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03日讯
8月2日,路桥的金先生来电:几天前,有一伙人被警察抓住了,听说他们专门以找工作为名进厂“探路”,次日再冒充该厂员工进入厂内实施盗窃。各企业主应提高自身防范意识。
这些工业原料到哪里去了?
据记者了解,今年7月4日早上7时许,路桥区金清镇某私营铜料加工厂老板林某发现,厂内的200多件铜质水龙头竟不知何时失窃了,价值人民币4000元。半个月后,陈某向警方报案,称当天中午有人假冒该厂工作人员进入厂内窃走其一筐铜件,价值约2400元。
7月以来,路桥区各乡镇街道相继发生多起白天进厂盗窃铜、铝等工业原材料案件,这些案件被盗物品价值虽不大,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且更加令人生疑的是,这些盗窃者似乎都对厂里的情况了如指掌,难道是“内贼”作案?
名为打工实为盗窃
接到报案后,路桥刑侦大队便衣中队很快对该系列案件展开了重点调查。
7月28日下午3时许,便衣民警发现三名男子驾驶一辆无牌摩托车在一铜料加工厂门口四处徘徊,行迹十分可疑,立即上前将三人控制起来。
经查,今年4月以来,周其升、周春春、周昂春等人相互纠集在一起,专门靠盗窃铜、铝等工业原材料谋生,每次作案时,他们先是谎称上门找工作为名进入厂内,实则是在查看厂内环境,无论求职成功与否,次日便趁上下班之际,佯装成员工结伙混入厂内,再将铜、铝等夹藏在身上悄悄离开。目前,此系列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企业招工多留个心眼
警方通过对这起系列性案件的剖析发现,受到犯罪侵害的企业主在外来人员管理工作中存在三大薄弱环节:一是擅自招收和使用外来无证人员;二是不注意甄别外来务工人员的有效身份证件,导致劣迹人员或负案在逃对象隐瞒真实身份混入企业打工,逃避司法打击,并伺机对企业主进行盗窃;三是门卫管理不严格,许多个体私营小企业没有配备专门的门卫管理人员,有的即使有门卫也形同虚设,外来人员随意出入。如果企业能做到认真把关,办理相关证件,即便是真的发生了案件,也能使公安机关迅速掌握信息,快速破案。
警方提醒:广大企业主应提高自身防范意识,在招收员工时,尽量到正规劳务市场去招聘,对那些上门应聘人员必须仔细检查其有效身份证件,对没有身份证件的一律不能招收。一旦发现持有错假证件、过期证件或冒用他人身份证件的,要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对被录用的员工无论是临时试用还是正式使用,企业都要详细、准确、完整地登记其身份情况。同时,在日常生产经营中,要加强门卫管理,对进出人员进行严格登记,特别是上下班时段要谨防陌生人员趁机混入,一经发现行迹可迹人员应及时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