的思路:精神文明建设重在建设,重在基础,重在基层。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普及化、通俗化上下功夫,加快实施文明素质工程,既为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条件,同时又通过这些实践的载体,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把重心下移,依靠群众。

  第三句话是我们的措施:“四个抓”。一个是抓氛围的营造。有什么样的大众氛围,就容易产生什么样的文明素质,所以精神文明建设首先是培育社会文明氛围。第二是抓教育引导。文明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文明建设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它有反复,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形成,要从基础抓起,加强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让文明教育走进课堂,走进家庭,走进社会生活,让文明之风吹遍浙江大地。三是抓载体的创新。有人说精神文明建设是不是很虚?其实,精神文明建设跟人们日常生活非常有关系。比如说“文明出行”,直接牵扯到老百姓的安全问题,这是生活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还有邻里关系,楼上楼下的关系,是不是乱丢垃圾啊?由此引发的问题也不少。要虚功实做。第四个是抓制度保障。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还要注重奖罚分明的制度建设,使群众切实感到做文明人光荣、不文明人耻辱。这是很重要的一种氛围。谢谢。

  主持人:刚才黄部长谈了态度,思路和措施。有一位网友叫“超级大负翁”,问黄部长,现在有人评价社会是“经济上去了,道德下来了”,黄部长怎么看?

  黄坤明: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虽然我不完全赞同这种评价,但是我觉得这句话时时在警诫着我们,要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继续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前面我说到改革开放30年来,大家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包括健康素质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应该说,社会思想道德水平总体上是发展的、进步的,和社会发展基本上是相配合、相协调的,一些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进步,符合我们时代要求的思想道德观念已经确立或正在形成。比如说自立的意识、开拓的精神、创新的精神、民主的意识、平等的观念、竞争的态度,都深入人心;重时间、讲效率、思进取、求实效等思想不断弘扬。特别是我们浙江。劳动时间、劳动效率、追求整个的进步、务实的作风,深深扎根在老百姓心目当中,这是浙江精神很重要的一部分。

  但是也必须承认,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说一些传统道德甚至美德被丢失、被扭曲。我刚才也说了实用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社会犯罪现象有所增加,还有吸毒贩毒、卖淫嫖娼、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社会丑恶现象有所蔓延,道德建设应该说任重道远。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简单地说,我们的目标是经济要上去、道德要上来,要同步、要协调,只有我们毫不松懈、持之以恒地来抓精神文明建设,抓思想道德建设,来弘扬文明风尚,提高文明素质,我相信一个与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社会主义法制相配套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一定会建立起来,我们文明、民主、富强、和谐的大家园也一定能够早日建成。谢谢。

  主持人:黄部长充满信心。有一位网友叫“东海魔法师”,他说我是一名在外省创业的浙江人,这些年家乡的发展很快,我们浙江人在外地非常受到当地人的尊重,也感到非常自豪。前段时间看到省里在宣传“浙江精神”,作为宣传部长,黄部长怎么理解浙江精神?

  黄坤明:谢谢,这位网友说得非常好,“浙江精神”越来越感觉到确实是浙江发展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克服一切困难的法宝。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创业创新,都是浙江精神的精髓。所以我们一直十分重视总结浙江的经验、提炼浙江精神,来以此激励和鼓舞全省人民进一步创业创新。大家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经济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靠什么呢?靠在党的政策指引下,在各级党委正确的领导下,靠我们浙江的百姓闯出来、干出来的。所以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一直是鼓舞和激励浙江人民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浙江改革开放的创业史,我觉得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浙江精神的发展史。

  我是从福建到浙江来工作,我深深地感到,浙江人民秉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过去大家所提炼的比如说“想尽千方百计、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应该说很形象的、很通俗地概括了浙江创业创新的精神,由此也走出了具有浙江特色的创业创新的路子。我想有了这种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浙江精神”已经构成浙江综合竞争的软实力。所以我想我们要进一步用“浙江精神”鼓舞浙江人民,以“浙江精神”激发创业热情,以“浙江精神”催生创新灵感,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来激发全省人民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创业的信心和干劲。谢谢。

  主持人: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就是浙江精神的发展史。有一位网友叫“春夏秋冬”,他留言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们浙江省的经济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大家都很关心经济形势。面对当前的困难,大家都说要增强信心,请问黄部长,我们的信心应该从哪里来?

  黄坤明:感谢这位网友,也感谢广大的网友,对我们省里经济发展的关注、关心,特别是对当下存在突出问题的关注和关心。我想这种关心和关注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一种支持。在奥运会期间,在北京的新闻发布会上,我谈到了浙江的基本面是好的,我们是有信心的。在香港的时候和在多个场合,我也讲过这个问题。大家都注意到,包括在访谈的时候,赵书记、吕省长、各位领导,大家都问到这个问题,都非常关注。我想经济发展离不开信心的支持,越是困难的时候信心越重要。

  我的理解是多一份信心就多一份战胜困难的理想,多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多一份应对的底气。我觉得当前尽管经济发展面临一些困难,特别是中小企业、出口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都碰到很现实的困难。但是呢,我觉得这是发展当中、前进当中的困难,这不是一句套话,也不是讲空话,对一个企业来说它非常具体。但是从经济发展的周期来看,从新中国成立以后,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浙江经济的发展都是有波谷的,都是不断这样地前行,都在不断地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当中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创造,不断地发展,这个很正常。

  实际上这一路过来,我们有了很多的经验,也有很好的底气,实力比过去大大增强,所以在困难的时候,我想我们要看到中央、省委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这种措施、这种积累的效应逐步会释放出来、会显现出来,基本面是好的。

  还有我刚才说改革开放30年积累了雄厚的实力,我们有底气,能够闯得过。你看我们开始的时候,我们浙江既没有更多的自然禀赋,特别是地下矿产不多,人民土地也不多,也没有特殊政策,在这种情况下,浙江农村的改革、城市的改革、块状特色经济、乡镇企业、特色经济、个私经济、民营企业、外向经济发展都是这么闯过来的,所以浙江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开拓、特别能协作、特别能创新、特别能适应,这是很形象的概括,这也是很真实的写照。前两天有个著名的企业家跟我说,他说我们白手起家到现在,一路上是碰到不少困难,摸爬滚打,现在大家都看到他成功的时候,什么董事局主席、董事长,一身光环的时候,开始一路过来也很不容易。他讲他创业的字典里,很少有“困难”两个字,更多是挑战,把困难接过来了,挑战过去了,又是一个新的成功、新的天地。

  所以概括一下,我觉得信心来自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已经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信心也来自于浙江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雄厚实力和克服困难的重要经验;信心来自于我们现在的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领域的基本面没有大的变化;信心还来自于创新创业精神,只要全省上下能够团结一致,真抓实干,一定能够共克时艰,开辟经济发展新的局面。

  主持人:黄部长非常有信心,非常有底气,希望黄部长的信心传递给广大的网友。有一位叫“城市流浪汉”的网友说,现在很多人把城市里大量的不文明现象归结到我们农民工身上,像“多、乱、杂、差”,请问黄部长您怎么看待外来务工人员的素质?

  黄坤明: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应该说把城市当中不文明现象都归结于外来务工人员这个说法完全是错误的。

  在这个问题上,第一个是要客观看待,第二是公正对待。现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农民工兄弟有2亿多,我们浙江1000多万,很多城市里,外来民工的人数已经超过了本地的居民。应该说广大的农民工兄弟,他们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很重要的贡献。大家都有体会,很多最累的活、最脏的活都是农民工干的,包括建筑工地,他们非常辛苦。所以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离不开农民工。在这里我要强调,包括精神文明建设,农民工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身上那种纯朴、善良、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乐观、知足、勤俭节约等很多的优秀品质,包括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等方面都有很多很鲜活的例子,很感人的。前两年比如说李学生、朱佳龙为代表的一批文明标兵、道德模范,一些农民工经过长期的锻炼,已经成为城市现代文明,成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模范,他们身上很多宝贵的品质、闪光之处值得大家学习。

  我记得前不久刚刚召开了全国农民工表彰大会,全国表彰了1000名优秀农民工,我们浙江有50多名受到了表彰。因此,尽管他们身上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文明素质问题,我们也要看到,他们这些缺点不是天生的,是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影响,在比较落后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农村的环境当中造成的,也有一些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大部分人接受教育相对比较少一点,文化程度相对比较低一点,所以有些习惯、一些不文明现象改变需要有个过程,也在所难免。 >

  在我看来,从长远来看,相当多的农民工迟早是要成为现代的产业工人,成为我们城市的市民,所以不能简单地把他当作临时的打工者,要把他看作我们城市的“新市民”和创业者,要客观、公正的对待、看待,多尊重他们的个性,多理解他们的缺点,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多为他们提供服务和帮助。这样的话,在和谐当中享受文明、提高素质,也使他们的素质随着城市文明的建设不断的提高,有个过程。

  主持人:刚才黄部长说,多尊重他们的个性,多理解他们的缺点,多发现他们的优点,为他们多提供服务和帮助。有一位叫“起早贪黑”的网友说,他就是农民工,他说自己从江西到浙江来打工,在一个建筑工地上工作,业余时间只能打牌,想看书也没有地方去,浙江有1000万多这样的外来务工人员,如何让他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

  黄坤明:我非常理解也非常赞成这位网友的说法。我上次去北京中宣部学习的时候,吃了晚饭,在八大处那边散步,也看到很多建筑工地的农民工,一天干得很累,下班以后每个人发一瓶啤酒,大热天就这么喝了,喝完有的在打打牌,没有更多的文化生活。所以我们这块应该说也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尽管我们各地各部门采取很多措施,但是还是精神文化生活比较欠缺,特别是他们能接受的东西,他们有时间上的吻合、信息爱好的吻合和价格上的吻合都还有一些问题。我想可以通过这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完善政策,实现文化资源共享。城市的文化资源对本地居民和农民工一视同仁,免费或者低价为农民工提供服务;我们的文化场馆、体育设施要定期向农民工开放;政府举办的文化体育服务,争取能有一定的免费票或者低价票给农民工;已经免费开放的我们全省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最大限度地吸引农民工的参与,特别是节假日。

  二、建立机制,实现文化活动共建。我们现在的农民工,浙江的特点是块状特色经济,有的劳动密集型的地方农民工特别集中,当地的乡镇、社区、工厂,如何利用已有的文化设施,如何适应农民工的生产、生活的特点,对文化的需求,开展适合他们的一些活动,比如广场活动、农民运动会、拔河比赛,我们现在很多的工厂,我去看了一下,也有设施比较好的,在食堂里有电视、有卡拉OK,但是利用率不是太高,有很多的问题。

  三、充实内容,实现文化质量提高。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采取文化大篷车、文化结队扶贫等方式,送文化器材、送文化节目、送文化活动到农民工的生产生活区来充实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在这方面,我们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重在基层、公共文化活动重在基层,重点、难点都在农村,特别需要的是农民工。

  主持人:好的。还有一位网友叫“有车真烦”,他说现在机动车违章行驶、行人乱穿马路、人车抢道的现象已经成为城市不文明现象的一个突出表现,各地都在创建文明城市,但是好象这个情况并不见好转。黄部长对此有什么高见?

  黄坤明:这位网友问得非常到位。

  主持人:黄部长平时能接触到这样的现象吗?

  黄坤明:接触得比较多。我们今年配合奥运会开展了全省的系列文明出行活动。我们浙江人民广播电台、交通之声,等等,都大力度地推进文明出行,但是,确实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说,我们现在非正常死亡人数中交通事故仍然在第一位,超过80%,这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一个人出了状况,拖累全家,不仅是自己的问题,也成为社会的问题。

  这个事情怎么办?我想更加提醒我们,在开展任何创建活动当中,我们都必须做到创建为民、创建靠民。特别是交通出行不文明现象,我也想不出特别的“灵丹妙药”,最关键的是依靠群众,大家珍惜生命、关爱他人、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过去有一句很简单的口号:“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现在很多的问题就是抢,抢出了危险,抢出了不文明。实际上也不差那几分钟,甚至几秒钟。所以我想这几件事情要共同来做:

  一方面,我们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加大道路、交通工具的改造,包括人行道、道路的畅通,公交优先,改善出行的条件。另一方面是以广泛的、持久的、深入的、生动具体的,特别是一些不文明造成的事故来警示大家,提高大家遵守交通规则意识、文明出行意识,有一个很重要的,我想文明礼让,这是很简单的,除了我刚才说的“不抢”,还有个“礼让”问题,车让人,车让车。车让车是很简单的,不就差几秒钟的事情吗?常常就差这一点就不让。还有一个“人让人”。只要大家共同努力、珍爱生命、讲究文明,这些问题慢慢会得到缓解和逐步探索出好的机制来解决的。谢谢。

  主持人:还有一位网友叫“剪刀石头布”留言,他说前段时间我们省里搞了个“邻居节”,这个点子不错,我们很想参与,他说现在楼房越造越智能,可是邻里关系越来越疏远,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建议是不是把邻居节办得更热闹一些?他说的这个事情,刚才黄部长也谈到一些邻里关系淡漠的问题,我是做房产节目的,有些楼宇造得,一个电梯上去之后,甚至连对面这两家都见不到,是两边开门,左边这家从这边下,右边这家从那边下,确实是老死不相往来,有这样的情况。

  黄坤明:这位网友提的建议很好,也很现实。我想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这不是简单的一句口号,这是古代多少年来一个凝结,很有道理的。所以邻里关系是社会风尚的重要内容,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邻里关系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紧密相连。过去大院子、集体宿舍,这种住房的条件使大家交往比较多,包括农村,也交往比较多。我们出生在农村,很喜欢小孩时代的生活,跑来跑去,甚至拿一个饭碗,几家走,谁家好菜就夹一口,有朋友来了,一个人提一壶酒,也没有多少东西,炒个菜,花生米弄一下,挺热乎、挺和谐的。现在条件改善了,住房结构发生了变化,住房发生了变化,一家一户更加独立,城市的节奏快,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更加凸显,所以使得邻里关系处在一种比较松散的状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的时候显得比较疏远,住了很长时间不知道对面是谁,这个比较常态。 实际上我们有很多很好的例子,我们宣传部门也有责任,宣传不到位。有的时候关键时刻靠邻里。比如抓小偷,比如万一有人生病,现在有的人生病他电话都打不了的,他可能只会敲门,只会喊,邻里出来抢得第一时间挽救了生命。你远亲来得及吗?甚至救护车都来不及。拯救生命、还有防火安全等等,很多很鲜活的例子,我们这个宣传都还不够。所以举办“邻居节”,大家走出家园,走出现代化的小空间,到社区来,大家相互认识,各地采取了很多很好的一些措施,我看效果都比较好。和谐社会重要标志就是社会和谐,社区、基层都非常非常重要。

  主持人:好的。还有一位网友叫“居委会大妈”,她说她在感叹社会风气不佳的同时,也经常看到在身边还是不乏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建议是不是在宣传身边好人好事方面加大一些力度?

  黄坤明:这个建议非常好,应该说“一滴水见太阳”,这个典型的带动非常非常的重要。我们最近开展了道德模范、平民之星、平民英雄等各种各样的评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要不断创新和开展这种活动,使大家学习身边的典型。第一要加大典型发现的力度,其实典型就在我们当中;第二加大宣传;第三群众参与,让群众自己评、自己选,把评选过程变成群众文明意识自我提高的过程。

  主持人:还有一位网友叫“打肿脸充胖子”,他说他刚参加工作不久收入也不多,但是各种各样的婚丧嫁娶、人情支出,让他感觉到不堪重负,同事、朋友之间的攀比越来越厉害。他说请问黄部长有没有这样的烦恼?

  黄坤明: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了不少网民朋友的共同心声。我们浙江一向具有礼尚往来的良好传统,遇到婚嫁、搬家、生小孩、开业等喜事,心情好,大家聚一聚、祝贺一下,是人之常情,都是好事,也是一定的文化习俗,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不切实际讲排场、比阔气,真的是打肿脸充胖子,成为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确实是增加了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这种人情支出,特别是有的时候不讲礼金的问题,精力、时间支配都有很大的问题。所以我们呼吁,要移风易俗,重点在三个方面努力:

  一、内容健康,淡化形式上的热闹。比如说结婚,现在结婚搞得古代跟现代相结合,也有拍电视的,也有搞文艺节目、抽奖的,搞得热闹一点可以理解,但是如果都搞那么排场,没有钱也搞那么排场,搞得那么累干嘛。结婚是他们两口子的事情,其他人搞得那么热乎干嘛。

  二、量力而行,厉行节约,不搞浪费,不搞人情攀比。

  三、从我做起,移风易俗,特别是从公务员做起,从党员干部带头。许多地方开展了文明过节,淡化时节,以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神事不办为主要内容的“三事新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应该值得大力的推广。倡导文明新风,这是非常重要的。谢谢这位网友。

  主持人:其实也有些年轻人这样,前几天我在媒体上看到,有位浙大的女博士,就在浙大校内骑着电瓶车结婚,非常有意思。这里有一位网友,他说他是初中生的家长,孩子自从迷上了网络游戏以后,经常逃学去网吧,学习成绩一路下滑,他非常担心,网络游戏会害了下一代,他说,我们家长认为网吧是百害而无一利,建议政府关掉网吧?不知道黄部长怎么看这个问题,主管部门怎么看这个问题?

  黄坤明:我非常理解这位家长的心情。青少年的事情不仅是政府、学校的事情,还需要家庭、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应该说这几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赵洪祝书记多次强调加强这方面工作。我们省里这方面的工作在全国做得是比较好的。前不久中央文明委在杭州召开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高度肯定了我们浙江、杭州具体的做法。 关于网络问题,我这里讲三句话:

  一、积极发展、有效运用。大家知道,互联网作为一个现代科技进步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成果,为经济发展、信息服务搭建了崭新的平台。它的出现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现在任何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很难离开互联网。在这里,我还要感谢广大网民积极参与,对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对信息服务的创新,对文化创意的推动作出的积极贡献,也包括对浙江在线的关心、爱护和关注。

  二、正确分析、趋利避害。互联网是新载体、新工具、新平台,互联网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结算方式,其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所以,网上生态问题就要引起我们的关注。网络上也混杂着不少有害的东西,对传统的思想道德规范、青少年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也带来了许多的挑战。关键在于如何趋利避害,扬长避短。

  三、规范管理、文明办网。我们有一系列文明办网的规定,应该说我们省里这方面总体来说是办得好的,也确实有一些“打擦边”现象。所以我们创建“绿色网吧”的工作任重道远。我这里强调,对于出现的问题,该吊销执照的吊销执照,该整顿的整顿,该规范的规范,要加大创建“绿色网吧”的力度,同时要加大监管、执法的力度,切实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特别是校园周边的环境。家长对一些网吧还是很有意见的,包括一些游戏,还有一些非法经营的网吧,希望大家及时发现、及时举报,我们一定严肃查处。

  主持人:重在规范管理。黄部长,我们的访谈一个小时已经到了,还有很多网友踊跃地提问和留言,是不是愿意再回答几个问题?

  黄坤明:好的,谢谢。

  主持人:有一位网友叫“风中百合”,他给黄部长留言,他说我是一名“80后”,有一段时间社会上说我们是“垮掉的一代”,今年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期间又受到了很高的赞誉,您是如何评价我们“80后”的?

  黄坤明:我记得去年我在浙江工商大学跟同学们座谈的时候就讲过,在莫干山会议的时候我也讲过,正确地看待、全面地看待我们“80后”、“90后”。应该说“80后”都是我们孩子辈的人,他们的出生和成长与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密不可分,他们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虽然年轻,但是压力其实并不轻。无论是在生活上,刚刚离开父母学着独立,或者是正在面临着成家立业的人生转折;还是在学习上,课业负担都比较重,家长、社会对他的压力都比较大,期望值都比较高;在工作上,压力也比较大,甚至比我们这一辈人,我们大学毕业还有分配,现在是到处找工作,就业形势相对比较严峻。所以“80后”很不容易,他们有的在校园内继续读书,有的已经开始担负起社会建设的责任,比如说国防建设,军队里几乎所有的义务兵都是“80后”。所以我想,我们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他们、关爱他们,关心、关爱他们就是关心我们的未来。关键时刻方显英雄本色,刚才网友提到,近年来许多的重大事件,我们的年轻一代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向大家展示了非常好的风采。所以在这里我们完全可以自豪的说,年轻一代是爱党爱国的一代,是勇于奉献的一代,是坚强进取的一代。

  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一系列感人的事迹当中,无论是部队的救援,还是学生的抗震救灾,这个新闻里面都已经播了很多了,我这里时间关系就不说了,都折射出、饱含着他们的爱国精神,从他们身上看到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精神显示;也看到了团结友爱、敬老爱幼、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的继承发扬;看到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精神面貌。我记得今年6月份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南海怀仁堂同共青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共青团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谈的时候讲到: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实践已经充分证明,改革开放伟大进程当中成长起来的当代的年轻一代,是值得信赖的,是能够担当重任的。

  主持人:党和政府给他们的评价还是非常高的。有一位网友说,他是一位退休教师,他想提一个问题,平时在家看电视,现在电视剧中的凶杀、暴力、滥情等内容很多,小孩子容易模仿,对社会风气造成很不好的影响。主管部门有没有注意到并关心这个问题?

  黄坤明:这个问题很尖锐,大家都有意见,我也有意见。其实不光是电视剧,其他的艺术作品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的问题,值得我们更多的关注。应该说随着文化体制的改革,文化的创造活力进一步涌现,我们有很多好的作品,比如说我们省里前段时间播的电影《超强台风》,反映我们浙江军民科学抗台、以人为本的精神;还有前年播的《海之们》,讲农村改革开放,是很好的片子。我们有很好的舞台剧和其他作品,应该说数量在增长、质量在提高,老百姓总体上是认可的。包括这个月的12号,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节目要播出《十万人家》,是关于我们浙商的电视剧,讲我们浙商的转型和转型期的浙商。这都是很好的片子。但是,与此同时,不可否认、也不能回避,确实存在不少问题。这种粗俗化、低俗化、媚俗化就是一个很突出的倾向,这其中有管理上把关不严的问题,也有创作者自身素质不高的问题,还有一个迎合市场、追逐利益的问题,需要多管齐下、共同努力。从我们工作的角度看,提高文艺作品的价值导向、审美倾向,重点要加强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队伍的素质。这是从源头抓起,加强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鼓励我们的作家、文艺家们更多地深入生活、深入实践、深入群众,搞更多的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喜闻乐见的、叫好又叫座的产品,这是最重要的。

  二、建立和加强必要的管理机制。包括大家讲到的,我们片源的选择,特别是黄金段播出的电视剧要选好。其实还有一个广告问题,广告问题很突出的。确实大家都有同感。比如说,人们正在吃饭的时候却播“泻立停”——我们省电视台好像不太多,外省电视台有——跟吃饭的氛围很不协调。实在要播,吃饭时间,黄金时间段过了以后再播也可以嘛。另外有的很粗俗,乱喊乱叫。广告也是一种艺术品,也是文化,也是可以体现水平的。所以要进一步把好关。

  主持人:网友“欠费停机”说,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让我很感动。我十分爱好文艺活动,在文艺方面也有一技之长。我很想有机会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向有需要的人提供无偿服务,我身边也有不少同学有这样的想法,但现在好像还没有特别合适的渠道。不知道我们省里可不可以搞一个类似志愿者的组织,可以让我们在业余时间参与呢?

  黄坤明:这个网友的提议非常好。今年的北京奥运会确实是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服务和比赛一样的精彩,作为重要的遗产载入了史册,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同时又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确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志愿服务应该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重要的标志、重要的尺度。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新形势下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能够营造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当中,不仅为社会、为他人提供了帮助,而且得到了锻炼。这次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我们浙江的志愿者我去看了他们,精神状态非常好,一个青年学生经过志愿者的遴选,在北京奥运会的服务,整个文化品位、精神状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所以在这里,我建议所有的家长都能让孩子参加当志愿者。这比文凭更重要,这比赚钱更珍贵。

  主持人:好,黄部长的建议,当志愿者比文凭更重要,比赚钱更珍贵。

  黄坤明:这里我还想说,我们现在志愿者队伍已经很丰富了: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环保志愿者、无偿鲜血志愿者等等。我们正在考虑组建文化志愿者,充分利用我们高校的师生、文艺工作者、中小学的教师、热心文化的人士。我们刚才说了农民工也好,基层员工也好,文化生活不够丰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才不足,文化志愿者刚好弥补这一块。所以我们的目标是经过两三年时间,全省建立一支三万人左右的文化志愿者队伍,以这样的人才支撑来确保我们的文化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

  主持人:刚才实际上黄部长已经谈到了广播电视广告的问题,但还是有很多网友留言。有位网友说,现在很多电视节目上不少丰胸、减肥、性病广告,镜头一个比一个暴露,而且效果一个比一个神奇,只要是智商正常一点的人都知道是不可能的,但是为什么还出现在我们电视的广告当中呢?难道谁给钱就给谁播吗?建议部长管一管,建议对广播电视广告进行道德审查。

  黄坤明:这确实是很有意思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也是一个全国都有的普遍性的问题。所以对这个问题,我们的态度非常明确,坚决叫停违法违规广告。要强化广告内容管理。我们的媒体有责任、有义务把好播出关。应该说近年来我们省各级的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工商部门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

  我举个例子。去年以来,省市广电管理部门对不良广告进行清理整顿,重点加强对医疗、药品、保健食品以及房地产广告的审查力度,光我们省里广电集团本身去年医疗广告播出量下降了90%,主动停播的金额达到了6000万以上。我们认真看一下,浙江卫视、广电集团这一块,应该说是做得比较好。当然还有一些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一些媒体不良广告、虚假广告和时有出现。还有短信、信息管理,都有这样的问题。我们要按照有关的法规,严肃地处理,以进一步提高我们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我们运营商的公信力。

  主持人:还有一位叫“老汉”的网友说,现在很多人是“端起碗吃肉、放下筷骂娘”,问部长能不能学学西方,过个感恩节?

  黄坤明:这位网友的建议很有启发。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等,各地各民族还有很多的民俗节庆。我想这都饱含着感恩的精神。我们中国有一句古话叫“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意思就是让每个人常怀感恩之心。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人似乎对“感恩”二字有点淡漠,得到的认为都是理所当然,没有得到的稍不如意就大动肝火,这样的心态其实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没有好处。“致富思源”,我想要进一步加强感恩教育,使人们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他人。像这次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太多感恩的言行感动了我们,这是一本很鲜活、很现实的教材。不能那个时候感动,感动完了、过去了就忘了。常怀感恩之心非常非常重要。所以感恩之心是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只有感恩才有付出,只有感恩也才有感动,只有感恩也才有激情。这是人的高尚之处,是文明人重要的尺度。

  另外,前两天我在网上看到,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感恩之心能够增强免疫功能、降低血压,令身体更加健康。

  主持人:好的,黄部长,时间已经大大超了,请允许我再整理两位网友的问题。有位网友叫“钱塘小记”,估计应该是我们的同行,他说省委宣传部长和网友对话,很多记者都很关心,他还说舆论监督越厉害,社会风气就越好,中央电视台有《焦点访谈》,浙江能不能办一档类似的节目?

  黄坤明:谢谢,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舆论监督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新闻工作的职责,是人民群众的愿望,也是党和政府改变工作重要的手段,对弘扬社会正气,推动科学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省委高度重视舆论监督的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建立和完善舆论监督的工作机制。我们省里的新闻媒体,包括地市媒体,各种的媒体,都打造和培育了一大批包括《浙江第一线》、《阳光行动》等在群众当中有一定影响的舆论监督的栏目。但是,我想相对于央视的《焦点访谈》,我们在监督的深度、监督的力度上还有相当的距离。现在关键是形成舆论监督的良好环境,有这么几个:

  首先要加强。社会各阶层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善待媒体、善用媒体的理念,正确认识舆论监督,正确对待舆论监督,使新闻媒体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为监督创造良好环境。

  其次要改进。新闻媒体自身要坚持科学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慎重处理好舆论监督与法律监督、纪律监督、行政监督和群众监督等其他监督的关系,不断在实践当中提高舆论监督的能力和水平。谢谢。

  主持人:好,最后一个问题。一位网友叫“防火防盗防记者”,他说我们是一家企业,年底了经常有记者来做报道,我们都不敢得罪,其实都是要求我们订报纸、做广告,我们也不知道是真记者还是假记者,省里有没有办法管这件事?

  黄坤明:谢谢,我想有办法。关于记者难辨真假这个问题,我建议毫不客气地向他要记者证看。国家明确规定,从事新闻采访活动,必须持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统一核发的新闻记者证,这个不用客气。要问清来者的身份,现在浑水摸鱼的人不少。另外在这里我还想告诉大家,不管是真记者还是假记者,如果说以新闻报道做交换,从事有偿新闻或者其他的经营活动,都是违规、违法、违纪的行为。对于这样的行为我们的态度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主持人:好,谢谢黄部长。虽然今天我们这场在线互动访谈马上就要结束了,但是浙江在线新闻网站上征集意见和建议的活动还将持续。再次感谢黄部长光临,也感谢各位网友的积极参与,我们也代表广大网民再次发出邀请,希望黄部长能常来坐坐,与网民们再次交流。黄部长再跟网友说几句话吧。

  黄坤明:好的。非常感谢广大网友的积极参与,也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关心支持。我看网上还有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这些问题我会认真研究,这些建议我会积极地采纳,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实一些、更好一些。我想今后还有机会与网友进行交流,向大家学习。谢谢大家!

  主持人:希望黄部长常来,谢谢!

  黄坤明:再见!


我来说两句:(留言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昵称: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综述】黄坤明对话网友:弘扬文明风尚 常怀感恩之心
·黄坤明妙论结婚排场:两口子的事他人何必太热乎?
·黄坤明透露:浙江将组建3万人的文化志愿者队伍
·黄坤明:坚决叫停违法违规广告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