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街小巷综合整治中,整修一新的孩儿巷98号。记者 姚震 摄
浙江在线08月24日讯
小巷,是杭州的根,千年城市的魂。在杭州,有一项民心工程,就叫背街小巷改善工程。
建设部的专家说,它创造了“背街小巷改善的杭州模式”;文史专家认为,它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杭州模式”;98%的杭州市民表示,这是一个使他们满意的“民心工程”。
背街小巷改善工程,是杭州市近年来涉及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基础设施工程。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36个城市的政府考察团前来考察取经;38批城市城管部门前来参观交流;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丹麦专家艾瑞克和英国专家罗伯特在考察背街小巷改善工程后题词“一个幸福的休闲之地”、“一个非常优秀的社区运行的典范”。
毋庸质疑,背街小巷工程已成为一个典范,一种模式,一个城市发展的坐标,正在引起全国、乃至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背街小巷改善
是一项民心工程
尽管大面积的改善工程已接近尾声,但背街小巷改善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工程师谢德林说,前来考察的兄弟城市代表团还是源源不断。
背街小巷改善工程源于改善市民居住环境的初衷,从2004年起实施,近5年投入资金15.5亿元,共累计完成2301条街巷的改善工作。
“近年来,杭州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城市越来越大气,但大街背后的小巷环境却脏、乱、差,许多历史文化遗存破碎破损,亟待抢救。”谢工说。2004年,背街小巷改善工程被列为市政府10项为民办实事之首。
在改善一新的文昌巷里,部分台阶被改成斜坡道,方便残疾人和老人进出;巷子里的大樟树周边,多了许多圆凳,成了居民乘凉的好去处。如此人性化的改善,是当地居民退休工程师吴伦坤提出来的。
在沈塘桥路设计方案听证会上,居民代表提出挖掘街巷历史文化,采用仿古设计方案的建议;大关苑路方案听证会上,居民沈大伯提出增设文化长廊等10多条建议……5年来,有3万多位市民直接参与了背街小巷改善工程,市民提出的各类建议和意见5300条,被采纳的就有4100条。
老市民眼中的小巷新事
改善后的小巷,今非昔比,小巷居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小巷整治后,雨天屋子不再漏水了,门前的路不再磕磕绊绊了,横流的污水不见了,巷子里反倒多出一个中心花园,”家住皮市巷的王彩凤笑着说,“虽然儿子买了新楼房,但我舍不得搬,因为在老巷子里住惯了。”
同样心满意足的,还有家住耶酥堂弄镜清里的李建明老人。“耶稣堂弄夹在百大和银泰之间,离两大商场只有20米,”李建明说,“可别小看了这20米,可是杭州最热闹的地方,也是以前最‘脏乱差’的地方。”
李建明说,改善前,这一带住宅外观陈旧,电杆林立,自行车、机动车混杂,各种各样的缆线悬于半空……现在好了,这条街清清爽爽,地面平整。“老了还能住在修缮一新的老宅里,是我的福气!”李建明满足地说。
家住百井坊新村的黎忠耀,则从另一角度解释了背街小巷改善给附近居民带来的变化。
黎忠耀算了一笔账:百井坊巷改善前,他家的房子每平方米9000多元,而现在保守估计是12000多元,涨了3000元。“我家有63平方米,这么算来,我家房子1年多就增值了近20万元!”黎忠耀笑得合不拢嘴。
小巷保存了古城历史卷轴
保护与发展,永远是古城的一对矛盾。上世纪末,杭州旧城改造大规模推开,一栋栋新楼崛起,老街巷却在悄悄地消失。可杭州是一座有着2229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它的文明物化在数千条小街小巷中,街巷承载着杭州特有的历史文化,蕴藏着独特的人文内涵。历史文化若消失,名城岂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据了解,背街小巷内的文化遗存至少占杭州全市的3成,原杭州城内共有历史建筑500多处,经背街小巷改善后,现已增加了一倍,达到1000余处。
浙江省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人文历史专家陈洁行认为,我国的城市建设过去曾留下许多破坏历史文化的遗憾,而背街小巷改善工程却为城市建设提供了足以借鉴的经验。
“全国许多城市建设‘千城一面’,杭州却搞出了自己的特色,可以称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杭州模式’。”陈洁行说。
就这样,杭州的历史卷轴得能继续传承下去:钱塘门东的孩儿巷98号,依然能让人吟诵“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走进打铁关,瞻岳飞像,读岳飞碑廊,古风依在,文化依在;耶酥堂弄里,站在司徒雷登的故居前,似乎还能听到这位来自美国的驻华大使讲的特溜的杭州话……
●新闻助读
庭院改善
开创性的民心系统工程
杭州市委、市政府从去年起,在主城区范围大规模开展庭院改善工程,用3年时间(2008-2010年)完成745个庭院,3365幢房屋的整治。
同样是民心工程,庭院改善注重居住环境的提升和市民生活的需求:实施照明增设,绿化调整,截污纳管,保笼凸改平,立面修整,线路整理等,解决夜间通行、拓展空间、污水出路及景观脏乱差问题。
在解决好路面修缮,车棚整治,水箱拆除、平改坡,增设雨篷、晾衣架等大环境前提下,通过迁树建亭,弥补老庭院公共交流空间不足的需求,受到居民的普遍欢迎。
庭院改善还同时抓景观、功能和人文的对接,尊重居民私密性原则,通过粉墙黛瓦、绿化延伸、立面基调“过渡”,与周边建筑融为一体;通过上改下,水、电、气等“一户一表”同步接入,解决用水、供电、供气问题;历史景墙采用石材更新、墙体延伸、构建呼应等多维“修旧如旧”手法,在新老元素中展示浓厚文脉。
庭院改善工程是一项开创性的系统工程,在没有现成模式可借鉴的情况下,去年获得了市民、专家和领导的肯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有关部门特邀了北京、上海和浙江省的社会科学、经济学、城市规划与建设、政府绩效评估等方面著名的专家学者10人,实地考察了杭州市庭院改善工程建设情况。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所长、经济学博士、研究员裴长洪认为:“杭州市以庭院改善为试验田建立的民主促民生工作机制,旗帜鲜明,思路清楚,程序严谨,制度健全,科学合理,实用可行,在理念、载体、程序、方法和内容上都有创新和突破,操作性强,有利推进为民办实事工作,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