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82岁老人好帮人打官司 年轻时曾两次见邓小平

2009年08月04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张希芊老人拿着转业军人证书。

   

张希芊参军时的照片。

  核心提示

       浙江在线08月04日讯 义乌稠城街道绣湖住宅区有个耄耋老人,虽然已82岁,却经常帮人写诉状打官司。他思维敏捷、谈风甚健,写起文章来亦颇多文采。而这些,他都说跟自己过去的经历息息相关,因为他曾在部队里给领导当过秘书,还两次见到邓小平。

  每年帮人打两三个官司

  他叫张希芊,住在义乌绣湖住宅区8幢。7月30日,记者初次登门拜访,只听见一个洪亮的声音从楼上窗口传来,等见了面,还有些不相信刚才的声音就是张希芊老人发出的。

  老人的房内井井有条,桌上摆放着几份诉状,这是他最近代理的两桩官司。一桩是离婚案,义乌城西街道一农村妇女状告丈夫,称被告经常打骂自己,感情完全破裂,10年婚姻已走到尽头,要求法院判决离婚,分割共同财产。比原告年长20多岁、现已58岁的被告楼某找到张希芊,要他帮忙代理这桩官司。6月12日,张希芊向法院提交答辩状并全权代理被告出庭。记者看到这份有3页文字的答辩状,不但逐条反驳原告所说内容,并详述原告种种事情,包括隐瞒与前任丈夫生子一事及在家中偷钱等行为,认为原告有骗婚嫌疑。

  事后,一位当值法官称赞张希芊,说他的答辩状写得很好。张希芊认为这个官司自己的胜算很大。

      另一个官司是上月的,一个生意伙伴控告他侄儿侵吞财产,要求对方归还3万元钱。侄儿找到他,要求帮他应诉。张希芊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当即写下答辩状,不但要求原告撤诉,还表示要反诉原告。近半个月,原本催得很紧的原告迟迟没有动静,张希芊认为原告很可能就此撤诉。

      说起这些,老人神采飞扬。近两年来,他已帮别人打了五六场官司。而从上世纪90年代初,他已帮人打了几十场官司,很多人都是慕名找上门的。

      但上法庭有时也会遇到一些尴尬,张希芊说自己耳朵不太好使,常常要求审判员讲大声一点,为此感到不好意思。虽然不是法律专业出身,但老人有股韧劲,很少输掉官司。

      令他记忆深刻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义乌城区一对表姐妹因经济纠纷打官司,初审、重审皆败诉,张希芊不气馁,直接上诉至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终获胜诉。

      除了打官司,他还经常为人“出头”。印象最深的是10多年前,为一位在炎炎夏日遭停水停电16天的远房亲戚出头,与一名街道工作人员互拍桌子,直至报警,事情最终得以妥善解决。

      曾两次见到与邓小平

      老人耿直的性格或许跟他当过兵有关。1949年5月,从杭州蕙兰高中毕业已一年的张希芊在金华入伍,同年随部队开赴四川,后来成为西南大军区三兵团军政大学学员。1950年部队要从3000多名学员中挑选两人到川东军区司令部(即办公室)担任参谋与秘书,他有幸被选中。他们就驻扎在重庆南岸汪山、黄山一带,与时任西南局书记的邓小平住所仅一江之隔。因工作关系,张希芊常能听到有关邓小平的一些事。

      他回忆,解放初期四川人生活十分艰苦,更有不少群众被裹胁为匪。在危难时刻,邓小平提出以工代赈的方式,力主修建铁路等设施,从而缓解了数十万群众的生活困难。

      有一件事情,重庆南郊一所大学在解放前夕解散,学校被三兵团军政大学占用。解放后,校方提出归还校舍,并找到了邓小平,邓小平当场拍板要求落实此事。为了军区选址和军政大学迁校等事,张希芊跟随作战处长向邓小平汇报请示。在那里,他第一次见到邓小平。张希芊记得当时坐小车到一个地势较高的楼房前停下,走进屋后,邓小平用毛笔给他们的司令员写了一封信。几个月后,军政大学学员迁移,学校逐步复课,校方十分满意和感激。

      张希芊说,那是他生平第一次坐小车。在当时,一些师级甚至军级首长也没有专门的小车。

      张希芊第二次见到邓小平是1955年,当时他在成都城北昭觉寺干部培训班工作,突接通知说有首长要来,但仅告知工作上课照常,保持安静、不许围观等。不久,大家看到几位领导人漫步进入,他发现邓小平时脱口而出“邓政委”,邓小平回头微笑致意。

         曾回家耕田16年

      平反后从教师岗位上离休

      1953年,张希芊转业到四川省建设厅。1957年,张希芊被认定为反革命分子,之后被劳动教养6年。

      1963年,他“戴罪”回义乌城西街道乡下种田,直到1979年平反昭雪。回乡第一次出工,他就要求生产队队长给他最脏的活———挑牛粪。就这样,他渐渐融入家乡的生活,当了16年农民。

      1979年春,他接到四川省建设厅一位老战友、老领导的消息,让他回去平反。由于当时家里很穷,他花了近两个月才筹集到路费,之后星夜赶到四川,向当值领导说明情况,最终得到平反。

      同年,张希芊被安排在义乌上溪中学任教员。此后他一直在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直到1988年离休。老人说:“普通教师原本是算退休的,只因我在部队里吃过几年‘供给制’,因此才以干部待遇离休。”

来源: 金华新闻网 作者: 钱关键 编辑: 施宇翔

我来说两句:(留言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昵称: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