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首批45名学生还没毕业,却早已被企业一一相中”,最近,海宁市技工学校校长洪惠明,正为该校新能源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而“犯愁”,因为与这些毕业生对口的是该市700多家太阳能光热、光电生产企业,毕业生人数远远满足不了企业的巨大胃口。
特色专业与区域经济的紧密衔接是海宁职校毕业生“不愁嫁”的原因之一。与海宁技校的新能源专业一样,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经编专业的毕业生同样十分走俏。1999年开设的经编专业,每年大约有100名毕业生,大多数被当地经编企业吸纳。海宁作为全国最大的经编产业基地,目前有经编企业300余家,每年需求大批经编类员工,学校因势办学,重点培养经编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普遍受到了欢迎。
此外,针对海宁家纺、电子、机械制造特色产业开设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顺应海宁灯彩、皮革服装产业设置的工艺美术专业等,同样是当地职业学校的热门专业。
在因地制宜设置专业的同时,海宁职业学校从学生培养方式到日常管理,普遍引入企业的管理理念、方法,将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结合起来。海宁技校首创班级“仿真企业”化管理模式。每个班级相当于一个集团公司,班主任是董事长,班长是总经理,课代表是项目经理……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企业的日常运作,感受企业氛围,一旦跨出校门就能直接走上岗位。
海宁市还创新校企合作联盟,由5个行业协会、6大工业园区、40多家企业和7所职业学校组成的联盟,通过联合开展定向培养、招聘代理、跟踪服务等合作,为职校学生实习、就业等提供“一条龙”服务,真正实现了职校毕业生与市场、企业之间的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