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看病模式正在北京开始试验,病人在门诊时有望先存押金再看病最后统一结账,从而减少多次排队交费的时间。卫生部医政司日前选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作为“门急诊先诊疗后结算”服务模式的试点医院。
北大人民医院院长王杉介绍,目前人民医院还处于信息系统调试阶段,正在对不同科室、不同人群的门诊次均费用进行测算,这一模式真正开展大约要等到年底。
可以整合医院科室资源以时间换空间
到医院看过病的患者多数都有这样的经历,看一次病要排几次队交费。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赵明钢说,过去,门诊、急诊病人就诊,每个诊疗项目要逐一缴费,增加了排队等候时间。同时由于排队缴费人员过多,影响了医院的门急诊秩序。
为此,卫生部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开展了优化服务流程、合理利用医疗资源的试点工作。试点包括两部分:一是门急诊先诊疗后结算;二是整合科室资源和患者需求,以时间换空间。试点“门急诊先诊疗后结算”,要重新调整门诊、急诊就诊流程,在对门诊、急诊就诊人群付费方式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人群具体情况研究不同付费机制,借鉴住院患者预缴押金的诊疗服务模式,简化患者门、急诊就诊流程。
卫生部医政司医疗管理处副处长焦雅辉表示,实行“先诊疗后结算”,医院可对每位病人收取押金,并设置独立的信息识别码。病人每接受一次诊疗,信息系统就会自动从押金中扣除相关费用。
据了解,之所以选择人民医院进行试点,是因为简化患者就诊流程必须以信息化高覆盖作为前提,而该院在国内率先建成了大型HIS(医院信息)系统,包括门诊预约挂号系统、门诊划价收费处理系统、住院病人入出院和费用管理系统、病房医嘱处理系统、药房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等。目前,整个系统应用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
而试点的第二个内容——“以时间换空间”,指针对不同科室医疗工作的实际情况、患者医疗需求和医疗资源利用情况,从时间、空间和人力资源上对医疗资源统筹规划、科学调配。赵明钢解释,目前很多医院上午门诊人满为患、手术室供不应求,下午诊室、手术室空置率较高。因此,要合理安排不同科室的诊疗工作,提高利用效率。
对于这一模式,记者采访多家医院及患者,都认为这是个好事,但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武大人民医院副院长王高华认为,这种形式有点像刷银行卡。目前还不清楚试点的具体方法,但可能是一进医院交押金后拿张卡,每接受一次诊疗直接刷卡,出院时统一结账。从技术上说,这种方式操作起来难度不大,可以加快患者排队速度甚至不排队,对提高工作效率有帮助。不过,对许多农村患者和老年患者来说,他们可能难以适应这种“刷卡看病”,这需要一个过程。
武汉市第八医院副院长唐迎春说,“刷卡看病”对医院配套设施要求很高,需全部信息化,节约下来的人力还可以用于增加其他医疗服务设施,是个好方法。
大部分患者对这一新方法抱有期望,认为节约了程序,方便患者,但武昌一位万先生说,本以为“先诊疗后结算”对一些车祸急诊病人可以“网开一面”,是“先救人再谈钱”,哪知还是要先交押金,这说明试点还是不够彻底,最后是否会乱扣钱呢?
还有业内人士认为,“门急诊先诊疗后结算”对财务管理要求很高,一旦电脑出现故障,或系统出现问题,会给医患双方带来一系列麻烦,国外曾有医院就因此中止这种服务,所以,这种方法铺开时应多多考虑细节。
看病前还要交押金市民认为不够彻底
声音
押金肯定会比挂号费高
所谓“先诊疗后结算”,听上去有点像是去饭店吃饭吃完再埋单,但实质却不完全是这么回事。它就像住院先缴押金一样,医院对每位门急诊病人先行预收押金,病人每接受一次诊疗,信息系统就会自动从押金中扣除相关费用。因此,我看,“先诊疗后结算”,称之为“先押金后结算”更为恰当。
不可否认,“先押金后结算”可以省去病人多次往返于各诊疗科室与挂号收费窗口之间的麻烦,有其试点价值;但其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有违初衷之乱象,却不可不提前做出评估和预防。
首先,无论门急诊押金的预收标准设计得如何合理,显然都要远远高于单纯的挂号费,那么这就有可能让一些困难人士因为经济原因而丧失看医生了解病情的权利;再者,门急诊押金预收标准的设计,很难不以医院利益作为主要标准,而一旦押金已经提前收取,病患消费多寡可能就不再以病人意志为转移,该做不该做的检查都做,该吃不该吃的药品都可能开,大处方、过度检查也许会愈加泛滥,看病花费可能会随之大幅增加。
因此,“先押金后结算”固然可以作为一项“便民举措”推出,但绝不可作为唯一缴费方式在医疗机构强制实行。要想保证“先押金后结算”不变味,首先就要保护好病人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让病人消费者在缴费麻烦和预付押金之间,可以依凭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对医院的信任好恶做出自主选择。其次,制度设计中还必须对医院自动扣款的权力做出明确限制,必须先有病人知情和签字认可,医院方才能够扣除相应款项。
不难发现,在“先押金后结算”的试点改革中,方便民众与医院得益的界限是模糊的。事实上,我们也很难说清究竟谁会在此项改革中受益更多。医院要优化服务流程方便患者就医,当然很好,但前提是不能因此而伤害患者的切身利益。
未触动医患矛盾核心
这的确是令人兴奋的消息。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急诊病人因为没能及时缴纳保证金、治疗费或者因为诊疗流程繁琐、某一时段病号太集中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耽误了救治,轻者治疗、抢救难度加大,重者失去了生命。然而,这次所谓的“简化患者门、急诊就诊流程”,是建立在“根据不同人群具体情况研究不同付费机制,借鉴住院患者预缴押金的诊疗服务模式”基础之上的。由此看来,“先诊疗后结算”并非大踏步地突破旧急诊模式,只是医疗服务完善的一个表现。
也就是说,此次试点很可能是“看上去很美”,执行起来变化不大。之所以这么说,我有自己的理由。一方面,急诊患者除了自然病危就是突发事故造成的伤员,预缴押金未免不现实。谁愿意早早把钱交给医院,等待“急诊”降临到自己头上?这不是自己在诅咒自己吗?另一方面,一些患者及家庭的确十分困难,又突遇变故,不管是“先诊疗后结算”,还是“预交押金”,都缴不起怎么办?还让病号苦挨、等死吗?再者,如果有人恶意拖欠怎么办?此外,钱也缴了,病人还是得不到及时救治怎么办?
由此可见,医患矛盾远不是一个先诊疗后结算和以时间换空间的问题。要想触动矛盾核心,有关方面要不断研究、探索,同时不妨从以下方面入手:其一,加强医疗保险的普惠,将医疗保险基金作为急诊等诊疗的“预交押金”。其二,实行医疗保险全国“一卡通”,一个患者在不同地方门、急诊,都可以凭这张身份“保卡”获得治疗。其三,加强医院的公益性,彻底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实行医院“医”、“药”分离。其四,实行同城医疗工作者“大调度”。在“以时间换空间”的基础上,一家医院接诊但不能救治,可以调动其他医院的医疗工作者前去接诊。只有以“生命尊严”为第一原则,才能让患者时刻享受到最及时、最有效的诊疗。(据每日商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