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金衢采访线        更多>>>

·提高市民生活品质 杭州上百工业企业撤离主城
·“辉煌60年 全国网络媒体浙江行”杭金衢采访线路
·杭州:打造长三角综合交通物流中心
·义乌国际博览中心将于10月10日前交付
甬台绍采访线        更多>>>
·面临诸多压力 上半年台州市玩具出口逆市飘红
·“辉煌60年 全国网络媒体浙江行”甬台绍采访线路
·台州青年企业家赴沪培训 黄浦江边刮起"头脑风暴"
·台州百分之八十低收入农户今年至少增三百元
湖嘉舟采访线        更多>>>
·文化部嘉兴开会:交流构建公共图书馆经验
·"辉煌60年全国网络媒体浙江行"湖嘉舟采访线
·嘉兴南湖"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全国示范
·嘉兴工业园区"绿色化"打造 否决32个污染严重项目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辉煌60年 网媒浙江行 > 辉煌60年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改革开放是推动浙江发展的强大动力
——从浙江的实践看“六个为什么”之六
·之一:马克思主义是引领我们前进的旗帜
·之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伟大的复兴之路
·之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之四: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具凝聚力
·之五:基本经济制度在浙江创造奇迹
·之六:改革开放是推动浙江发展的强大动力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了一个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了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的潮流,并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事实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我们决不能走回头路。

  一、改革开放给浙江带来了富民强省的巨大成就

  一个地区的发展,只有从国家和时代的坐标上去认识,才能更加准确;一个社会的变革,只有从历史和现实的对比中去把握,才能更加清晰。

  众所周知,浙江是个资源贫乏的地域小省。改革开放之前,国家投资少,经济总量小,是经济增长相对缓慢的省份。从1952年到1978年20多年间,国家对浙江的投资额总计为77亿元,人均410元,仅为全国水平的一半。浙江人均占有铁矿石资源,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和世界平均水平的2.5%,人均煤炭的地质储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0.8%和世界平均水平的0.4%。30多年来,浙江经济社会取得了飞速发展,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跃成为全国体制机制最活、开放程度最高、经济发展最快、人均收入最多的省份之一。为什么会有这样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答案是:改革开放。

  浙江人敢闯敢创,敢为天下先,具有钱江弄潮儿的无畏气概和争喝“头口水”的超前意识,创造了第一批个体工商户、第一批私营企业、第一批股份合作企业、第一批专业市场、第一座农民城等许多可以载入改革史册的“全国第一”,成为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

  率先推进市场化改革。大胆发展个私经济,积极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大力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努力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全省民营经济赢得了发展先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个私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出口创汇额等4项最能反映民营经济实力的指标,已连续10多年居全国第一。在全国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50强中,浙江占25席;在全国民营企业综合竞争力50强中,浙江占22席,均居全国首位。

  率先推进农村工业化。积极把握国内市场短缺的机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积极培育块状经济,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从小商品入手,从家庭工业起步,经商与生产并举,大力打造“小商品、大市场”,“小企业、大协作”,“小区域、大产业”的发展格局,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全省现有年产值超5亿元的各类特色产业区块462个,100亿元以上的有59个;全省11个地级市有9个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全国百强县中浙江占30席,总数居全国第一;全国千强镇中浙江占268个,总数居全国第二。

  率先推进市场建设。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对商品流通和原材料供给的约束,大力兴办商品市场,建设了一批规模大、档次高、辐射力强的综合性市场,产生了“建设一个市场、带动一批产业、活跃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发展效应。至2008年底,全省共有商品交易市场4087个,市场成交总额9793亿元,超百亿元的市场15个,市场成交总额连续18年居全国第一。

  率先推进内外开放联动。充分发挥产品价廉物美的比较优势,积极推进外贸出口多元化,努力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扩大利用外资,鼓励企业“走出去”发展创业;坚持“立足浙江发展浙江”、“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积极参与中西部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加强对口支援和对口帮扶,努力推进长三角地区交流与合作,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内外开放格局。目前,浙江已与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世界500强企业已有84家落户浙江,共设立224家外商投资企业。全省经政府部门核准的境外企业和机构累计3466家,“走出去”的境内主体数和建立的境外机构数量均居全国首位。

  率先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积极探索联动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大力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加快城乡基础设施、社会就业、社会保障一体化进程;大力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百亿帮扶致富”、“山海协作”工程,形成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2007年我省农村全面小康实现度为81.2%,连续5年居全国各省区首位。2008年浙江城市化水平提高到57.6%,非农从业人员比重达到80%。

  率先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开展科教兴省和创新型省份建设,改革科技体制,建设公共创新平台,全面提升科技、品牌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和拉动作用,大力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目前,我省科技综合实力居全国第7位,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5位,知识获取能力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分别居全国第3位和第4位,专利授权量居全国第2位。全省已有533家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其中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95家,总数居全国之首。

  率先推进生态省建设。努力打造“绿色浙江”,全面推进流域、区域、行业、企业污染整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节能新技术,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装备,走上了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据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公布的全国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报告,浙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87.1,位居全国第一位。

  率先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开展文化大省建设,大力弘扬“浙江精神”,全面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着力建设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四个强省”,建设文化发展“三大体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产品和服务日益丰富多彩,初步形成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2007年,全省文化产业总产出2123.44亿元,实现增加值595.93亿元,占全省GDP3.2%。

  努力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认真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地方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普法教育,转变政府职能,全省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法治化、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1992年起,我省先后开展了五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强县扩权”走向“扩权强县”。词序的变动,意味着浙江几乎所有的县都将会得到原属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2009年8月1日起,《浙江省加强县级人民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若干规定》正式实施。这在国内是首次以地方政府规章的形式推进“扩权强县”,同时,对于浙江来说也是“最大一次权力下放”,必将推动县域经济的强劲发展。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以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重点,深入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三讲”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党的先进性教育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率先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整体推进干部制度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领导和组织保证。经浙江省委批准,中组部同意,台州市椒江区委于1988年12月率先在全国试行了党代会常任制工作,历经20多年的实践,形成了以党代会代表任期制、党代会年会制、党委会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党代会常任制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为扩大党内民主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浙江不仅在改革上一马当先,在开放上也是力争上游。从“小商品、大市场”起步,到十年前的“买全国货,卖全国货”,再到现在的“买世界货,卖世界货”的义乌国际小商品市场就是浙江开放的一个真实写照。

  从1978年开放宁波港起步,经过不懈努力,我省构筑起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内对外开放的发展格局。从1978年到2008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0.6%,由0.7亿美元增加到2111.5亿美元,由全国的第15位上升到第4位;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0.5%,由0.52亿美元增加到1542.9亿美元,由第14位上升到第4位;外贸进口总额年均增长30.8%,由0.18亿美元增加到568.6亿美元,由第12位上升到第5位,浙江成了名符其实的“外贸大省”。2008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02亿吨,居全国港口第2位,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93万标箱,居世界港口第8位。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五大跨越”:实现了从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的历史性跨越,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跨越,构建起了相对完善的区域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全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形成了体制机制先发优势;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全省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实现了从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历史性跨越,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基本形成了内外联动、互利共赢的开放格局;实现了从基本温饱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全省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升。

  浙江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充分说明,改革开放是富民强国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

  浙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典型,她的发展成就集中体现出改革开放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和改变;

  浙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她的发展历程生动展示了改革开放的时代轨迹与精神内涵;

  浙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样本,她的发展变化深刻昭示着改革开放的未来走向。

  二、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和矛盾归根到底要靠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浙江在新世纪新阶段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继续走在前列的发展先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这场深刻的变革,因为利益调整的层次较深、力度较大、涉及面较广,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和改革攻坚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如何看待这些矛盾和问题?

  改革开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遇到各种矛盾和问题是正常的。改革开放又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涉及整个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广泛性、深刻性,各种矛盾的成因也非常复杂,每一个具体问题都有各自不同的原因。这些问题中,有的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避免带来的,是深化改革面临的新任务,要通过加快推进各方面改革,加强管理和制度创新不断加以解决,有的是改革攻坚过程中产生的,是我们相应的政策、制度、措施还不适应的结果,需要通过一系列深化改革的配套措施加以解决;有的是随着经济发展规模扩大而凸显出来的,需要随着改革的深化抓紧解决。

  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时,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凸显。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有拉大的趋势;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出现了就业压力大、上学难、看病贵的问题;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的同时,一些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等等。

  总体上看,这些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发展水平有关,与改革开放无先例可循、无经验可鉴有关,而不是因为改革开放的方向出了问题。恰恰相反,这些问题相当程度上是改革不到位、不完善,对外开放水平不高造成的,说到底是发展中的问题,是“成长的烦恼”。

  “机遇总是打扮成问题来到你面前”,问题越多,机遇也越多,社会发展就是在不断解决矛盾和问题中前进的。关键在于怎么解决这些新矛盾新问题。是靠深化改革、全面改革去解决,还是动摇改革,否定改革,反对改革,走回头路?

  浙江改革开放的实践告诉我们: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进程中产生的问题,只有靠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解决得好,而不是反对改革走回头路。

  走回头路是没有出路的!这些年来,从免除农业税到全省基本普及学前三年到高中段的十五年教育,从推进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到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全面小康基本实现,从频出重拳严惩腐败到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现实中出现的问题,正在通过深化改革逐步解决。这也充分说明,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归根到底要靠改革开放。

  回首改革开放走过的历程,不是没有困难,不是没有争论,不是没有困惑,但无论遇到什么干扰和困难,无论遇到什么风险和考验,浙江都始终坚持改革开放,都不走回头路,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劈波斩浪、勇往直前。

  深化改革开放,我们必须秉承和发扬改革精神,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勇于创新,永不停滞,以坚定不移的改革信念、继往开来的改革勇气、披荆斩棘的改革锐气,主动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在困难和逆境中发现机遇、捕捉机遇、创造机遇,真正使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成为浙江攻坚克难、创新发展的过程,成为人民群众奋发有为、再创佳绩的过程。

  三、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再创浙江体制机制新优势

  浙江过去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浙江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

  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作出了《关于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的决定》,提出牢牢把握深化改革开放的新要求,坚持市场取向不动摇,不断扩大改革开放领域,不断拓展改革开放层面,不断创新改革开放方法,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围绕保增长、促转型,深化经济领域改革。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把保增长、扩内需作为当务之急,把优化发展环境、增强企业活力作为关键之举,把调整结构、加快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重点推进区域自主创新、民营经济发展、要素市场配置、地方金融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改革,再创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体制机制新优势。

  围绕惠民生、促和谐,深化社会领域改革。以全面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推进教育、就业、分配、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体制改革,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围绕大发展、大繁荣,深化文化领域改革。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关键,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弘扬浙江精神,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围绕扩大民主、健全法制,深化政治领域改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完善权力制约监督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围绕拓展空间、提升竞争力,构筑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以建立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为重点,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发展大局,着力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构筑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新格局。

  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以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载体,先行先试,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示范引领全省改革开放,再创我省体制机制新优势。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眸过去我们充满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

  面对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变化,只要我们牢牢把握深化改革开放的新要求,大力弘扬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转型升级不畏难、苦练内功不浮躁,就一定能够夺取改革开放的新胜利,一定能继续走在科学发展前列。

  一个更加美丽富饶的浙江将展现在我们的前方!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之一:马克思主义是引领我们前进的旗帜
·之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伟大的复兴之路
·之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之四: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具凝聚力
·之五:基本经济制度在浙江创造奇迹
·之六:改革开放是推动浙江发展的强大动力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