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四
采访人物:黄娜
工作单位:广告公司
职业:文案
目前租住地:体育场路浙报宿舍,2室1厅中的一间房内的一张床,月租金300元
月收入:2000元
月支出:房租加水电费350元/月;交通费200元;通讯费100元/月;伙食费350元/月;生活用品150元/月;零食、水果200元/月;服装、护肤品等350元/月
房租占月收入比:15%左右
黄娜是嘉兴人,天津念的大学,毕业后到杭州工作,实际工作时间才7个月却已经换了3个住处。“其实我适应能力挺强的,刚出学校对住处也不挑剔,实在是碰到难题了才必须搬家。说实话,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每搬一次家都是大工程,要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她说,第一次是二房东的家人要来杭州同住,不得已被通知搬家;第二次的二房东欺人太甚,没道理交了钱还要受气,又再次搬家;第三次找的地方离单位很近,房租也很便宜。和一个做会计的女孩合住一室,300元/月/人,二房东是个退休教师,知书达理,很好相处。
“虽然条件很简陋,除了热水器什么也没有,可刚刚在这个城市起步,就不能要求太多,以后工作稳定了再找个好点的。”她对未来充满希望。她说,刚来的时候只有一个背包一个箱子,每一次搬家都会发现东西多了一倍,不知不觉在杭州也有了生活的样子。“其实,我也没有信心能在杭州扎根,虽然很喜欢这个城市,但高高在上的房价和不稳定的工作还是让我很有危机感。”和每个外来者一样,杭州有她的梦想,但要实现还需要长久的坚持。
倾听留杭者的
真实需要
这次入户调查,我们选择的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大学毕业生。像何琛这样的5年搬9次家并不是这次采访中的最高纪录,大学毕业才一年的吕源,去年搬了四次家。第一次,她租的房子就在高架桥边上,虽然每月只要400元,可每晚都被汽车声吵得睡不着;第二次她从二房东手里租来一间10平方米不到的房间,每月花费1000元,最终觉得价格太高难以负荷;第三次她搬去了下沙和一个大学同学合租,每天乘公交车上班至少要1个半小时,实在辛苦;第四次,与一个三口之家合租城西一套140平方米的大房子,每月支付600元房租,没想到去年年底,男主人忽然提出经济危机,房租太贵,要多找几个人合住分担房租。于是,客厅被分割成几个隔间,140平方米的空间里一共住了九个人!
今年杭州市开建“两项公寓”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在杭创业大学生的居住困难。然而采访中我们不止一次地感到遗憾——对这些从全国各地奔赴杭州的大学毕业生来说,“两项公寓”是个陌生的名词,筹建者们有没有真正去调查、了解他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住宿条件呢?
他们说,“有便宜的房子太好了,小一点、旧一点都没关系,只是别离市区太远了,工作方便最要紧。”
他们说,“创业人才公寓为什么不设立一个专门的咨询网站呢?这样可以随时为大家答疑解惑,技术上有困难我们可以帮忙。”
他们说,“入住申请能不能由我们自己提出,管理部门可以要求单位出证明,中小企业顾不上关心员工的居住问题的。”
他们说,“不如做电子版的申请表格吧,把性格、爱好也放在选项里,这样有共同爱好的人就能住在一起了,多好。”
他们说,“装修简单点也没关系,只要有网络、空调、热水器就行了,其他电器有需要的人可以向管理单位租用、按月收费,我们都住过学校宿舍的,只要租金能便宜一点,最好别超过500元/月。”
他们说,“租赁合同别一次签太长了,半年、一年最好,我们工作还不稳定,如果有好的工作机会可能会跳槽甚至离开杭州的。”
他们说,“租金能不能按月或者按季度收,一下子交不出一年的租金啊。”
他们希望,这些话,两项公寓的筹建单位都能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