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22日讯
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是当前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松阳县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县之力,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落实政策促增收
围绕县委、县政府农民增收这个“头等目标”,出台《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农民增收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决定》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不断强化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为确保三年内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县委及时开展了县直部门帮扶农村、促进增收的“双百结对”活动,即百个部门帮扶百村、百个支部结对百个村支部,营造了促进农民增收的强大合力。到目前,各部门共兴办实事192件,为农户4157户(其中低收入农户1165户)制定了增收计划;抓紧抓实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确保林权质押贷款不少于4000万元,推出农村危旧房联保贷款资金2000多万元,确保农民有足够的资金用于生产和生活。
突出特色促增收
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资源,把茶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培育,目前从事该产业有8万多农民,茶园面积达10.5万亩,2009全县春茶产量达2350吨,产值2.46亿元,浙南茶叶市场实现交易量1.6万吨,交易额9.4亿元;培育形成食用菌、干水果、油茶、香榧、高山蔬菜、笋竹林、厚朴、原料林等八大特色农林产业,打响是“浙江食用菌强县”、“浙江脐橙之乡”、“中国花菇之乡”、“中国油茶之乡”品牌;壮大养殖规模,发展鹊山鸡18万羽、绿壳蛋鸡1.5万羽,繁育优质鱼苗2.6亿尾。到四月底仅四都乡的高山蔬菜人均增收200多元。
强化服务促增收
组成百名农技专家队,开展“送政策、送科技、送信息、送服务、送农资”下乡服务活动,通过发放“明白纸”、召开宣讲会、座谈会等各种形式,将省、市、县出台的粮食直补、水稻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送到千家万户;到各物资网点做好种子、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等物资的供需调查和余缺调剂,做到农资调剂到位,满足农民生产的需求;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农资质量和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假冒、哄抬物价等不法行动,净化市场;做好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引进后的推广应用工作,并大胆探索、实践农作制度创新和农业技术集成创新,开展培训推广工作。经过品种改良,该县鲜蚕豆上市期提早5天,亩产量增加20%,价格也相应提高,全县销售收入25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500多元。
规模带动促增收
坚持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带动、典型带动、能人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类产业协会带动等“五个带动”,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农业生产的组织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形成“订单农业”和“公司加农户”模式,连小家成大家,变小规模为大规模,通过种、养、加,畅通产、供、销,从而帮助农民化解市场风险,有效增加农民收入。通过评选和表彰“农产品种养大户”、“流通大户”,组织评选“十佳创业之星”,努力营造鼓励创业致富、带民致富的良好氛围。通过引导、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36家,其中3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注册商标36个。今年1-4月,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获纯利1000余万元,二次返利800多万元,合作社联结基地69535亩,新增就业岗位近2000个,带动周边3.1万个农户致富。
转移就业促增收
坚持促进就业和扶持创业并举,2009年已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3000余人次,转移就业1200多人,打响了“松阳茶师”、“松阳保安”、“松阳采脂工”等劳务品牌。大力扶持自主创业,培育企业经营、商贸服务和农产品种养、加工、流通等创业能人1.5万多人。大力实施“异地创业战略”,全县近5万人在全国各地从事松香、服装经营、竹木加工、建材装璜和超市经营等产业,涌现异地创业能人3000多人,目前新就业者人均月收入达到1000元。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松阳县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 周金莲 包致远 雷晓岚
编辑:
孔令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