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浙江实践看"六个为什么" 更多>>>

·马克思主义是引领我们前进的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伟大的复兴之路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具凝聚力
·基本经济制度在浙江创造奇迹
·改革开放是推动浙江发展的强大动力

杭金衢采访线        更多>>>

·有景有创意 数字娱乐产业园让80后创业更安心
·人脑+电脑+文化 杭州要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天健网]马云将领跑阿里巴巴“庆生接力”【图】
·[大众网]浙江行亲历西湖映像里的“印象西湖”
甬台绍采访线        更多>>>
·半年前亏损18亿面临倒闭 宁钢如何"起死回生"
·[浙江在线]宁波港内贸成"意外惊喜" 瞄准拓展中西部腹地
·[北方网]浙江行走进雅戈尔:品牌是这样“制作”的
·[天健网]逆风飞扬雅戈尔
湖嘉舟采访线        更多>>>
·江南最大湿地白鹭纷飞 下渚湖令“网记”流连
·湖州德清:人有德行 淳朴的民风是最大的“财富”
·7岁男童摘下环保奖 德清民间设奖成网记焦点
·[云南网]建“中国和美家园” 德清:山水美、农家富、社会和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辉煌60年 网媒浙江行 > 辉煌60年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中广网]新中国成立60年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发布会举行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也进行了重大调整。重视粮食安全,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农业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例,由1949年的81.4∶5.4∶11.3∶1.9,调整为2008年的45.7∶6.0∶23.5∶22.9(农林牧渔服务业占1.9%)。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2008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036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1045倍,年均增长13.2%,其中改革开放30年年均增长16.5%。工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在发挥纺织、服装、化纤、皮革、食品加工和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临港重化工业有长足发展。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51-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1%,其中,改革开放以来30年年均增长13.8%,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949年的23.5%提高到2008年的41.0%。

  近几年来,在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资源节约与环境治理取得积极成效。2008年,单位GDP能耗居全国各省区市第3位(由低到高),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十一五”前3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2.6%;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累计分别下降9.5%和13.9%。

  投资建设成就巨大基础设施得到加强

  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建国初期的1950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仅0.21亿元,2008年达到9323亿元,年均增长20.3%,其中改革开放30年年均增长22.1%,30年累计投资6.36万亿元。已形成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铁路营业里程由1949年的390公里增至2008年的1306公里;公路通车里程由2197公里增至10.37万公里,高速公路达3073公里。宁波—舟山港成为世界级大港。民用航空有杭州、宁波、温州等7个机场,通航城市188个。已建成覆盖全省、通达世界、技术先进、业务全面的信息通信基础网络。固定电话用户由1949年的0.24万户增加到2008年的2298万户,电话普及率提高到每百人44.9部。移动电话达3977万户,普及率为每百人77.7部。互联网用户805万户。能源生产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进入了网络健全、布局合理、调度灵活、供电可靠的现代化电力工业新阶段。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状况也有显著改善。

  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提高。1990年以来,房地产开发累计投资12343亿元,2008年比1990年增长211倍,年均增长34.7%;累计竣工和销售商品房3.8和3.3亿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增加,廉租房制度逐步实施,有效改善了人居条件。

  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体制逐步完善

  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2008年,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GDP的73.5%。市场形成价格机制基本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2008年,全省有商品交易市场4087个,成交额达9794亿元。资本、技术、劳动、土地等要素市场也逐步建立和健全。政府管理和调控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开展了行政审批、国有资产管理、公共财政、规划等方面的体制改革,使得政府职能逐步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区域合作成效显著

  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1952年,全省外贸出口收购总值仅1.2亿元,相当于GDP的4.7%。2008年,全省进出口总额为2111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由1958年的0.17亿美元增加到1543亿美元,年均增长20%,出口总额相当于GDP的比例达49.9%。

  利用外资取得积极效果,质量逐步提高。1979年开始,浙江省逐步开展了包括利用外国政府、银行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在国外发行债券,举办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来料加工、补偿贸易、国际租赁等多种形式的利用外资工作。1980年,与港商合资的西湖藤器有限公司成立,拉开了浙江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帷幕

  1979-2008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累计达到1002亿美元。30年间,共批准外商直接投资(包括港澳台等)企业4.4万家,到浙江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已达近200个,世界500强企业已有84家落户浙江,共设立224家外商投资企业。

  对外投资日益活跃。改革开放初期,浙江省就有少数国有企业(主要是贸易公司)开始走出国门,开办贸易机构或兴办“三资企业”。到2008年,全省经审批和核准境外企业和机构累计3466家,投资总额30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26亿美元,投资项目遍布六大洲、121个国家和地区。

  对内开放和区域经济合作取得可喜成果。主动接轨上海,加强与长江三角洲其他地区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并提出了“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战略思想,鼓励和引导浙商把在省外投资创业与回乡反哺发展结合起来,形成“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互动格局。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平安建设促和谐

  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列上海、北京、天津3个直辖市之后,居全国第4位。教育事业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在全国率先基本普及从学前三年到高中段的十五年教育和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流动人员适龄子女的入学率达97.5%。高等学校由1949年的4所增加到2008年的77所,普通高考录取率达7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0%,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在校大学生数由1949年的3112人增加到83.2万人,平均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从1949年的1.5人增加到169.5人。加大科技投入力度,2008年,全社会科技投入达到619.5亿元,比有统计数据的1990年增长71倍,年均增长26.8%,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由0.23%提高到1.61%。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以上。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8.9%和99.1%。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每千人拥有医生数由1949年的0.43人增加到2008年的1.99人。设立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191个。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平均预期寿命由建国前的约35岁提高到76.6岁。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49年的17.2‰下降到2008年的4.58‰。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健身强体的体育运动和锻炼中。深化“平安浙江”建设,社会公共安全形势基本稳定。2008年,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为95.7%,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浙江被认为是最具安全感的省份之一。

  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新型城市化扎实推进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实施了“中心镇培育工程”和“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深入实施“山海协作”、“百亿帮扶致富”和“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效显著。2008年,全社会从业人员中,非农比重达到80.8%,比1949年提高66.8个百分点;农村从业人员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比重达71.1%。11个设区市的差距有所缩小。2008年,11个市的人均GDP均跨上3000美元台阶。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率从1949年的11.8%提高到2008年的57.6%。

  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生活水平迈入小康

  2008年,全省新增财力的72.2%用于改善民生。城乡居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跃。

  积极扩大就业,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形成。1949年,全省从业人员为850万人,2008年扩大到3487万人,平均每年增加44.7万人。2009年6月末,企业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已分别达1355、1122、1254、744和709万人,389万城镇居民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512和428万农民工参加了工伤和基本医疗保险,362万名被征地农民参加了社会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达90%。

  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194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仅为116和47元,2008年增加到22727和9258元,比1949年分别增长195和196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5.5%和6.3%,其中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年均实际增长8.1%和8.5%。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由1952年的0.37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4501亿元,人均储蓄28323元。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从建国初期的60%以上分别降至2008年的36.4%和38%。住房方面,城镇居民经历了由集体宿舍、小套、中套住宅,到大套住宅的更换,实现了从租房到购房的跨跃,真正拥有了自己的住房;农村居民则经历了由草房、瓦房,到楼房的变迁。城镇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由1957年的6.4平方米增加到2008年的34.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1962年的11.7平方米增加到2008年的58.5平方米。

  最后,王杰说,60年的变化是全面而深刻的,艰辛的努力换来一系列辉煌的成就,为今后的发展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在,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正处在关键时期,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并存。我们相信,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人民齐心协力,浙江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更加灿烂辉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