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召开的庭院改善工作专题会上传出好消息,建于1991年到1995年的无物业房屋,也可以参与庭院改善。
此前,杭州庭改工程主要针对上世纪90年代前的老旧房屋,1990年后的都不列入改善范围。
随着工程推进,老百姓看到庭改带来的好处,1990年代后房屋要求改善的呼声也很强烈。
“大关小区是上世纪90年代初建的,没有物业,不少居民看到旁边德胜小区庭改效果很好,要求改善的呼声也很高。”拱墅区委书记俞东来说。
初步统计,目前杭州没有列入庭改、同时没有物业的1991年到1995年的房屋还有750幢。
市城管办建议,对1991年到1995年建成、7层以下、无物业管理的小区也逐年实施庭改。
会上,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现场拍板,既然老百姓有要求,杭州的庭改年限,放宽到1995年。
同时,小区配套的幼儿园、小学、卫生服务中心也将纳入到庭院改善项目中来。庭院改善还要和背街小巷改善、危旧房改善、物业改善有机结合,庭院改善推进到哪里,物业配套就到哪里。
杭州实施庭改工程两年来,共改善庭院663个、3195幢房屋,涉及居民13.4万户,受益人口46.9万人。
预计,三年庭院改善工程将改善庭院1000个、5000幢房屋,受益人口达到80万。
“2009年,是杭州庭院改善攻坚之年,2010年是收官之年。杭州市、区两级政府要实现承诺,要让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和生活品质之城的阳光洒到每一个庭院。”王书记说。
2010年,杭州计划改善房屋约1200幢,背街小巷100条,详细计划正在排定中。改善的庭院、背街小巷,将和杭州正实施的大项目结合起来,如中山路综保工程,中、东河提升改造等。
文一路莫干山路路口,有个文一路21号庭院,里面5幢三层楼房,2幢是上世纪50年代筒子楼,3幢是70年代楼房。
因为建设年代早,房屋各项设施都很落后。文一路21号去年开始庭院改善,并命名为文一大院,新造门楼用闪闪红星作标志。
今年8月庭改完工后,现在的文一大院里,小路、绿树、白墙、青砖,三层小洋房很有韵味。
11月4日专题会召开前,王书记到文一大院实地调研。居民朱小芬大妈拉着王书记,一定要请他参观新家,“我在这住了30多年,以前条件真的很差,现在大不一样,大不一样了……”
“原来这里叫家属楼,筒子楼,代表了杭州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民居特色,这样的房子,现在杭州保存不多了。
“通过庭院改善,不但改善了居民的住房条件,还传承了历史。今后,还可以申报市文保点。”王书记说。
据都市快报 作者 顾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