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02日讯
“以前看到那些趾高气扬的公车,停在学校附近接孩子,我就特别生气。凭什么我们这些纳税人,要为官员的私生活买单?”杭州市民戴文婷今天告诉记者,她非常支持杭州的公车改革。
杭州的公车正在摸索中前行,在阵痛中毅然完成转型。据统计,第一批车改试点单位车改后,其用车补贴比车改前公车开支下降了32%。
车改背景:大势之所趋
杭州市委副书记叶明表示,杭州车改是“师出有名”的,绝对不是无端的。“每年在党纪廉政建设方面,三公都是呼声最强烈的。我们必须通过改革解决三公问题。公车占据了大量的行政资源,我们应该用纳税人的钱去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车改对于杭州来说,实际上是民生问题。”
“公车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大势所趋,势在必行。”作为杭州车改领导小组的重要成员之一,杭州市纪委副书记陈章永反复强调这一观点。
“老百姓有权知道政府在做什么!”杭州市长蔡奇表示。杭州此前率先全国推出开放式决策,就引来了一片喝彩。“杭州是中国幸福感指数第一名城市,市民生活在杭州的感受,除可基本的安居乐业,还包括充分行使民主权力,参与城市管理。”
公车改革在杭州渐渐展开。2002年,杭州市余杭区黄湖镇,西湖区三墩镇、翠苑街道等地自发开展了公车改革试点。次年2月,杭州市纪委提出要积极探索领导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并第一次把抓好公车管理制度改革试点作为重点,要求西湖区继续搞好试点工作。自此至2005年,该市区级车改逐步铺开。
“一直以来,杭州都在大力推动车改。”叶明表示,杭州走过了从乡镇政府到区级政府再到市级政府逐步改革的过程,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今年4月16日,杭州市政府出台《市级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1+6方案》。方案提出,3年分3批完成车改,首批确定21家市直机关试点,5月1日实行。
叶明称,车改也是上级政府的要求。杭州公车改革的尝试,与中央的计划不谋而合。2003年,中纪委提出推进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公务员福利制度改革。2005年,国务院批转国家发改委改革意见中提出,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试点。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之一的杭州,当即顺应中央的号召,加快了车改的进程。
据介绍,杭州进行车改的目的是节约公务用车费用,防止公车用车中的不正之风,建立新的公务用车制度。杭州市列入公车改革范围的公车有1233辆,每年公车支出1亿多元。据初步测算,车改后能节约支出1/3。防止公车使用上的不正之风,也是车改的一个目的。公车改革,取消公车,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车改效果:首批初见成效
今年5月,杭州市第一批试点单位进行了车改,涉及1800多名机关干部,208名驾驶员,227辆公车,动作幅度之大,涉及范围之广,全国瞩目。
杭州市车改办主任何新根预测,杭州推行车改政策,预计可以节约1/3的开支。记者从杭州市政府获悉,车改后节约支出的效果非常明显。已经完成车改的7个区费用支出从9354万元,下降到5796万元,下降了38%。据对第一批车改试点单位2008年公务交通开支统计与2009年用车补贴计算,第一批车改试点单位车改后,其用车补贴比车改前公车开支下降了32%。
公车改革之后,公务活动会否受到影响?车改推行100天后,杭州市调查统计出的最新数据显示,79%的市管领导干部表示支持。车改单位成功实现了公务用车方式的转型,实现了平稳过渡,公务活动未受影响。同时,车改也解决了公务外出对公车的依赖问题,调动了机关干部外出公务中利用各类交通工具履行公务的积极性,对促进工作起到正面作用。车改单位取消公车后,也杜绝了公车私用的老大难问题。
杭州市发改委综合体改处处长胡海定告诉记者,在车改过程中,领导干部对车改给予了有力的支持。“纵观整个车改方案,领导干部受到的影响是最大的。最高2600元的补贴,对于公务活动比较多的部门领导,显得捉襟见肘。但是,他们却给了车改很大的支持。”
叶明告诉记者,杭州希望通过车改,建立有别之前的公车使用情况。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获悉,很多年轻的局长选择了自己开车上下班。与坐公车上班相比,他们觉得这样更自由,感觉更好。有的局长现在上下班改坐公交,提前1个小时上班。与之前相比,他们认为这样更贴近老百姓,更有利于在做决策时,多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想问题。由于试点是报名参加的,还有的局长宁愿自己出钱聘司机,也要作为试点加入车改。杭州的领导干部,正用自己的行动,全力支持着车改的推进。
车改特点:紧扣公信力主题
杭州的车改制度,缘何受到试点单位的交口称赞?与之前的制度相比,它又具备哪些特点,能否给其他城市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呢?
何新根表示,在吸取全国各地的经验后,杭州公车改革考虑了公务需要,防止出现福利化倾向。“杭州根据职务划定补贴级别,现在最高补贴为2600元,最低补贴为300元。”
据悉,此次杭州车改紧扣了“公信力”这个主题。例如规定车贴全部打入市民卡,最大限度地防止福利倾向化问题。取消领导干部购车补贴、公车内部定向拍卖等政策,设立公共交通专项经费,弥补同一职级不同岗位、岗位与职级公务量差异的矛盾。根据专司行政执法监察稽查机构的工作特点,提高最低档次车贴标准,这些都是有别于其他地区的作法,确保了杭州车改的公信力。
同时,杭州车改实行单轨制,坚决不搞双轨制。单轨制是指车改单位取消所有公车,所有人员一律参加车改,不保留特殊公务用车,车改单位所有人员一视同仁,消除双轨制制度隐患。
转型阵痛:大步探索耐心解惑
杭州车改推行的过程中,既有大声叫好者,也有不解质疑者。这座有天堂之称的城市,它的一举一动,都在牵动着全球的神经。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杭州市民赵繁表示,车贴金额要合理,不能过高,否则就是变相福利。“要加强监督,如果真能贯彻执行下去,做到事事不占公家车,是好的。不能到时候拿着补贴,又随便叫车,这样就不合理了。”
“对于杭州的车改,我还是持肯定态度的!”浙江大学毕业生叶丰满告诉记者,改革不可能尽善尽美,关键是看大方向是否积极。“在整个车改方案中,我看到了杭州政府整治三公的决心,看到了杭州政府倾听民意的姿态。相比一些地方政府对民意的漠视,杭州政府的这份决心,比车改本身更重要。”
杭州市委副书记叶明表示,杭州车改的道路是坎坷曲折的,面临着多方的阻力。“车改的难度很大,压力也很大。但是,杭州实行车改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绝对不会半途而废。”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郑春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杭州车改从减少行政成本的目的看,总体来说是值得肯定的。“对车改方案的实效性进行评估,需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车改本身能否达到减少行政成本、杜绝公车私用的效果;二是设立公车的初衷即‘确保行政任务的实现’能否在车改后继续得到保障。”
对于目前的车改,郑春燕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质疑。“现在已有21家单位取消了公车,统计数据显示补贴总额低于原公车运行成本。但绝对值的降低并不足以说明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一,目前的数据是否就是合理的行政成本?车改补贴如何避免公众的税款成为公务人员的额外收入,从而形成另一种变相的‘公车私用’?二,以级别确定补贴数额,能否切实地保障行政任务的实现?当某一低级别的公务人员的工作需要其经常下乡调研时,格式化的补贴数额也许就成为工作积极性的最大‘杀手’。”
面对大众的一些不理解,杭州政府在大步推进改革的同时,细致耐心地进行解释。何新根表示,对于违反车改纪律的公务员,将按照党纪和公务员管理条例进行处理。据悉,杭州专门制定了配套政策《杭州市市级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纪律规定》,吸收了本地和外地的成功经验,内容详尽,措施有力。如规定车改后禁止向企业和下属单位借车、报销私车开销等。同时,对违反有关纪律规定作出了明确而具体的可操作性规定。
对于按照级别确定补贴数额,杭州市政府此前给出了依据。鉴于目前公务员行政职务高低与其本人公务活动大小基本成正相关系,参照行政职务体系制定车贴标准体系,不失为各方所能接受的理想方案。
杭州车贴标准的制定,一是以已车改单位实际费用支出为基础。乡镇领导实际公务交通费用大约为1700元至2200元,对应市级机关的处长,公务活动量少一些,车贴标准为1400元。二是以实际公务用车量为依据。杭州对部分市级机关正职按月为单位的实际公务用车量进行统计,按打的和租车结合、私车公用两种办法进行测算,支出为2600元左右。三是以外地车贴标准为参考。杭州经济比较活跃,机关工作强度更大。但杭州的车贴标准处在中下水平。杭州车贴标准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是没有体现部门之间实际工作量差异,主要是制订差别化方案操作性较差。
郑春燕说,她对于车改以统一化的货币补贴方式出现,存在一些不解。“车改的路径有很多。比如以公私合作的方式,将行政机关的用车需求外包于市场,引入市场参与竞争,从而达到满足行政需要和降低行政成本二者的双赢。”
对于货币化模式的质疑,杭州市政府之前给出了解释。经过调研发现,车改有改革公车管理体制、发车贴和报销公务用车费用3种模式。加强公车管理,是指集中管理、统一派车,费用按派车单结算。预付制的发放车贴是指取消公车,发放补贴,节约归己,超支不补。实付制的报销交通费用是指外出公务活动中实际发生的交通费用严格审核,报实报销。3种模式各有长短,经过全国部分地区车改的实践与探索,人们逐步认识到,从支出有效下降、效率切实提高、资源公平分配、消除腐败等角度来看,货币化车改是最简便易行且相对合理的模式。
“此方案的实施,能否先由地方人大做预算,然后在预算的基础上采用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让有经营能力的车队或者公司来参与竞标。当然,方案的实效性需要配套制度的保障,如公开的运营网络系统,以确保公众可通过该运营网络随时了解外包公司的运营情况。”郑春燕说。
郑春燕指出,车改的费用需要人大有一个预算方案而不是由行政机关自己说了算。“因为公共财政需事先经过人大审核,否则人大的审计作用就被架空了。”
车改缩影:见证历史的“公仆”司机
在市民和专家“各抒己见”之时,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们,曾经的“公仆”司机们却显得很平静。
杭州公车服务中心的朱班长告诉记者,现在整个管理与之前相比,更加规范了。“公车服务中心从5月开通,与改革同步。一般领导用车都要事先预约,临时叫基本没有车。”
“政府把我们这些司机都安排的很好。以前开车,现在还是开车,不会有多大影响。”贾司机告诉记者,身为杭州的市民,他对公车改革是支持的。“以前整辆车都归自己安排,接送完领导后,就可以自己把车开回家,也可以做点私人的事情。现在统一靠单子出车,再也不能开回去自己用了。但是,现在的管理更规范,也使我们的服务上升了一个档次。”
记者了解到,在驾驶员安置方面,涉改单位以自行消化为主。正式在编驾驶员原则上由车改单位自行分流安置。本单位无法安置的,由主管部门在系统内根据编制和岗位情况负责安置。对临聘司机则进行经济补偿,同时积极向其他单位推荐。
据悉,经过多途径安置,总体比较平稳,车改办至今没有收到一起上访。
车改未来:继续坚持3年完成
2008年11月,杭州市委财经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杭州市级机关车改方案,同意杭州市车改领导小组提出的市级机关车改“整体推进,分步实施,3年完成”的总体思路。
据悉,杭州将开展完善车改专项政策调研。杭州将加强第1批车改单位实施情况的跟踪,进一步了解车改推进过程中发生的情况、出现的问题,及时开展调研,听取各方意见,进一步做好相关政策完善与配套服务工作。同时,择机启动第2批市级机关车改。
“杭州推进车改的决心是不会动摇的!”作为杭州车改的执行者,何新根对车改的成功充满信心。在他的身后,中央的大力支持,杭州各级部门的积极配合,以及广大市民的信任,共同构筑了一道坚固的防线。公车改革,既是建设廉洁政府的需要,也是广大人民的民意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