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杭州市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创新历程回顾

 

  杭州市联合公选市管职位面试采取大评委制,面试实况进行电视直播。

  市委首次采取“两轮推荐、两轮票决”方式选拔市管正局级领导干部,最后一轮市委全委会票决时,入围人选进行现场演讲答辩。

  杭州市联合公选报名现场,各地各单位干部踊跃报名。

  日前,杭州市委下发了《杭州市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实施办法(试行)》,规定今后杭州市竞争性选拔干部主要采取“‘两轮推荐、两轮票决’、公开选拔、公开选调、竞争上岗、跨部门竞岗交流”等5种方式进行,这是对我市经过多年实践已经比较成熟的做法用制度形式予以规范,有利于进一步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为建设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证。现将各地各单位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予以集中报道。

  赛场选马、广纳贤才:

  8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综述

  1992年,杭州市首次面向社会公开选拔10名副局级领导干部,欢迎各方才俊积极参与选拔工作。这次成功的尝试,标志着我市新的干部选拔任用方式诞生了。

  基层+能力,一线干部最吃香

  到新单位工作已经好几个月了,提起公选,贺艳怀还是很兴奋。一直在社区工作的她,怎么也没想到,能有机会成为一名机关领导干部。在今年的联合公选中,她从西湖区文新街道德加社区党委书记,走上了区信访局副局长的岗位。

  “去年市委、市政府为社区工作者提高了经济待遇,今年又提高了我们的政治待遇,大家都觉得在社区工作很有奔头。”贺艳怀说。

  近年来,我市不断改进报名者的资格条件设置,在选人标准上更加重视基层导向,吸引了一大批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年轻干部报名参与。特别是今年8个城区各推出1个处级领导干部职位,定向从社区、村书记(主任)中选拔,让一批德才兼备的基层干部脱颖而出,更多的社区和农村干部受到鼓舞、干劲更足。

  和贺艳怀一样,西湖区从1997年至今,共有6名优秀的乡镇、街道和社区干部,通过公选陆续走上了副处级以上领导职位。

  下城区近年来注重干部的基层工作经验和群众工作能力,对工作经历比较单一的优秀后备干部,通过下派的方法提高他们处理复杂情况的能力。2002年至今,已先后选派27名机关干部到社区挂职,其中3名经公选担任了处级领导职务。还定向从社区书记、主任中选拔了2名担任副处级领导。江干区2005年以来,通过公选从乡镇、街道选拔了5名干部,从社区书记中选拔了2名干部,分别担任副处以上领导职务。桐庐县近几年也通过公选,先后从乡镇、街道选拔了4名干部,从社区、农村书记中选拔了2名干部。

  民主+公开,百姓的干部百姓选

  今年3月15日,家住米市巷街道红石板社区的姚琴早早等在电视机前,她要收看的是市第八次联合公选的首场面试直播。“以前觉得选干部蛮神秘的,现在电视上都要直播了,谁讲得好、谁讲得不好,我们老百姓看得明白,这样选出来的干部信得过啊。”

  当天,全市有数十万人收看了本次电视直播。“杭州网”进行了网络同步播报,高频度的点击率几乎造成网络塞车。

  同一天上午,在杭州市委党校,120名报考市管15个职位的公选考生在接受面试,而评委却有405名,几乎是考生的4倍。这样的面试评委阵容叫“大评委制”,主要是来自基层一线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普通党员代表。《西湖》杂志社编辑钱益清作为群众评委,对当时的场景至今难忘:“坐到评委席上,想到自己是为市管副局级领导干部竞选者打分,一下子体会到了‘百姓的干部百姓选’的自豪感。”

  实际上,我市的公开选拔工作一直“阳光操作”,每次公选都做到选拔职位、报名条件、选拔程序、进展情况、选拔结果全部公开,确保整个过程始终在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下公开、透明地进行。

  联合+规范,打出公选“杭州牌”

  上世纪90年代,市本级和各区、县(市)以及市直单位都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改进和完善公选工作。1992年市本级的公选范围面向市内,1998年扩大到18个副省级城市, 2000年面向全国且一次性推出26个市管领导职位,还专门为海外留学回国人员、非公经济组织人员设置了报考条件。一时间,各地才子俊杰纷纷涌向杭州,不乏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留学人员。

  为解决各地公选中出现的成本过高的问题,2002年开始,我市首创了联合公选模式,实行市和区、县(市)上下联动、有分有合、统分结合,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幅降低了成本。2004年,我市将党政干部公选与企业招聘高级经营管理者相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2007年,我市把面向全市选拔和面向全国选拔结合起来,引起较大社会反响。今年,我市又把面向基层公开选调公务员工作,纳入联合公选同步进行,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在我市公选工作的细节上,创新和特色也一直作为主线贯穿其中。

  在第四次公选时,我市对考察方法进行了探索,提出了考察工作“本人家庭必须访”等“八个必须”,第五次公选又进一步大到“十个必须”。

  今年的第八次公选对有关环节进行严格规范,要求考察对象签订遵纪承诺书,自觉做到“十个不准”,并发布《纪律通告》,工作人员统一签订遵纪责任状……事实证明这些措施实在管用,市管公选职位共有60名考察对象,没有接到一个反映拉票违纪的信访和电话,没有一例考察对象和工作人员违反纪律的行为。

  【新闻链接】从1992年至今,我市已经开展了8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工作中,我市坚持“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公选范围不断扩大,公选职位不断增多,条件设置不断改进,组织模式不断创新,公选的方法手段也不断完善,特别是认真把握笔试、面试、考察三个关键环节,经过严格的考试、考核和考察,334名中青年优秀干部脱颖而出,走上了新的领导岗位。

  【记者点评】我市公选工作起步早、方法新、声势大,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大气开放的胸怀和改革创新的胆识,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干部的参与和竞争意识,拓宽了选人用人的范围和渠道,优化了干部队伍的结构,使我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始终保持着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竞争,激活一池春水:中层干部竞争上岗10年纪事

  从1999年开始,我市全面推行党政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10年来,全市2300多名优秀年轻干部通过竞争上岗走上了中层处级领导岗位,为杭州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注入了“活力因子”。竞争上岗,已成为我市机关单位选拔中层领导干部的最主要方式。

  让“显规则”取代“潜规则”

  2009年7月,市财政局决定在全市财税系统公开选拔一批中层干部,并在市财税网上公布了竞选方案。“开始,我觉得局里在‘作秀’,没太在意。后来,试着提了条意见,想不到被采用了。”市财政局上城分局干部小王对局里的重视感到有点“意外”。

  市财政局组织人事处干部吴建民说,在一个星期的公开征询意见时间内,共收到意见建议27条,9条被局里采纳,对其余的也都作了耐心细致的解释和说明。

  市地税局副局长兼组织人事处长李永明认为,把“游戏规则”放到群众中听取意见,就是要让干部选拔的“显规则”取代“潜规则”,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竞争在展开,机制也在完善。10年来,市直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制度不断健全,1999年就制定下发了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的有关制度,要求全市所有市直机关凡提拔任用的中层干部都实行竞争上岗。2008年又完善了《杭州市市直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了竞争上岗工作,规定公布方案、公开报名、笔试、面试、任前公示等14道具体“工序”,变“伯乐选马”为“阳光赛马”。许多单位的组织人事处长说,“竞争机制的完善,让我们工作方向感更强,操作起来也更轻松了。”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关系再硬不如群众评价硬

  干部人选是怎样产生的?群众有多少“话语权”?这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市直各单位着力在这方面进行破题,不断扩大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选择权。

  ——市司法局从去年开始,把群众民主推荐的环节前置,并规定“凡是推荐票低于参与推荐对象30%的,取消参加笔试和面试的资格”。“我们把‘群众关’前移,目的是树立一种‘群众说了算’的用人导向,提高选出干部的群众公认度。”市司法局干部人事处处长叶晓华说。

  ——市旅委在竞争上岗工作中明确规定,民主推荐得票少、民主测评差、群众信任度低的干部,不予提拔。

  ……

  参加过竞争上岗的同志普遍感到,一个干部的成长要不来、跑不来,关键是要干出来,只有政绩突出、能力突出,才能得到群众认可,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上的人有干劲,不上的人有方向

  丁美君,市建委村镇处处长,在今年竞争上岗中由工程处副处长走上这个岗位的。“这对我是一次新的开始和考验。”她一上任,就带领处室同志深入基层单位调研,积极做好新农村建设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在机关干部中形成了强大的冲击波,证明过去那种‘熬官’、‘要官’的老路子行不通了,干部中激起了‘凭能力胜出,靠实绩上进步’的创业激情。”市建委负责人说。

  通过竞争上岗选拔中层干部,上者服众、下者服气、群众服气,广大干部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大大提高,干部的面貌也焕然一新。许多单位的领导这样感叹。

  【新闻链接】 1999年初,市委组织部在原市乡镇企业局进行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试点,经过10年的实践探索,目前已在所有市直单位普及。10年来,市直单位先后共组织819次竞争上岗,近万名机关干部登台竞争,2300多名同志走上处级领导岗位。

  【记者点评】中层干部竞争上岗起到了“鲶鱼效应”,激活了“一池春水”,使一大批政治素质好、工作业务精、工作作风实的干部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干部队伍的整体活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增强。

  “两轮推荐、两轮票决”:干部选拔任用的最新范本

  今年年初以来,杭州市以“两轮推荐、两轮票决”方式,选拔6名市管正职领导干部,把初始提名权交给了广大干部,市委委员、市纪委委员、领导干部、市党代表直接参与干部选拔的全过程,进一步探索竞争性选拔干部的有效做法。在市委的带动下,部分区、县(市)也先后开展了这项工作,取得了积极的社会反响。让我们一起去实地听听、看看——

  桐庐县:从“村官”中选“乡官”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有这么好的政策、这么好的机遇。”从下岗工人、社区主要负责人到乡镇(街道)的副职,郑继红在桐庐县竞争性的选拔中脱颖而出。

  “12年来,我每天都与老百姓打交道,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事、烦心事,处理矛盾纠纷是有一定经验的。”郑继红自信、流利地进行了演讲。对自己的胜出,她认为得益于在基层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桐庐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周一明介绍,这次“两轮推荐、两轮票决”共选拔了6名县管领导干部。其中,特地把“两推两决”的视野扩大到了村(社区)干部,体现了重视基层的导向。

  余杭区:让选出来的干部带着压力办实事

  余杭镇镇长林炳达,是余杭区今年4月份“两轮推荐、两轮票决”选拔区管正处级领导干部的5名胜出者之一。他认为担任正职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所以,一上任就直奔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河道整治难题。用林炳达的话说:“这次是大家投票把我选出来,我只有迎难而上,将压力转变为工作动力,多为老百姓做些有益的事情,才不辜负大家的信任。”

  余杭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沈洪相说,采用“两轮推荐、两轮票决”这种选拔方式,扩大干部初始提名的主体和范围,充分发挥区委全委会的作用等做法,体现了多种方式选干部、不拘一格选人才,干部群众普遍反映非常好。

  下城区:第二轮民主推荐放到候选人“家门口”

  33岁的吴来恩通过这次竞争选拔走上了下城区管办主任岗位,他说:“第二轮民主推荐过程中,30名候选人都在各自单位进行了民主推荐,如果平时工作没做好,在‘家门口’就难以过领导、同事推荐关。”

  下城区在第一轮全区领导干部大会推荐出30名人选的基础上,到其所在部门和街道进行不定对象的第二轮民主推荐,按照领导干部大会和各单位民主推荐权重各占50%,前20名人选进入组织考察。

  下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戴文昌说:“之所以这样做,主要考虑到同事对人选的情况更了解,他们最有发言权,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参与推荐的人员对人选情况不够熟悉,而使投票出现偏差。”

  在今年的“两轮推荐、两轮票决”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工作中,不少区、县(市)也结合实际进行了新的探索。如临安市采用“两推荐、一票决、一征求”的选拔方式,并把重要领导岗位的副职纳入选拔范围;萧山区结合届中调整,将重点放在选拔镇街领导干部上,共选拔10名镇街党(工)委书记、镇长、街道办主任人选;西湖区加大了公开监督力度,首次将考察预告贴到社区,在公示环节公开个人工作情况和照片。

  【新闻链接】截至8月底,余杭、下城、西湖、萧山、桐庐、临安等6个区、县(市)先后通过“两轮推荐、两轮票决”方式,选拔了44名区、县(市)管领导干部,全市形成了“自上而下、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良好氛围。

  【记者点评】我市以“两轮推荐、两轮票决”方式,选拔领导干部,在规范干部任用初始提名制度、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特别是实现了拟任重要职位人选由少数人提名向集体提名的转变,完善了差额提名、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表决等差额选任干部的办法,充分发挥了市委全委会成员和党代表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中层干部跨部门交流:激发机关工作新活力

  现为淳安县县管干部的章维钊,对两年前的那次中层干部跨部门交流仍心存感激。

  今年44岁的章维钊,1988从成都市建设学校毕业后,就在县建设局工作,并担任了10多年的中层正职。“县城的每条道路、每个工地,我都很熟悉,有的参与过设计,有的去检查和管理施工。我常想,也许要在建设局的中层岗位干到退休呢。”2007年,县委组织部开展机关中层干部跨部门交流任职,他是27名交流任职者之一,成为县经济开发区规划工程部副部长。去年11月份,又被提拔担任县姜家产业区块管委会规划工程部部长,成了一名县管干部。“这次中层干部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淳安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胡敏说,中层干部跨部门交流,改变了过去“一个单位定终身、一个岗位干到底”的现状,引得源头活水来,让机关中层干部有压力和动力。两年前换岗的27名中层已有4名提拔为县管干部。

  近年来,各区、县(市)委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坚持把健全完善干部交流制度,作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截至2008年6月,全市有293名中层干部通过交流跨进了新的部门、走上了新的岗位。

  下城、萧山、淳安等地采取干部本人提出交流意向,单位党委(党组)根据结构需求、岗位要求选人,通过双向选择、组织调配,实现干部交流的优化配置。余杭、富阳等地从财政、交通、国土资源等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重要部门,推出交流的目标职位,开展竞岗交流,坚持“好中选优”。西湖区专门成立了跨部门交流工作领导小组,推出16个中层职位实施跨部门竞岗,报名人数达到108人,平均每个职位竞争率为6.75∶1。江干区推出10个正科级岗位和20个副科级岗位,面向全区开展跨部门竞岗交流。建德市对24个机关中层职位打破部门界限、资历界限、专业界限,进行竞岗交流,做到“低门槛进、严标准选”。桐庐县在全县范围内推出了12个中层职位和76个一般岗位开展交流。高新区变“关门点将”为“比武选将”,2003年以来,每两年一次定期在区和街道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开展竞岗交流。机关干部不再是“终身制”,增强了竞争性,体现了“人尽其才”的选人用人理念。

  【记者点评】通过跨部门竞岗交流,打通跨部门、跨系统、跨行业的人才交流通道,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联系、了解、沟通与合作,让干部在多种环境中摔打和磨炼,可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活力和创造力。

  到基层去,从一线来:公开选调传递公务员选拔新信号

  “公开选调公务员使市级机关不再遥不可及。对年轻干部来说,只要在本职工作上表现优秀,就有机会到更大的舞台上施展才华。”市城管执法局选调公务员何亦风回想起当时的场景仍有点激动,之前他是西湖景区城管执法大队的一线执法队员。

  今年2月,我市首次启动了市级机关统一面向基层公开选调主任科员以下公务员工作,34家市级机关部门共推出41个公务员职位。经过层层选拔,最后全市共选调基层公务员25人。

  长期以来,市级机关公务员来源主要通过公务员招考、军转干部安置等“体外补给”方式进行,通过基层选调这种“体内循环”方式补充的还不多。不少年轻公务员直接从家门、校门到机关门,缺乏基层一线的锻炼,未经艰苦环境的磨砺,驾驭复杂局面和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相对欠缺。

  谈起面向基层选调的3位新同志的表现,市城管执法局政治处处长宋晓青很有感触,“有一定基层经历的干部,做群众工作、处理实际问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三门’干部是不一样。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也更知道结合实际,更会灵活应对。”

  许多单位领导认为,面向基层一线选调公务员的意义在于接通了党政干部的“培养链”。

  近年来,我市通过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重点工程挂职、担任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员、到农村当大学生“村官”以及农村工作指导员等多种形式,在基层实践一线培养锻炼干部,切实改变了党政机关干部来源单一、经历单一的状况,努力形成人才到基层锻炼的“培养链”。

  在链条的另一端,公开选调解决了“干部从一线选拔”的问题。从乡镇选调到市委组织部的公务员俞芬说:“如果没有这样的创新举措,像我们这样的基层干部几乎没有可能进入市级机关工作。”她感到今后学习锻炼的机会更多了,工作起来标准要求也更高了。

  【记者点评】在干部工作中坚持重视基层的导向,一方面,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去,到生产一线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另一方面,重视从基层选拔有实践经验的干部到上级机关工作,有利于进一步形成“在基层一线培养干部,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的党政干部“培养链”。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4个月投诉激增 交管部门创新手段解决投诉取证难
·杭州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实施办法出台 已选拔334人
·上周杭州二手房成交量上扬17% 均价再创新高
·绍兴市县联合竞争性选拔干部报名呈现三大特点
·“浙江青年创业创新行动” 为创业青年出资金出主意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