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者欢聚一堂,交流经验。记者 黄曙林 摄
浙江日报杭州2月11日讯 今天,省委、省政府在省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全省科技奖励大会,我省共有279项科技成果被授予2008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历史性评出28项,获奖数为近年来最多。
本次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的评选结果显示,我省基础理论研究取得新进展,原始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在28项一等奖成果中,基础理论类项目有7项,占一等奖总数的四分之一,且大部分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性项目。如浙江大学杨德仁教授主持完成的“半导体准一维纳米结构”项目,在国际上率先制备出纳米硅管、硒管等新型半导体准一维纳米结构,实现了高质量纳米硅线及其陈列的可控制备,完善了其基于量子效应的拉曼光谱理论,并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85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教授主持完成的“干细胞治疗心功能不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项目,在全国范围率先开展应用干细胞治疗心功能不全的基础理论研究,并在掌握抑制干细胞死亡方法等方面取得突破,已应用于临床心肌梗死、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治疗,项目撰写并发表论文28篇,被6次引用,其中SCI收录12篇。
获奖结果显示,我省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得到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以外的技术开发、技术发明等成果,多是围绕我省重点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关键共性技术和重点难点问题组织科技攻关的成果,突出了重大工程、关键技术设备研制。如杭氧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完成的“五万等级化工型内压缩空分装置”项目,通过集成创新,掌握国际先进的特大型内压缩流程技术,产品成功应用在中原大化、齐鲁石化、大唐国际等的重大工程装置上,打破国外空分厂商的市场垄断;医疗健康等事关民生的科技项目也备受关注,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郑树教授的“恶性肿瘤的血清蛋白质谱诊断标准的建立及其应用”项目,让健康者在大肠癌筛查中免受肠镜之苦,同时还能提高筛查准确率。
高校、科研院所依然是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28项一等奖成果中,高校独立或参与完成23项,科研院所参与完成7项。同时,企业也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由企业独立承担或参与产学研合作完成的有16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有3项。
此外,有89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成果,162项成果获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