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日前,告别丽水一家广告公司总经理职位,严帮伟出人意料地到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镇租下100亩土地,准备开发绿色农业产业。当不少农民进城务工时,上千名城里人已将创业的目光转向地处山区、有着生态优势的景宁,去那里当“农民”。
在位于景宁县鹤溪镇周湖畲族村的灵芝基地里,一个戴着眼镜、穿着黑色高筒雨靴的小伙子正在塑料大棚里给灵芝通风降温,2005年从浙江工业大学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后,刘宇在燕京啤酒(丽水)有限公司担任了1年人力资源部经理助理后,就来到鹤溪镇周湖村,开始了种灵芝的农民生活。
“自己创业比上班更有挑战性,”刘宇坦率地说,“现在我不但自己当了农民,还联合了在东莞、成都等地工作的5名大学同学一起在景宁创业。”刘宇还告诉笔者,他们一开始就和当地博士园生物技术公司签订了销售合同,去年种的20亩灵芝收入在100万元以上,今年扩种了30亩。
为吸引外地人来开发农业,景宁把农业开发列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内容,设立了“农业招商项目库”,内含茶叶、高山蔬菜、水产养殖等23类、500多个项目,并制定了“自项目建设至有收益当年起5年内,各种税费给予相应减免”等激励措施和优惠政策。该县科技局副局长周国胜介绍,为优化创业环境,该县把对工业项目的“一站式”服务引入到农业基地开发中来,外地人前来开发农业项目,不仅一切手续从简,还设立了科技服务团和土地流转服务站,负责帮助业主搞好规划,提供技术、资金、信息等全方位的服务,并大力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
带着新观念、资金、技术和新品种,城里人不断来景宁“踩点”。宁波茶商黄民奎曾经于2002年在澄照乡际头村承包集体茶园,因为生产经营链拉得太长,茶叶加工厂一度弃置没有启用。去年听说景宁县为鼓励夏秋茶生产,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生态茶的良好“钱”途又吸引黄民奎带着他的家人重返际头。黄民奎介绍,去年他的茶叶基地不仅使村民人均增收2000余元,茶叶亩产效益也从3000元提升到了10000元。
政策的杠杆作用引发了外地人来景宁开发农业的热潮,3年来,该县“农业招商项目库”里的200多个项目不仅“名花有主”,而且大都“开花结果”,目前还有30多个项目正在落实中。据不完全统计,千余外来新“农民”通过发展各种农业特色产业,已带动3万本地农民受益,人年均增收超过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