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照乡位于景宁畲族自治县西南方向,距县城4.3公里,乡辖十五个行政村,69个自然村,全乡2037户7164人。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4097元,15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为104人。在全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际,乡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狠抓农民增收六大目标这个“牛鼻子”,用实际行动把“关注民生”体现的淋漓尽致。
用活政策,引导农民下山脱贫。在学习实践过程中,乡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按照《景宁畲族自治县下山移民规划(2008—2012年)》、《景宁畲族自治县下山移民工作实施意见》及其补充意见,以“政府主导、群众自愿,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整村搬迁、灵活安置”为原则,利用扶贫政策,创新扶贫理念、扶贫方式,帮助高山、深山农民彻底摆脱贫困,缩小山区与城镇发展差距。在下山移民过程中,始终坚持引导与推动相结合,内聚与外迁相结合,以下山脱贫小区为载体,将下山移民工程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稳步推进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和下山移民工作。
截止目前,东畔村实现异地搬迁242人,东升村小岭脚点将转移46户146人,米岩山下山移民点将转移31户138人。已在白沙岱、朱排两个地质灾害点建成两个避险点,在今年的防台工作中,避险点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农民异地转移,使部分生存条件恶劣的山区、库区农民彻底摆脱贫困,山区、库区彻底恢复生态,地质灾害隐患区农民群众彻底远离危险。
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农民就业。一是强培训提素质。加强与县农办人事劳动等有关部门沟通,及时掌握培训信息,按照群众需求,积极组织人员参与职业技能、“农家乐”经营等培训,提升劳动力自身素质。二是重帮扶促就业。一方面建立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台账、用工信息台账,为低收入农户提供就业对接服务,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到企业或到外地就业;环卫保洁、绿化养护、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就业;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乡镇农、林、科等农技人员作用,创建农业生产技术服务站,组织科技知识宣讲团,深入田间地头,传授新知识,新技术。三是全方位拓宽就业渠道。通过发展来料加工、依托县城拓展工程、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和利用水库资源发展农家乐等休闲旅游等城郊型经济拓宽就业岗位。同时加大劳务输出,帮助村民外出务工或经商。
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在三石、金丘、际头等三个点组织开展面点培训,受训400人次,经过培训转移就业50人。通过劳务输出转移农民就业20人。
挖掘优势,做活产业经济。乡党委、政府积极发挥基层政府职能作用,充分挖掘独特的气候、地理、资源等条件,在农业产业化建设过程中积极“出点子、定盘子、谋路子”,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创建五大产业基地,打造农民增收的亮点产业。一是做优茶叶文章。“以基地示范作用带动农户,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与景宁奇尔茶叶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慧明茶产业基地达5000亩,按每亩年产达1800到2000元计算,为全乡800户茶农至少带来1000万年收入。二是发展养殖基地。在三石村成立了四个养猪基地,并争取到省里80万元的帮扶资金。现养殖基地已逐渐规模化、技术化,最大的养猪数量达700多头,最小的也超过100头,带来600多万的年收入。三是做优干水果文章。通过鼓励农户种植板栗和“澄照牌”雪梨,促民增收。现已发展2000亩板栗基地和200亩雪梨基地,为农户带来300万的年收入。
除了以上的茶叶、养殖、干水果,乡党委、政府表示下阶段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创新发展思路,探索发展机制,积极的培育新兴产业,始终把抓住促民增收这一“牛鼻子”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始终。
景宁畲族自治县学习实践活动办