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08日讯
诸暨祝女士的老父亲平日粗茶淡饭,却常说“生活费不够”,原因是买保健品一年要花上万元。祝女士苦叹这种“情感营销”让人吃不消。此事经本报报道后引起较大反响,“情感营销”一度成为热门话题。
“家里的保健品可以吃上3年!”
昨天,马女士打进本报热线,形容保健品的“情感营销”对老人来说犹如“精神麻醉剂”,弄得家中的老父亲有病不愿住院,特相信保健品能治病。
马女士说,她父亲已经80多岁了,但不知道老父亲是什么时候“迷恋”上保健品的。经过仔细观察她发现,那些保健品的营销人员对老人很有一套:天冷了,送空调被;天热了,送席子……马女士说,正因为如此,她父亲去年就买了8000多元的保健品。她听父亲说,这种保健品对心血管、血压高等都有很好的疗效,还能提高记忆力。
马女士告诉记者,她给父亲算过一笔账:以一个月吃三四百元保健品计算,他已经买回家的保健品足足可以吃上3年。可没想到老父亲今年又花8000多元买了该款保健品。
更让她生气的是,父亲买东西付了钱后,产品却放在店里不拿回来,到要吃的时候再去店里取,但没有任何凭证。
宁愿吃保健品也不愿上医院
几天前,马女士在父亲那里又接到一个电话,一听就知道是保健品公司的营销人员打来的。电话那头说“明天有个大型活动”,让老人家去参加。马女士说:“我父亲年纪都这么大了,你还让他去‘赶场子’,万一路上摔一跤怎么办?谁来负责?”马女士要求对方不要再打电话。
马女士说,她为此多次劝说父亲,没想到父亲却说,“他们说好的,我要吃”。父亲最近老是头晕,她劝他去医院,他却不愿意去。“父亲平时多买点菜都舍不得,因为考虑到自己没有多少收入,上医院也舍不得。”马女士说,可那个保健品他却照样吃。她甚至怀疑,父亲的头晕病是吃那些保健品引起的。
“毕竟这是一笔大额消费,对于老年人来说有多少人能承担?”马女士说,她估计这样的人有很多。归根结底她认为这种“情感营销”犹如“精神麻醉剂”,让不少老人深陷其中。她说,她站出来说父亲的事,正是希望给大家一个提醒,也希望更多的人共同声讨“情感营销”的危害,以此“唤醒”那些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